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8 第33天
养儿育女的烦恼
——为什么孩子无法按照我的期望成长呢?
只展望未来反而造成亲子间的鸿沟
我从事教育相关的心理谘商工作至今已经二十五年左右了。
在这工十五年间,听了许多父母倾诉他们养儿育女的烦恼、痛苦与疲惫。
我从他们的经验中深刻感觉到:「没有不为养儿育女而烦恼的父母。」
如果你觉得「我从未因为养育孩子而烦恼过」,那么你相当幸运。应该要好好地感谢你的孩子。
每个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可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幸福。而正因为有这种对孩子的爱,对于孩子无法按照自己期望成长的焦虑感也会特别强烈。
然而无论父母多么疼爱孩子,多么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如果一味地将「希望你能够如此成长」的期望加诸到孩子身上,还是会让孩子的心愈来愈喘不过气。
父母会忍不住站在「考虑未来」的角度吿诫孩子:「考虑到你的将来,应该再怎么做会更好。」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会从「现在的观点」解读父母的态度,认为「父母正在否定现在的自己。爸爸(妈妈)认为我现在这样不行。」而感到「现在的自己被父母否定」。
事实上,扭曲的亲子关系多半来自于这种亲子之间的「观点差异」。
「父母站在考虑未来的角度吿诫孩子」与「孩子从现在的观点,感受到父母正在否定目前的自己」——这种「观点的差异」,让许多亲子关系产生嫌隙。
那么,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就是消除这种「观点的差异」。
父母也应该站在「现在的观点」,接受孩子现在的样子,与孩子建立关系。
这么一来,就能稍微减轻父母自以为是的观念主张或是拘泥执着。
在此,我想要告诉各位父母下列这段话:
「孩子拥有他自己的人生。孩子有他自己在人生当中必须完成的课题,有他自己必须迈向的人生道路。所以,养育孩子和工作不同,并不是只要你拚命养育他,就能获得与你的努力程度相当的成果。养儿育女只能顺其自然。」
「养儿育女只能顺其自然」——当父母这样看开的时候,才能站在「现在的观点」, 在心情上开始愿意接受「孩子现在所呈现的样貌」。
如何和只会说「随便」「然后呢」的叛逆期孩子相处
多数父母的烦恼在孩子进入所谓青春叛逆期的时候会变得更加严重。
每个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的时间大不相同,不过大部分的孩子似乎都是在小学五年级至中学三年级左右进入这样的时期。
大部分的孩子直到小学四年级左右,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令人自豪的孩子」, 或是「可爱得不得了的,我家的孩子」。
但这样的孩子自从升上小学高年级或中学之后,不管问什么都只会回答「随便」或 「然后呢」,变得莫名地叛逆,甚至还有不少孩子不论什么事都要顶撞父母。
而当孩子采取这种叛逆的态度后,父母也会大发雷霆:「你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就连不必要的话也忍不住说出口,反而碰触到孩子的敏感神经。
青春期的亲子关系一直处不好,大部分都是因为这样的缘故。
这种时候应该做的是修复亲子关系。
但父母很难看见这点,他们只会在意孩子「明明快要考试了却还不去读书」。在亲子关系不佳的情况下,即使叫孩子去读书,孩子也不可能去读。但站在父母的角度,还是会忍不住敦促孩子:「快去读书。」结果孩子当然更不想读。因为父母说了「快去读书」,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算是赌一口气,我也不为父母读书。」
父母一直催促孩子「去读书」,常常是孩子不愿读书的最大理由。因为如果这时去读书了,就会变成是「对父母屈服」。孩子之所以会只为了赌一口气而不读书,就是讨厌变成这种情况。如果孩子因为对父母屈服而读书,他们的自尊心就会被伤得体无完肤。
然而,当父母看到「只为了赌一口气而不读书」的孩子,也会产生「只为了赌一口气,所以要逼你去读书」的想法。到了这种情况已经是意气之争,变成父母与孩子赌上自尊心,比赛「看谁先屈服」的权力游戏(权力斗争)。
这种时候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首先,必须暂时「拉开实质上的距离」。
当你因为孩子的言行举止而升起一把无名火,就是应该「拉开距离」的时候了。原则上,当父母看着孩子的时候,如果变得莫名地火大、焦虑,「首先应该主动拉开实质上的距离」。
举例来说,你可以冲进厕所里,花五分钟的时间深呼吸。
你也可以带着精油棒进去,闻着精油的味道转换心情。
如果过了一阵子心情依然无法平复,就暂时出门一段时间。你可以到家庭餐厅找朋友互相诉苦之后再回家,或是去KTV 一个人大声欢唱,只唱三十分钟也很有效。
重点在于,你不能带着焦虑、烦躁的心情与孩子相处。因为在焦虑的状态下即使与孩子沟通,也无法改善状况。
当你在看到孩子时内心升起一把无名火,或是变得焦虑不已,请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心情平静下来,等自己情绪稳定之后再找孩子沟通。
孩子也有他必须完成的使命。
我是这么想的。
所有的孩子,都带着刻画在他灵魂当中,只有他才被赋予的任务(人生必须完成的使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孩子的灵魂从看不见的世界降生到人间时,会自己选择他的父母以及DNA,透过他们来到这个世间。
孩子的灵魂,从远在苍天之上那个看不见的世界时,就已经仔细观察过他们的父母了。「我就降生到这两个人的家里吧!我就借这两人的DNA,当成我在这个地面世界使用的身体吧!这么一来,我应该可以完成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如果是这两个人, 应该可以供给我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所需的爱、养分、DNA,还有成长所需的严峻考验!」孩子们会自己选择父母,缓缓地降临到这个世界。
我们往往会不小心忘记孩子具有独立于父母的不同人格,孩子的人生也被赋予他这一生应该完成的特有任务。
这个疏忽会让父母自以为是地将「希望你变成这样」「希望你从事这个职业」等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父母这种擅自将期望强加于自己身上的行为非常敏感,若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就会将内心封闭起来,变成问什么都只会回答「随便」与 「然后呢」的孩子。
然而,若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是否也可以这么说: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会采取莫名顶撞父母的态度,对父母封闭内心,问什么都只回答「随便」或「然后昵」,或许是因为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就无法完成刻画在自己灵魂上的使命。孩子的灵魂敏感地发现,如果他们对父母屈服,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本质,因此试着抗拒这样的事情。青春期孩子的反抗态度,是他们的灵魂为了保护自己,避免自己的本质遭到扭曲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我希望父母在与青春期的孩子接触时,应该要先理解下列概念。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父母与孩子终究是不一样的人。孩子有他「应该步 上的人生道路」,而这条路与父母的期待无关。
父母对孩子的生存方式、未来发展、社团活动、交友关系等发表各种高见,指示孩子「应该这样那样」「应该如此生活」等,基本上都是不合理的要求。
青春期对孩子来说,是完成「建立自我」这个课题的时期。因此他们需要父母「后退一步,采取从旁边守护自己的态度」。
上述这些事情要说当然也是理所当然,但我们是否往往会不小心忘记?
如果父母忘记这点,将自己的自以为是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就会因为不想对父母屈服,而赌一口气不念书,或是故意做一些让父母亲讨厌的事情。父母愈是想让孩子听 话,孩子就愈会为了要「赌一口气」或「不向父母屈服」,而不听父母的话。
「孩子拥有不同于父母的独立人格」,请再次将这点铭记在心。
当孩子透露真心话时
我认为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还有另一个重点,那就是:「当孩子不经意地透露『真心话』时,或『打从心底』提出不同于平常的问题的时候,父母在这一瞬间的回答将会变得非常重要。」
举例来说,当孩子难过、悲伤、不安的时候,「父母亲对他说的话」,将带给他的心灵相当大的影响。
譬如,当孩子在学校遇到某些痛苦的事情而意志消沉时,会故意消极地问:「妈妈……妳是不是觉得如果没有生下我就好了 ?」
我想有些母亲会在这种时候回答孩子:「你在说什么奇怪的话呀,快去写功课,快去。」而孩子在过了一个月之后,开始不去上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这其实是孩子在学校遭遇挫折,陷入「我如果不要被生下来就好了」的想法时,向母亲发出的求救讯号。母亲在这种时候应该将「我觉得能够生下你真是太好了」的想法,明确地表达给孩子知道。
不久之前,我朋友与中学三年级的女儿之间,也有过这样的对话。
我朋友:「妳也快从中学毕业了,时间真是过得好快啊!但是,人生接下来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事情,象是工作、恋爱结婚、养育孩子、人际关系……这所有的事情很难全部都顺利呢!」
女儿:「(小小声地说)爸爸,你是不是觉得你的人生只有养育孩子这点是失败!」
(这时我朋友心想:「终于来了!」)
我朋友:「当然不是呀。我反而觉得只有养育孩子不知道为什么特别顺利呢!爸爸自己有很多没用又奇怪的性格,即使如此妳还是长成现在这个样子,爸爸真的觉得很庆幸呢!不过爸爸光顾着工作,所以这也要感谢妳妈妈的努力……妳可以更有自信喔!」 女儿似乎有点害羞地轻轻点了点头。
为什么孩子无法按照我的期望成长?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孩子无法按照我的期望成长昵?」
答案是:因为孩子「有他自己应该迈向的人生」「被赋予他应该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完成的使命与课题」。
如果孩子光顾着回应父母的期待,将无法踏上自己应该迈向的人生道路。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会采取反抗的态度,是因为他如果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就必须保护自己不受父母亲影响。
不过,孩子也不是因为知道这点才这样做的。
「不知道」是青春期的孩子常挂在嘴边的话之一。
「随便。」
「所以呢?」
「也没有。」
「不知道。」
或许有不少人看着自己的孩子,觉得他只会说这四句话吧?
父母在和这样的孩子相处时,常会抱怨「我家的孩子都不愿意对我说他的真心话」,或是「我家的孩子,不愿意对我吐露任何他真正的想法。」
但事实上,孩子绝对不是「不愿意说出真心话」。
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就是孩子的真心话。
当父母问拒绝上学的孩子「为什么不去学校」的时候,孩子经常会回答「我也不知道」。这时父母就会说:「我家的孩子,不愿意告诉我他不想去上学的真正理由。」 然而事情绝非如此。孩子真心觉得「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想去上学」,而他只是把心里的想法原原本本说出来而已。
「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浑沌、捉摸不定的自己,正是青春期孩子的本质。
孩子在转变成大人的时候,会暂时经历这种浑沌的「自己也搞不清楚的状态」。这就是青春期。
拥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可说是不断地被挑战自己是否能够清楚知道,青春期这个时代具有这样的本质。
今天作业:
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孩子无法按照我的期望成长呢?
*「我在养儿育女时经历过最痛苦的事情是__________。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情具有__________这样的意义。」
*「我的孩子的灵魂本质,展现在__________的地方。孩子在他的人生当中,必须活在『自己』的本质当中。」
*「孩子之所以对我采取反抗的态度,或是封闭内心,是因为他想要守护自己__________的本质。」
*「上天赋予我的人生__________的课题。」
*「上天赋予我的人生__________的使命」
*「我是为了做________________才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