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成长,源于另一颗心的滋养。
在开始这一章以前,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您自己一个人时,您如何和自己相处?
依恋的体验包括安全型和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作为临床工作者,对安全的和不安全的依恋体验方面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出在患者早期关系中,那些被否定的感受、想法以及与他人的相处之道,并最终在治疗关系中为这些体验提供容身之所。这种认识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去想象、理解以及共情式地对患者的主观体验进行共鸣,包括他们的童年经历。同时,它也能为我们提供线索,从而调整自己特定的治疗姿态,并最大可能地与患者特殊的发展性需求保持同步(对方为什么这样?ta有什么经历?ta目前需要什么)。
婴儿期及以后的依恋模式
Main通过对婴儿、6岁的儿童以及成人有关依恋的体验和表征的研究,详尽地阐述了依恋方面四种初级心理状态的发展、特征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安全/自主型依恋:自由地联接、探索和反思
在前面提到的陌生情境实验中,被评定为安全依恋的婴儿,能够在接近母亲寻求安慰探索充满玩具的房间之间保持平衡。请注意这种连续性。安全型依恋儿童的特点:这个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长到六岁时,表现出情绪的开放性,拥有心智化模式(或反思模式)。处理分离危机的行为:快乐的跑向母亲,在母亲的怀抱中寻到温暖,然后重新继续探索和玩耍。与父母的言语交流顺畅,能够在发起谈话和回应之间保持平衡,注意力不受限制。(自由地联接、探索和反思这让我想到前些天工作的时候,一位老人带着他的孙子——一位二岁多的儿童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来玩。在这个情境中,这位儿童看到陌生人一点点恐惧害怕都没有,他自由地探索,当我拦住他不允许他进入办公区域的时候,他扬起手给了我一巴掌,当时老人没有说孩子一句。他继续跑来跑去的和当时在场的他不认识的人通过自己的方式交流。后来一位同事拿着相机,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他停下跑动的脚步,好奇的看着相机这神奇的景象~~。这让我想到,安全基地建立完成后,建立规则意识同样重要。怎么帮助儿童建立规则?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表达和语言技巧,包括口头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想法的能力,遵从指示的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和专心、耐心听讲的能力。研究者建议,定期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的互动式读书,通过让他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尝试用他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这样的活动帮助发展重要的预备技能,如认知和语言技能、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家长帮助孩子准备过渡到幼儿园及毕业学习的最好办法是通过与他们互动—说话,提问,阅读和做游戏(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第281页)。问题:如果父母或者养育人在这个阶段未做这些准备,或不知道作何准备呢,能做些什么?)。6岁儿童所画的家庭图画具有典型的现实性,他们通常会把父母和孩子画成彼此近距离站着,每个人的手臂都向外伸开,仿佛张开臂膀去接触对方。
安全型儿童的父母有什么特点:安全型依恋的父母能够自由地评价和客观地反思他们的依恋关系。他们的注意力能够自如地在访谈者的问题和探查,以及他们自己的记忆,感受,想法之间切换。重新回顾容易激起情绪反应的以往的依恋情境时,这些父母看上去能够全然“临在当下”,可以深思熟虑,能够对自己的情绪保持开放,而不是被它们左右。当他们回忆起和父母那些让人纠结的体验时,他们似乎有能力保持一种平衡的视角,反映出他们努力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并且有时候可以原谅。
还有一种安全型依恋父母的亚型——“挣来的安全”——他们描述了有问题和痛苦的童年经历,这种经历通常会造成不安全依恋,同时他们对童年经历的描述前后一致并且富有合作性。这些拥有“挣来的安全”的成人,如此能够跟亲密的朋友、爱人和(或)治疗师发展出情绪层面非常重要的关系。
安全型依恋儿童的父母,既能身处自己的体验之中,又能置身自己的体验之外。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开放的、灵活的以及自我检测的,并不受某种特定的注意规则所限制,对儿童的行为,可能作出敏感的反应,能够“接收”到孩子全方位的人际沟通和信号。
回避/冷漠型依恋:不太显眼的隔离
回避型依恋儿童的特点:缺乏安全型婴儿的灵活性和足智多谋。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回避型婴儿能够探索周围,但始终排斥依恋行为。ta呈现出来的情绪只限定在ta感兴趣的物体上。在与母亲分离期间,看起来没有担忧的表现,在重聚时表现出对母亲的忽视,同时大脑扫码显示,他们在生理上的反应方式使他们实际的痛苦不容置疑。他们学会了压抑在分离和依恋方面相关情绪的自动表达——这不代表他们感受不到这些情绪。回避型儿童在重聚时和父母的互动被描述为“受限制的”,他们把主动发起的权利都留给父母,而自己只是做出最低限度的反应,谈话断断续续的,话题也是非个人性的(?)。回避型儿童通过降低感受觉知,否认需求和投射(投射,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举例说明:对方不喜欢我,可能是我自己心理过程的表现)以适应外部世界。六岁儿童所画的图画是未经分化的人物形象,每个人都带着刻板的“笑脸”,彼此彼此距离,而且常常飘荡在空中,通常都没有手臂。
回避型依恋父母的特点:回避型儿童的父母被评为“冷漠型”,他们通常会贬低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们有两个密切相关的标志特征:他们会坚持说对童年的体验缺乏记忆,声称拥有的理想化关系和实际生活中看上去问题颇多的关系之间自相矛盾。冷漠型父母大部分时间会选择溢美之词来形容与父母的关系——最差是“正常”一词,大部分都介于“很好”或“极好”之间。但他们对自己的选词做出解释时,他们回忆出的事情却不那么乐观。那些被理想化或正常化的描述或者没有得到后续的支持(我不记得了),或者在后来的访谈中发现这些描述与事实有出入。他们抑制住自己与依恋相关的感受、冲动和行为。Main研究发现,回避型父母表现出无意识地主动保持情绪的隔离。通过对过去依恋相关体验的理想化(或者贬低),选择性不注意,坚持回忆缺失等方式,使这些体验潜在的扰动降到最低。
回避型儿童和冷漠型父母具有共同的体验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对于依恋相关事务的注意力是极端受限制的。这两个群体都被一个表象的世界所占据,在这个世界的主导规则是;从总体上把对感受的觉知、特别是与依恋有关的感受的觉知,降到最低。在这个情绪上很平淡的世界里,无论是内在记录在案的,还是公开地“广播”出去的。所有信息都倾向于是好的。他们难以接近自己的体验,而他们似乎将自己否认掉的需求,脆弱和愤怒都投射到(或投射进)别人身上。
有目的地不去注意这些依恋方面的体验,将自己的注意从依恋体验中调离,使得他们和他人以及自身最深切的渴望保持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阻碍了自身体验(内在的和人际间的)的反思能力,而且也阻碍了对自己婴孩所传递的信号作敏感反应的能力。
冷漠型的父母为了保持自己处于冷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自己情绪上的存活成为可能,他们不得不忽视或者压抑自己的婴儿在依恋上的需求。
Main从理论上指出,这种“双方合作”可以解释冷漠型父母的模型和规则,是如何被被回避型子女沿用下来的。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活现出来的模型会被儿童内化。冷漠型父母引发的发展性对话完全排斥了对身体和情绪接触的需求进行表达。孩子内化了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未经整合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没有为满足自己需求的欲望留下空间。更不用说满足这些需求了。
在我们进化设计中,面对威胁和痛苦,必然有对舒适和联接的需求。
我们不可能消除这种需求,但也可能对此进行防御。这就是回避/冷漠的策略的目的。把对依恋方面内部或外部的线索觉知最小化,这样就使依恋行为系统的活性降低了。这些“最小化”或者“降低活性”的策略通过矛盾的工作模型交织在一起——在意识层面或无意识层面——塑造了回避型/冷漠型个体的内在和人际体验。第一种模型是意识层面的,既信奉自己是好的,强大的,完善的,而其他人是不可信的,依赖人的,不足的。第二种模型是无意识层面和恐惧的,伴有令人不安的感觉,即自我是有缺陷的、依赖的、无助的,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也可能是拒绝的,控制的,惩罚性的。“降低活性”策略支持第一种模型,防御第二个模型。这些策略推动的是保持距离,控制和自我依赖,同时抑制那些有可能激活依恋系统的情绪体验(被沮丧地表征在无意识模型中)。这些患者将自己的脆弱和需求“重新放置”在他人身上,他们把这个人体验为一个懦弱的,麻烦的,令人讨厌的角色。更为普遍的是,这些患者膨胀的自尊,只有在自己所依赖和爱的人身上找出缺陷,并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时,才会感到安全,否则,他们无法依赖和去爱。
问题:不安全型依恋怎么转化为安全型依恋?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什么?作为一名普及心理学知识的老师可以做什么?对于普通的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