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信息的传达
前几天回校毕业答辩,答辩现场特意观察了很多听众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心不在焉,很多时候都是在玩手机,几乎没有几个安静地坐着,始终在认真听汇报(答辩评委的状态我不知道,但下面的学生普遍是这样)
这让我想到了信息的传达问题。
信息的传达包括信息的发出,信息的传递,信息被接受,信息被理解这几个过程,相当于计算机种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而相比于计算机中的传达效率,我们日常生活中人对人的信息传达,其真实效果惨不忍睹。可悲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整个传达过程困难重重,荆棘丛生。首先当事人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想明白就不容易,用合适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也是对表达能力的极大考验,更不用提传递的过程中因为说话者声音小,或环境嘈杂导致传递过程信息受损,听众注意力不集中没把握说话者的意思,甚至听众自以为是的错误理解(这个问题很常见而很多人不自知),以及听众听不懂等等。当沟通的人数少时,交流双方有可能得到即时反馈,“您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吗?”如此才能得到补救,但当信息的传递方式是一对多时,没有了“反馈”这个保险杠,效果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茶山6月3号的服务设计公众号讲到他们硕士毕业答辩只有7分钟,博士答辩只有15分钟,试想那么短的时间如何才能将多年的研究及实践表达清楚。其实这就是在考察我们抓重点,化繁为简的抽象能力,重点内容的表达能力,对内容输出及输出方式及节奏的把握能力。而我们的答辩,30分钟,哎!
在这次毕业答辩时,讲解PPT的人普遍存在PPT内容太多,讲的太多(什么都讲以至于没有主次)。而对于听的人,因为汇报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将复杂的东西讲得通俗化,让外行也能听得懂,这也是一种很强的能力),如果事先没有相关知识储备很难快速理解所讲的内容,同时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时间一长难免走神,一走神后面的东西就听起来很吃力,导致人的认知负荷过大而放弃,索性就不听了。(这让我想起了高中的数学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在灌输数学知识,难度大且不停歇,一旦学生走神或者不太理解,后面就云里雾里了。)所以,整体信息传达效率很低!
所以,现在很多商演的PPT中只放关键字(放太多字难道你希望听众费力地去看你上面那针眼大的字,并理解吗!)同时重点在讲(语言,语气,手势…),而非让别人看PPT的内容。传达的内容很聚焦,一般三个左右的核心观点。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让听众记住最重要的那几点。想想,那些一股脑儿给你灌输太多东西的演讲,你现在还记得什么!而为了让听众感兴趣,很多人讲起了故事,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因为这些能调动听众的兴趣。
想想,产品设计本身其实也是一个信息的传达过程,通过产品造型的设计,突变的设计,如何让用户一看就明白该怎么用,只不过途径变成了造型和图标。
同时,传达的反馈很关键,想想现在公司的教育,商用智能平板机(其功能本质在于信息传达)在反馈方面设计就很弱,如何优化这个问题,是值得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