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核心的地方在于什么,是认知么?好像不是,因为随着信息扩散越来越便捷,很多最前沿的知识内容会在最短时间内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你只需要花少量的钱便可以跟着大牛随时学习,知识门槛变得越来越低,获取顶级的认知也越来越容易。也就是说,有这么一种可能存在,不管你是谁,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每天接触知识的渠道和高中生或者大学生其实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再去给你眼里的“毛孩子”讲道理时,便会充满有心无力的感觉。这将会是以后绝大多数人会遇到的困惑(知识焦虑、知识恐慌):在职场上,老板接触的通道与职员类似;在学校里,老师接触的通道与学生类似;在家里,长辈接触的通道与孩子类似。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一切无解,其实不然,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将会决定谁更有话语权,我把它称为“认知深度”。
认知深度,即你对于所接收到的知识(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深层次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你会站在跨学科的角度上,跨领域多角度去阐述你学到的东西;其二,你通过自身践行,已经享受到了某个知识点带给你的复利。今天我谈到的“文字组合创新”是属于其一里面的应用,学会了这个组合方式,你自己本身就可以成为知识的源头,生产知识,因为你是知识源头,所以便不存在遇到“知识撞衫”。
文字组合创新,即通过组合的方式创造出新的文字概念。比如:知识颗粒、知识晶体、终身学习者(成长者)、知识通道、文字指纹、底层代码、临界知识、知识密度、科学革命、知识焦虑、认知恐慌、静默知识、费曼技巧等文字概念,其实都是文字组合创新的成果。完成文字组合创新的前提是,你需要跨领域(学科)进行学习,掌握多个学科里面的重要基础概念,然后进行组合。这里的多个学科更偏向于基础学科,如: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人类学、经济学、脑科学等,因为这些基础学科的一些概念大众是听过的,当经过你的组合后,就字面意思而言,听众是可以稍微理解的,会给听众一种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怎么没想到或者我怎么才想到。你的高明之处便在于此,新奇又通俗,征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在他的意识范围内帮助他看到他未曾注意到的地方(即使他每天都无数次与之接触),这个过程即点悟或者开悟。
掌握了这些,你自己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概念,如:职业染色体、认知极差【认知极点(基点)】、职业基因(职业基因,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潜移默化而成的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心理修养。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职业基因",即与自己气质相匹配的职业方向)、知识单元、体验方差等等,你自己完全可以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概念,拥有了一定的“零概念”后,你便可以去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学科模型”(认知模型、认知体系、知识框架、知识模型)。
文字组合创新只是一个小小的线头,能否熟练的应用和解释才是最关键的,对于我而言,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将这个概念放进我的脑子里,在它不断生根发芽的同时,我积累更多的原始素材(基础概念和透彻的理解),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拥有属于我自己的“学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