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支教老师将后进班变成年级第一# 冲上微博热搜榜。话题中的“小陈老师”名叫陈腾飞,是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2级的硕士研究生。这名出生于1999年的小伙,支教经历很丰富。本科期间,他基本上每年寒暑假都去支教。“小陈老师”带着一群山里的孩子共同学习、成长,有的“后进”班级在他的带领下,把暗含着希望不大的“后进班”帽子彻底摘掉,变成了年级第一。2022年4月,陈腾飞和支教团带领双柏一中的孩子们获得了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TAI智能车挑战赛项一等奖,并以赛项第三名的好趁机荣获大赛季军称号。
“支教”一词含义丰富,并非只是我们日常里字面理解的“志愿者们参与服务弱势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针对贫困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支持,也是为了弥补当地教育的不足。但支教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如果只是教孩子教材上的知识,那我们的工作远远还是不够的。支教不仅存在方框架构的教室里,学校里,还在家庭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支教中,支教老师们会通过各种活动去影响家长,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
陈腾飞说,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当地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他说:“我们当时感觉当地的孩子对学习没有什么动力,缺乏一种自主性,就想着让他们尽量激发一些内生动力。”为调动孩子们的自主性,陈腾飞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学生”。他想了很多办法,耐心与学生交流,例如学生通过陈腾飞送给他们的笔记本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陈腾飞作出点评并予以鼓励等等。
再回到95后支教老师小陈老师,如果孩子的内生动力没有很好地被激发,那他的百般努力都无法换来这样‘后进班变成年纪第一’这样的结果。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强硬地逼迫他们抓紧时间学习只会给孩子施加压力,使其神经紧,甚至会引起厌学心理。缓解学生压力,也迫在眉睫。停下来看看外面的朝霞,也成了缓解学子们压力的一种方式。这般看来,寻求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内生动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意识的同时带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来得实际,也更为长远。
教育内卷,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家长已被拉入巻局。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尽管学生的作业练习量大量减少,但“巻”的本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练习和作业少了,来自学校的课后压力小了,书包轻了,但家长却担心孩子的成绩了,生怕孩子对学习的兴致渐无。不论哪一个教育阶段,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是否充足关系到自主学习积极性。小陈老师也有提到,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习动力不足。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内生动力不足。
这归根到底还是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意识不高。纯粹通过短时间内拔高孩子的成绩并不能达到很好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意识的效果,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次要了解孩子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是过于依赖老师,是信心受到打击了亦或是觉得课本知识枯燥无味无趣得很?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内生动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意识。恰如电视剧《一起同过窗》中的桥川,由于大学军训中的良好表现当上了班长,带领同学开展各种学生活动,但因经验不足,导致一系列的失败,信心受到巨大打击。后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同学的信任,桥川策划了一系列成功的学习和社团活动,实现个人成长,也得到好评无数。
教材上的文字,有时确实会略显无趣,孩子觉得枯燥,也实属正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年轻老师们的新套路层出不穷。作为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恰当地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更多的学习内生动力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面对教材上关于实验的生硬文字解说,我们可以借助网上的模拟实验室跟孩子一起进行实验操作,也无须担心实验的安全性。科学的观察也可以回归日常生活,天气的演变或是花草等植物的生长亦或是辨识,都可以归落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只是让孩子局限在板板正正的教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