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晚上在东直门的一间咖啡馆,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坐在一起,分享与讨论“生物多样性” 的话题。一个屋子里,有中国人,欧洲人,美国人等等,本次活动主要由一位来自法国的分享嘉宾分享了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之后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十分热烈。
那么我们为什么讨论“生物多样性”这个话题呢?
“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提出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要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生命以负熵为食,天地创造这个动态平衡的大系统;天生天杀,用食物链来保持着世界的动态平衡。正如本次分享嘉宾的很多内容所言,生态系统是一个特定区域内所有植物和动物的组合。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追逐食草动物,那么大型食肉动物就没有天敌吗?人类除外,正如道德经所言,“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越是勇猛威武的动物,其实整体数量上并不多,但不能濒临灭绝;越是弱小的生物越是繁多,这样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但是自从人类登上了食物链的顶端,过度干预、改造甚至破坏大自然成为了常态,刀耕火种、过度捕猎、工业污染、严重浪费;天地所创造的这个生态系统被人类所严重破坏,又反噬到人类自身。
比如说前阵子北京遭遇多次的沙尘天气,究其原因,有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如果没有虎豹狮子财狼等天敌存在,那么过量的繁殖,就会造成水草稀少,土地荒漠化,那么风沙天气很容易形成;所以保持生物链的完整和动态平衡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来就存在的动物、植物等,都是天地设置好的法则,人类不该去破坏。
那么保持“生物多样性”都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首先,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
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截至2019年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共有14处自然遗产,其中就有6处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自2016年起连续4年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梵净山、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4项自然遗产,其“突出普遍价值”均符合“生物多样性”标准。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重新确定于2021年5月17日至3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方法和全球通力合作,又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关注内容。
“生物多样性”不再只是一个环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与文化多层面的生命共同体,人类的命运也在其中。所以这些年来,国家和地方致力于保护并恢复生态系统。最近本人总在看动物世界相关的内容,无论是华北地区山林,还是青海那边高原,东北山林等的相关保护,以及弥补一些生态系统的缺失;很多稀缺的动物慢慢变得多了起来,比如说雪豹、华北豹、东北虎等等,生物的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
对于我们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离山林的动物保护、水土流失的防止等都太遥远了,那平时生活都能做些什么呢?比如说塑料袋的限制使用或替代,减少各种污染和生活用品的浪费;尤其是纸张的浪费,毕竟树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纸的。其中来自台湾的分享嘉宾说,听到小朋友们说把纸张种到地下,不就能生出更多的纸张了吗?小朋友的想法虽然很天真,不能实现,但是也具有了环保以及再循环利用的意识。爱护环境,从小做起。
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也是为了人类自己,努力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或者说是一种天道的恢复,更贴切。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