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我比其他人幸福”, 我经常这样告诉自己。这些话,我虽然从未亲口告诉老师与同学,但我经常这样对自己说,特别是当我感到寂寞,或必须忍耐某些嘲讽时。因为我知道,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周遭的环境怎么样,我都得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开心地生活下去。
现在回想起来,祖父母给我的教育重点,并非考试要考几分,或是要如何如何之类的规范,他们给予我很大的自由,但也清楚地告诉我,哪些事不能做,或是哪些事该怎么做,换句话来说,他们在意的是“规矩”是“教养”。在规矩的范围内,我可以自由地过自己的生活,就算在人群中,也可以安安静静、人畜无害地独处。我又何必无故逼自己逃亡?
从那之后,我一直维持着独居的生活状态二十几年。叔本华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言下之意他非常享受孤独,认为唯有孤独可以带来精彩与伟大。这道理我真的懂得。
在不同的时代,人需要不同的印记,以证明自己达到某种被定义的标准,成为被接受的某种人。
我希望永远握有自己最终的选择权。如同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一句话“选择我所能承受的”。如果,将自己关在家里算是“自囚”,那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只要我想,随时可以释放自己;只要我想,随时可以改变那样的状态。“ 嘿! 我握有主控权喔!” 我可以开心地对自己这样说。
人生有很多舞台,很多角色,我庆幸你自己勇敢地转换,想想你过去扮演的角色,都要投入那么多的心血去研读、练习,更何况现实的角色,没有剧本,没有导演,甚至有一天倒下前都没有人为你喊“卡”。但是别害怕,记得你总告诉自己的,“永远去享受自己的选择,酸甜苦辣都是滋味。”
“小时候说不出来独处的感觉,后来才明白, 只有周遭没有人类的存在,才让我感觉到自在。所以当我从台南到台北来念书后,我很少再有那么纯粹的自在感,可能在意识里知道,在我的房间以外的地方,其实是一直有其他人的存在。”
“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是人,不是讯息接收器”,网络、脸书、媒体,接收讯息的时间永远都不够,感觉很热闹,“ 当我发现我是孤独的时候, 反而是种很好的状态, 孤独可以让你更强壮。”广仲说。就因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连结太多元也太频繁,独处反倒变得珍贵,成了意识上得一直去寻找的一种平静。
以前我独居的地方是不能有其他生物的,养狗养猫当然不行,我的工作很机动性,随时可能十天半个月都不在家。有朋友就说你养条金鱼吧,我不是不喜欢,但却没有想过拥有,好像拥有就成为一种负担。拥有就必须准备失去。
他说,看霍金的书,可以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人都会习惯性地自我膨胀,痛苦的时候,眼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痛苦的,把自己膨胀成全世界,“我觉得,痛苦的时候,更应该把自己看得更小。
既然我跟自己相处得很好,生活过得开心、丰富、幸福,从没有觉得自己哪里不完整的缺憾;那么,我就完全不会想委屈自己跟其他人相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委屈都不想。 那些人眼中的我的“ 孤僻”, 在我的世界里, 只是珍惜并坚持那微弱的任性罢了。
一旦撑过孤单到心痛的撞墙期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独处的技巧并享受它的美好。就像第一次在单车上试图寻求平衡一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任何人都有必须独处的时刻。当掌握技巧后,通常会发现“自处”比“相处”要简单与有趣得多。当然,任何人都试过为了摆脱寂寞,刻意置身于某个团体或人群中。但那毕竟不是解决之道,因为你心里也明白,在人群中所感到的孤寂,要比一个人独处的状态,要难过上数千数万倍。
无论多么习惯独处的人,都无法避免与他人产生互动,学习“相处”的技巧与能力,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叫个人的“社会化”。曾经有人说过:“这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人际关系。”只是我们究竟该如何掌握人与人间相处的界限?又如何为自己划下界限,保留些许专属于自己身心的独立空间呢?
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太涉入别人的课题,尊重他人处理自身问题的权利。 有些人觉得所谓的“好朋友”,就得毫无隐瞒地分享彼此生活的大小事,并提供处理的意见。但这样过度地涉入他人的生活,却经常带来无谓的困扰,不但干预了他人的自由,也让自己担负着一些毋须承受的压力。 毕竟,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没有谁可以代替谁承受生活中所产生的问题与所带来的痛苦。过度地涉入他人(即使是好朋友)的生命,不但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帮助,还经常会衍生出其他枝节。朋友相处得越久,就会知道哪些话不适合说与正确的表达方式。真诚地表达意见,又不会伤害对方或带来困扰,才能妥善地维持彼此的关系。另外,也可以借由这样的关系,给予对方独立的生活空间。所以才会常常听到,真正的好朋友之间,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每一种角色都会相对衍生出某种责任,而每种责任都会需要时间来完成。不管我有多少,都希望能维护自身起码的生活空间、时间,而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巨细靡遗地向每个人报告。
有人说:网络世代的好处是─一瞬而过的讯息,大家都学会快速遗忘,反正很多事谁记得谁痛苦。 就算实情可能是这样,我还是相信,这世界上发生过的事情就是会永远存在。一般人健不健忘与事情是否存在无关,我在意每一件细微的小事
我曾经这样听说, 只要记得一个人的声音, 他就永远不会消失。我需要记得人的声音,因为那才是“存在”。
我不会因为“担心”就不这样“做”,也或许,我更加担心有一天我“不想”这样做了。能“选择”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既然选择了“相处”这条路,即便我必须放弃一些独处习惯与模式,也是应该的。慢慢地,我也能感受到另一种生活的乐趣。还是那句话, 既然单身不单身都会后悔, 那么我希望自己“ 结不结婚都不要后悔”!
因为对被认为孤僻、不想将就, 最终妥协的我们来说,选择、愿意走到这里,是那么地不容易。
“能够一个人生活得很好之后,你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生活在一起。”绮贞这段话,我完全认同,很多人在寻找伴侣的前提,是希望对方能够给予幸福与依靠,但我始终觉得,连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把责任丢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是不公平的。
会不会……当你滔滔不绝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当你表现很勇敢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没有信心。当你展现男孩子气的时候,是因为不想让人看见女性柔软的那一面。 当你想见一个人的时候,他出现时,你反而不敢看他的眼睛,甚至当他不存在。 当你大笑的时候,其实想掩饰你的悲伤。 当你喧闹时,其实是孤独的……然后,他们眼中的我们,其实不是真正的我们。 久了以后,我们也忘记了我们真正的自己。
人对于不想做的事,表现出来的态度总是意外的固执。有时候,勉强自己做的事,通常就是你害怕的事,而你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遇上。这就像墨菲定律, 面包掉到地上或咖啡打翻的次数,会跟地毯的昂贵程度成正比。就像在爱情里,你会离开一个人的原因, 往往也会是你爱上他的原因。
“有种说法叫作‘最虚无的,才会最积极’,因为好跟不好是相对的概念,‘既然面对什么事都无所谓,也没有非得要完成什么事不可的话,那何不干脆放手畅快地生活?’当人这样想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变得积极起来。而且,人生真的不用这么悲观,不需要凡事都往坏处想,这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它‘有意思’的地方,试着去寻找事情的有趣处时,就会自然而然地看见事情的本身。事情通常没有所谓的好或不好,遇事的当下,所需要思考的是根据事情的本身去判断与决定‘解决’或‘不解决’就好。认真活在当下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更别提,很多事如果拉长时间来看,好与不好之间并没有那么绝对,既然是这样,那就更不用这么在意。”
但即使是为亲密的家人,某些牺牲依然不值得。有些人会说,无条件的爱最伟大,但不管为什么原因,那种必须牺牲自己才能展现的爱,绝大部分是有附带条件的。人跟人的关系,只要附加了条件,就必然会产生压力。 这世界上, 其实没什么无条件的爱。”
这是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说的,他认为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s arms),这是说,刚开始恋爱的情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长了之后,总会走到无话可说的片刻,有些人碰到这种状况就会感到紧张与不安全,生怕两个人的关系无法继续,但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也是最高境界。
因为照顾鸡蛋跟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很像,不能握得太用力,否则它会破掉,你也不能太忽略它,否则它不小心就被摔破。可以好好照顾一颗蛋的人,才可能好好处理一段关系。
有很多人迷恋恋爱中的“一见钟情”,特别是出身环境悬殊的爱情。比方说,琼瑶故事里的富家千金爱上穷小子之类的浪漫故事。也许是成长背景与社经状况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特别容易互相吸引,可以从对方的身上寻得自己缺乏的东西,更别提,爱上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其实两个人相爱相处,一开始需要火花,也就是化学反应(Chemistry),但真的相爱相处后,就需要很多的对话。有时候,背景差异大的两个人连好好对话都很难,最后难免走上分手一途。”王医师也附和地说。
“不管专业是什么,在日常生活的相处上,人不可能随时随地进行辩论,这样的生活太辛苦了。生活是很直觉的,把专业带进生活里面是非常不好的。”“应该是说,人跟人在生活中一定会有冲突,毕竟每个人每天都在进步在变化,就算是亲密生活在一起,朝夕不分开的两个人,进步的方向与速度也不可能一样。所以一定会产生差异,有了差异,自然会有摩擦。”王医师进一步解释。
透过这样的角色的极端化来发现陌生的自己,也让另一半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换句话说,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被需要是很重要的事。
反正很多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时间到了自然有答案。与其忧郁未来的事,不如专注于眼前的生活。“毕竟,人生太悲惨,要及时享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