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092: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写随笔的习惯还处在中间阶段,远远还没有养成。表现为常常控制不住时间,一个劲的朝晚上拖。
这一段正是三夏大忙的尾巴,麦子已经收割完毕,颗粒归仓。种玉米,间苗,打灭草剂,扎红薯仔。
忙碌的生活,很容易想起一首诗。李绅的
悯农二首⑴
其一
春种一粒粟⑵,秋收万颗子⑶。
四海无闲田⑷,农夫犹饿死⑸。
其二
锄禾日当午⑹,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⑺,粒粒皆辛苦?
贺裳《载酒园诗话》:“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理原不足以碍诗之妙。如元次山《舂陵行》、孟东野《游子吟》、韩退之《拘幽操》、李公垂《悯农》(即《古风》)诗,真六经鼓吹。
时隔千年,仿佛听到了李绅的那一声叹息:世上有几个人知道,每一粒粮食中,都包含着农民辛勤的汗水?又仿佛听到了他愤怒的斥责:沃野千里,五谷累累,农夫犹饿死!
现在农民的生活好多了,告别了5000年交皇粮的日子,自己打的都是自己的,国家还有粮食补贴。农民已经远离了生死线,超越了温饱线,奋斗在小康线。
在农业社会,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在工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的基础。农民这个称呼,按教材上的说法,到封建社会才这样叫。以前还叫做佃农,还叫做农奴。在诗中叫做农夫。在现在,叫农民也不太恰当了,有时叫村民,有时叫雇工,外出叫,建筑工人,农民工,打工者,也可以叫工人。称呼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的经济状况。以农人最为单纯。
在农业社会,庞大的上层建筑依农业而生存。农人从土地里出产的粮食,并不全是自己的。地租一般保持在一半左右,政治清平时代会低一些。加之古代的劳动力低下,出产的粮食少。古代的农人一多半时间挣扎在生死线上,一少半时间挣扎在温饱线上,处于小康线上的时代,是昙花一现。
锄禾日当午。那时锄的禾,并不是现在的玉米、红薯、土豆和花生之类的作物。这些高产作物都是在明朝后期,英国人发现新大陆后,从南美洲传过来的。唐朝时期稻谷也没有大范围种植,这里他锄的禾苗应该是豆类、谷子、高梁之类的,这类作物产量都是非常低的。三国曹植写煮豆燃豆萁,豆子是那时候的主要作物,陶渊明老先生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因为作物品种的产量限制,导致古代的粮食更加紧张。
他是在一锄一锄的锄,而不是用灭草剂之类的,效率当然比较低下。他使用的锄也远不如现在的锋利。
在今天,地里的收入有一部分都去买了农药、种子、化肥、农机服务。田里直接劳动的是农民,但那些农药厂,种子厂,化肥厂,农机厂的工人,那些更远的上游产业,那些有关的技术人员、科学家,他们也都是间接的农民,都从田野中出产的粮食中,分一部分。还有为农民提供衣服,劳动工具,建筑材料,医疗服务,教育服务,信息服务的行业,都要从中分一部分。在古代虽然卷入农业的要素,没有这么多,但他依然离不开作物物种的更新和一些农具的更新。
他为了保证足够的粮食,够一家人吃喝而不至于饿死。他种的地肯定要多一些。三夏大忙的时间那么短,他每天劳动的时间就要长了。眼瞅着太阳到正中天了,还没有下班,酷热只有忍耐,否则等待他的就是饿死。现在在家里面忙天去地,都是早上起早干到十点,天一热就回家了。
汗滴禾下土。这里强调禾下,近似用了夸张的说法,好像汗水也能浇灌禾苗似的。或者说,农民好像愿意直接用自己的汗水来浇灌禾苗,不愿意让汗水浪费。身下禾苗就像他的宝贝一样,被他关注呵护。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无论古代现代,每一粒粮食都是直接的和间接的农民的汗水换来的,都应该珍惜。
古代的农民是非常辛苦的,生存线温饱线的压迫,是实际的动力。实质上现在的农民也依然非常辛苦,常见他们奔波于农田与城市的车间之间,像候鸟往来于大地,他们的压力是小康线。
不仅仅农民,那些间接的农民,那些更为间接的农民,过去的农民,现在的农民,未来的农民。他们都守着自己的那份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世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汗水浇灌而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勤劳节俭是恒古不变的美德。人的躯体和精神,在锤炼中得到升华。劳动创造了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突遭变故,生活从靠近小康线,又回到了温饱线,唯有以自己的汗水浇灌,珍视节俭,创意无限,才能超越苦难,静待花开。
教育也是一方田,老师也是间接的农民,没有汗水的浇灌,没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没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和对学生的珍视,也就没有一切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