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效能,激励广大村级干部担当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
但长期以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工作现状并未得到有效改善,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无论大小都压到村一级去执行、去推动。厚重的文件、繁重的会议、重复的统计、事无巨细的留痕,文明城市、食品药品安全区和市域综合治理示范点创建等诸如此类的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实效,为迎接上级检查,加班加点准备大量档案资料,比的不是工作实效而是档案资料。村干部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却心中茫然,不知道为啥忙?忙什么?又忙出了什么成果?这种工作形式占用了村干部太多抓工作落实的时间,导致村级组织负担过重,村干部苦不堪言。
村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只有减轻基层负担杜绝形式主义,才能使村级组织更好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真正为基层治理赋能。
一是力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职责不够明确、工作方式不够科学、考评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村级组织工作形式主义严重的根本原因。破解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关键是明确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做到范围清、职责明、任务实,并创新开展村级组织工作,在强化村级组织兜底服务、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以清单规范公共服务事项、依法购买服务、推进村级数据资源建设等先进工作方式,逐步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让村民群众满意为导向的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统筹组织布局,精简机制牌子。对于人才短缺的村级组织,设立工作机制、加挂牌子看似“规定动作”,却是将“压实责任”变“甩下包袱”,将“工作下沉”变“牌子下沉”,导致村级组织牌子琳琅满目,村干部工作负担雪上加霜。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规范并整合各类村级工作机制,统筹开展村级党的建设、治理服务和群众工作;优化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推进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做到一站多能、一岗多责;统一规定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挂牌数量、名称和式样,确保村级组织集中精力把该做的事做好做实。
三是梳理服务事项,切实减证便民。长期以来,各部门要求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五花八门,看似是几件小事、几个公章、几项证明,但是时间一长,必然积重难返。解决这些“累点”“难点”“痛点”问题,就要精准聚焦产生问题的关键环节,改进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梳理证明事项,分类制定证明式样、办理程序和操作规范,逐步完善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让基层干部真减负、少折腾,集中精力做好带领发展、推进治理、为民服务的基层治理工作,以更加奋发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