喜欢《世说新语》,是因为它经过了北宋宰相晏殊的整理、删定。闲暇翻闲书时,我对晏殊的作品情有独钟。
晚饭后,有些累。窝在沙发上随手拿起了《世说新语》(下)(中华书局,2011年5月版),并随机翻开了一页——922页,并开始阅读。这则是“纰漏第三十四”的第一则。
☀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澡豆为饭”就来源于这个故事,后来,用来形容一个人没见过世面而出现的窘态。东晋建立后,王敦权势熏天,与王导一内一外,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他后来又多次起兵,架空皇帝,将琅琊王氏的权势推向了巅峰。王敦虽出身名门大族,本性并不喜欢世家贵族的奢侈的。出现这样的故事也就可以理解。
记录了几笔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个快速适应陌生环境的文学人物——林黛玉。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时,六七岁的光景,却能小心应对,举止大方得体,体现了一位书香门第教育出来的大小姐的风范。仅在第三回中的三次寻找自己的座位,及看出来了林黛玉的谨慎。
☀ 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坐坐了。
上述加☀的文字均选自《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岳麓书社,2016年8月版)
我选择第二次找座位来分析。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中男尊女卑。从方位上来分析,男居东女居西。在炕上,一家之主贾政的座位自然在东面,女主人王夫人只能坐在西边。挨着炕的三张椅子是给晚辈留的座位,因此黛玉坐在了椅子上。王夫人非常热情,“再四”让她到炕上坐,黛玉不好回绝王夫人,那样显得生分。不过,林黛玉也没有因王夫人的热情乱了规矩,去坐舅舅贾政的位子,而是得体地挨着王夫人坐了。这样,林黛玉既服从舅母王夫人的要求,同为女性,林黛玉挨着王夫人坐又显得很亲热。
前后几十秒的举止,满显了林黛玉的封建家教及自己的小心翼翼。其父林如海生在没落的官宦之家,只能靠考中的探花不断提拔、谋生,在小说中,林如海出现的次数不多,被设计成了忠厚谦和、礼贤下士、学识渊博的形象。贾府将最小的又是最疼爱的女儿贾敏许配给林如海,看中的正是林如海的人品与才华。二人只有林黛玉一个孩子,自然在她身上倾注较多心血,培养出一个才貌双全的林黛玉。林黛玉知书达理,自然不会出差错,贻笑大方。还是在第三回中,这样写了林黛玉的小心翼翼:“黛玉常听得他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当然了,林黛玉是个文学人物,可以将其设计的尽量完美,王敦是现实中的特殊人物,不会没有任何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