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爸爸是一个博士后,他对孩子一向很温和,家里主张民主教育,他说:“我对孩子一直是赞赏有加。”
可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的种种表现,让他陷入了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杨爸爸说:“对于负面的评价,孩子接受不了,谁说他的不好,他就认为是谁针对他。”
像杨爸爸这样,一直把赏识教育贯穿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之中,期待赏识教育能够带给孩子自信,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促使孩子不断取得进步。
可是为什么孩子到了自我意识很强的时候,反而是缺少了一种前进的力量。为什么面对着别人对自己负面的评价就难以客观的去接纳呢?
现象背后的问题可能是长期以来赏识教育的运用偏差所致。
赏识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是表扬孩子。孩子的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去找到闪光的点去表扬孩子,以此达到激励孩子进步的目的。
赏识教育给孩子带来了一定的自信,也带来了一定的内驱力,但是赏识教育由于使孩子置于爱的重重包围之下,也让孩子在负面评价面前变得十分脆弱。
这就使得一个生命在进入复杂的关系当中,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去理性看待多元的评价,尤其是负面的评价。
在当今的教育之下,赏识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当然要把其合理性运用到极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同时要去辩证的看,赏识教育的不合理性,尤其是表扬的不合理性所酿成的恶果。
以下四种表扬常常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读高中的时候,班级的门锁坏了,班主任进入教室,当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今天呢,我们要感谢一位同学,他帮我们把门锁给修好了!”
老师所说的就是我们班的王同学。当大家在鼓掌的时候,有的同学窃窃私语道:“锁本来就是他弄坏的。”
只是老师并不知情,老师知道锁坏了却并不知道锁是他弄坏的,因为王同学一直表现很好,老师也没有怀疑锁是他弄坏的,但是老师看到了他修锁,于是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当着全班对他进行表扬。
此时的表扬等于在扭曲事实,表扬无效。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负面的班级舆论。
所以表扬要建立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之上,不做无准备之表扬。
有时为了激发全班同学前进的力量,班级里会树立一些学习的榜样,老师会在班级里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表扬。
鼓励全体同学向某一位同学去学习。此刻,这位同学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化身。
在老师眼里孩子如此的完美,可是同学们会觉得与他之间相差甚远,很多同学内心里则产生了无限的自卑,他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有的同学自嘲道:“人家生的好,没办法!”
如此表扬无法激发同学们的内驱力,榜样的作用就显得低效,甚至是无效了。
学生觉得这样的榜样过于完美,过于崇高,没有办法去学习,没有办法去追赶,更没有办法去超越。
如果树立与一般的同学水平相近的榜样,更容易激发同学的拼搏精神与进取欲。因为他们觉得大家差不多,只要自己稍微改变一下不足就能够取得相应的进步,就能够追上这位同学。
通过表扬,在同学们心目当中树立一个榜样的想法是可取的,但是我们是给同学树立一个人的榜样,而不是给同学树立一个“神”。
人都有表达自己本愿的时候,所谓的本愿是自己心甘情愿为之,不求回报。
我愿意捡起地上一张纸,这样做使我的内心很舒服,别无他求,行为虽小,却是本愿之举。
在班级隔离期间,有些的同学争先恐后的去为大家分饭,即使最后一个吃,却无怨无悔,他跟我说:“当我看到每一个人都吃过我盛的饭之后,非常有成就感,内心非常盈满。”
这都是发自一个人本愿的事情,发自本愿的事情是由孩子的内心而发,是一个生命的内核的闪光时刻。
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表扬。此时的表扬等于破坏。有的时候甚至是阻碍了孩子本愿的延续。
那些想为别人分饭的孩子,如果被我们当众表扬了。心里反而有一种负担。好像为大家分饭这件事就是为了获得表扬似的。一定意义上扭曲了她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削弱了他内心的成就感,带来了一种心理负担。所以此时我们千万不要去表扬,看到了,用微笑去赞许就可以了。
一个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孩子。在一次考试当中终于及格了。家里人也特别高兴。爸爸给他买了价格昂贵的鞋。爸爸拍着他的头说:“这一次你及格了,争取下次考得再好一点!”
后来的考试,孩子再次陷入到不及格当中,很长时间都是在不及格的大坑里,难以出脱。
了解这个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学习之所以处在不及格的边缘,跟这个孩子的性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是一个特别容易骄傲的孩子,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得到表扬以后就会内心膨胀,忘乎所以,瞬间飘飘然起来。
在学习上就犯了浮躁、不严谨的大忌。再加上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对他来讲,想及格变成了持久战。
这样的性情不适合给予表扬,而在某些时候适当的泼一点冷水,更容易浇灭它内心的傲娇。
有的孩子天资聪颖,禀赋超常,在学习的路上,反而不断的被跌入深渊。甚至走向行为偏差。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表扬的不对导致孩子的没落。
如何表扬更加恰当呢?
可以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
这句话耳熟能详,但是平时表扬时,却常常都在违背这句话。大多数时候表扬只对人不对事,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表扬扼杀了孩子的潜能。
表扬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对于孩子的教育效果更佳:
首先要做到描述事实或行为,表扬的孩子,他究竟做了什么?要对事实进行描述。
接着要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表达我们的感受。
最后再加上我们对他们的评价。
孩子就知道他为何被表扬,他的所为给我们带来何种感受,我们对他的评价是什么?
有一天下班回家,儿子给我端过一杯水,跟我说:“爸爸,你上班辛苦了,喝杯水吧!”
怎么表扬儿子呢?
往常我经常说“宝宝真棒”,“真孝顺”,“儿子长大了”。
今天我想来改变一下:
“今天爸爸上班的确很累,但是你主动端一杯水给爸爸,并且说爸爸辛苦了(这是在描述一下事实)。
爸爸感觉到无比的温暖,内心里非常高兴,一下子就不累了(接着来表达我的感受)。
你真是一个越来越懂事的男孩(最后我们来评价)!
孩子就知道今天接受到爸爸的表扬,是因为他所倒的这杯水的行为带给爸爸一种温暖,这也许还会激励他做出更多的诸如此类的行为。
教育无小事,稍微优化一下表扬,也许就会给教育划上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