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开始初步接触除法的意义。以下是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程开始时,我创设了分桃子、分萝卜、分骨头等有趣的分物情境,这些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们很快就被带入到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分物活动中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 注重动手操作体验
这节课我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利用希沃白板克隆功能(如小卡片代表桃子、萝卜等)。在分物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切实感受到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区别。例如,在分桃子时,有的小组是随意分的,结果出现了有的多有的少的情况;而在引导下,学生又尝试将桃子分成同样多的份数,体验到了平均分的过程。这种亲身体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分物的方法。同时,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和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多种分物的策略,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汇报环节,不同小组展示了各自独特的分法,如一个一个分、几个几个分等,拓宽了大家的思维视野。
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在分物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尝试,逐渐体会到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从随意分到有规律地分,是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比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结果,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核心。
二、不足之处
1. 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
在小组活动和课堂练习环节,由于学生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操作分物方法时存在困难,但我未能及时给予充分的指导。这可能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出现障碍,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帮助。
2. 课堂时间把控略有不足
在学生分享分物方法的环节,由于学生积极踊跃,导致这个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使得后面的课堂练习时间有些紧张。部分练习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影响了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以后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更加合理地估算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并灵活调整,确保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3. 对平均分概念的强化不够深入
虽然通过多种分物活动让学生体验了平均分,但在一些练习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概念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对比练习和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和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在小组活动和课堂巡视过程中,多留意那些理解较慢的学生,主动询问他们的困惑,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
2. 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时间
重新审视每个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时间占比,对于一些可以精简的环节进行优化。在学生分享环节,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冗长的叙述。同时,在练习环节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反馈和评价。
3. 深化平均分概念教学
在今后的课程中,结合更多的生活实例和数学游戏,反复强调平均分的概念。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或者设计一些平均分的小游戏,如平均分糖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提高运用平均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分物游戏》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