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之风,乃是我国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朝历代的家训中,“孝道”一直被提及且为世人奉守。
时间溯洄到1800年前,年幼的蔡顺刚刚没了父亲,母亲又因悲伤过度,只能卧床养病。丧礼过后,家中已无银钱,望着母亲憔悴的病容,蔡顺纠结再三,背着篮筐,头带竹斗笠,也顾不得屋外淅淅沥沥的秋雨,一头扎进雨中,往大人们常去的后山奔去。
幸而小蔡顺曾和父亲一起进过山,勉强能避过村人们放置的陷阱。不过多时,小蔡顺便采了不少,着急去药铺,一连摔了好几个跟头,顾不得擦伤,只是朝平安药房奔去。药房老板看小蔡顺如此狼狈不堪,询问原因,才知为了家中生病的母亲来此以草药换风热药剂,感其“孝顺”,多送了一包药。或许是看小蔡顺如此辛苦,母亲喝了风热药便能下床行动了。
后逢王莽变乱,家中无粮,同乡的人大多逃命去了,可是母亲腿脚不便,无法行动,蔡顺也只是留家陪着母亲。为了饱腹,他拾桑树上结的果子去奉养母亲,用一个器皿装着黑色的桑子,又用另一个器皿装着红色的桑子。赤眉贼人见状,对此诧异,便问缘故。蔡顺说,黑色的桑子奉养母亲,红色的自己吃。贼人听后,感其“孝心”,涕流满面,送他牛蹄和白米,然蔡顺不肯接受贼人的食物。贼人念其“气节”,未曾伤害蔡顺与他母亲,只是惭愧离去。
之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又过几年,蔡顺成为乡中有名的大孝子。当地太守闻名让他做东阁祭酒,这时蔡顺母亲身体依旧康健,蔡顺因母亲之命答应了。后又被举孝廉,但因母亲身体已大不如前,蔡顺以在家供养母亲而没有接受。
蔡顺之孝为后世所推崇,“孝道”逐渐成为家训中的重要内容。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有言:“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认为为从“幼年”到“成年”,赡养父母都是子女的基本职责。之后也有家训提出,“孝敬”对象除了父母、祖父母等内亲之外,应推广到外祖父母、岳父母等旁系血亲,并可以一直扩大到所有的长辈和老人。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推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理念不谋而合。
最后,“孝道”作为我国优秀的家训精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意义。目前,我国已将“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