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沙盘游戏,通过两天一夜的培训,我觉得沙盘游戏是能打开心底一扇门,能解开我们心中的千千情结。对于儿童来说,沙盘能带给的安全感,让儿童在沙盘里说出他内心的想法,在童心的世界里找到自信快乐,对于成年人来说,沙盘是个可以疗愈深层伤痕的人,通过沙盘一草一木,一个人偶等等,都能够唤醒那个不愿意醒来的本我,在沙盘的沟通里,都能够放松自己,释然自己。
在沙盘课程两天一晚学习中,从老师理论到个人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沙盘中的奥妙。在摸沙中,你能感受沙刺激到你的皮肤,洗涤到你的心灵。首先,老师说你们去沙具的桌子上,选三个沙具,代表你的沙具、你喜欢的沙具、你不喜欢的沙具,,这一个环节让我清晰看见了当下的我,过往的我,而到了下午的咨询师、来访者咨访关系互换角色、觉察、体会、探索活动时,小伙伴们的提醒让我发现我真实的内心体验,这个觉察让我很惊讶,以至于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不能自拔。
第二天培训最后一个活动,也就是团体活动展示,选一个代表自己的沙具和代表家人的沙具,我竟然有了惊人的变化,曾经我选的那个代表自己的沙具,我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形象我放下了,我卸下了一些包袱,选了另外一个我觉得我可以做到的并且是我心里期待的一个沙具卡通人物,尽管我不知道它是谁,但它就是很有眼缘,符合心理预期的那个形象,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一个转变。我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我和爸爸的关系不是很好。爸爸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爸爸对我说话都很凶,很冲,好像心里有很多积压了多年的情绪没有发泄出来。每次看到他我的内心会有恐惧,一个眼神我就怕了。生怕我又做错什么事怕他生气。所以我小时候我一直是个很乖的孩子,但爸爸还是会时不时的来挑我的毛病,我很自责,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也许我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就是个多余的人。后来老师让我们摆放沙具,你的家。我拿了五个人,爸爸妈妈我老婆和孩子。把我的原生家庭呈现出来,咨询师可以以日常化、生活化的聊天与来访者建立关系,这需要我们观察来访者,学会在来访者的进门瞬间便捕捉其身体散发出来的信息。在遇见来访者的瞬间,我们要观察、感受,但不评判、分辨,哪怕只是内心的评判和定义,来访者也是能够感受到的,这某种程度需要咨询师“见多识广、见怪不怪”。咨询师的“见多识广、见怪不怪”需要建立在个案次数的积累,作为沙盘咨询师初涉者,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读懂沙盘、学习如何解读来访者的语言,学习意象呈现的意义和象征,而这些除了理论学习外,还需要一次又一次的与来访者建立关系。个案次数积累就是在一次次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每一次咨询,作为咨询师只能试图解决一个问题,这就需要咨询师抓住来访者的感受,让来访者走进沙盘,感受沙盘世界里的一个关键点。咨询师需要做的是凭借感受不断让来访者谈感受,咨询师在感受时要去分辨这是来访者的感受,还是我的感受,还是这个场里共同的感受,唯有在感受里感受,我们才能变得更敏锐。每一个来做咨询的来访者,总试图解决一些问题,也总有许多问题需要咨询师去挖掘、去探寻和解决。在有效的时间里,咨询师不可能挖掘无限的问题,故而沙盘游戏咨询的过程也必然有所遗漏。有所遗漏都是正常的,这才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记录,在一个个案里不断完善咨访双方的关系,也不断提升我们咨询师的个案能力。每一个来访者都是来渡咨询师的,感谢每一个来访者的到来。咨询师需要借由来访者的问题区分这是来访者的问题,还是咨询师自己的问题,是来访者的情绪,还是咨询师自己的情绪。咨询师在陪伴来访者不断探寻的过程里,构建起咨询师扎实的基本功。大部分咨询师最初都是以忐忑、以无底气开始,但唯有迈开咨询、探寻的脚步,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在中级沙盘游戏咨询师培训认证的场里,我在忐忑我能够扮演好咨询师的角色吗?我能够做到用感受来感受、用感受来提问吗?我观察到的是我感受到的吗?我观察到的是来访者希望我看到的吗?无数个问号在我心中徘徊,我尝试前进,只是还需要积累。在培训现场,老师不断的强调“感受”、“感受”、“感受”,去感受,可我觉得好难,一不小心就落入用大脑思考的路径里,我到底该如何做到本能感受呢?我如何做到快速区分我的感受和来访者的感受?这段时间以来,我尝试去感受,感受我所能感受的,也许我还没能很好的区分到底是我的感受,还是被感受者的感受,但至少我已启用感受雷达。我尝试重新去看见自己,去感受自己的存在,让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去尽可能的碰撞。未来可期,值得去感受,去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