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夯实财务基础;财务工作提质增效;
回顾2023年,除了日常核算审核、新准则研究、核算规范的制订下发、财务系统规范化管理、对机构日常核算工作的支持指导这些常规工作,因为团队新成员的加入,我们投入了更多人力和时间精力在机构会计信息质量的前置管理上,我们室下大力气研发设计了专属的《人事费用核对及财务报表结账校验检查表》、《合并包校验检查表》等。用校验表辅助一线财务人员自查自纠财政快报、决算报表、合并包税务相关表单填报的逻辑错误,将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前置,有效降低了出错率、提高了机构对外报送报表的数据质量,也提高了总部发现机构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另一方面,在曲折中前进的物业经营管理系统也逐步稳定,凭证问题越来越少,基于常规业务场景系统能每日自动生成凭证,在实现写字楼业务收入、成本的标准化核算上初见成效。2024年物管系统的二期改造、电子会计档案系统的全面上线,也将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数字化水平,有望进一步给财务条线同事减负。
2.发挥财务人员主观能动性;
总部承担了机构管理的职责,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与各个机构的沟通上,每天疲于应付机构各种问询的时候会希望能有一个AI小助手可以代替我来做问答。
在机构服务上,有两个例子给了我一些小启发。
一个是与集团报告处的沟通上,合并系统是所有财务系统中最为复杂、校验逻辑最多的,一旦出现问题,不仅要基于系统,也要基于业务和核算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近期大家在填年审合并包,旧准则合并包116张表,新准则合并包172张表,为了确保填写的准确性和问题解决,经常需要询问报告处的老师们,很多时候很难联系上他们,因为他们只几个人面对全集团几百家公司,太忙了。我曾和集团内兄弟公司填合并包的同事们讨论过,如果集团能出一个合并包的填写指引或者能有一个常见出错说明的汇总查询工具,相信能有效减少问题数量和出错率。
另一个例子来源于共享中心,从2023年起,共享中心在费控系统和资金系统右下角都挂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并向我们征集常见问题,用于完善机器人的问答对知识库。他们还提出2024年要将我们的年结工作手册挂到费控上,引导一般用户和机构财务人员至系统的智能问答助手和操作指引上先去查找基础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个小举动,可以有效减少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于我们的核算而言,现阶段通过智能机器人的方式去实现核算专业判断的问答还是存在一定难度,但我们已经在做知识库,比如在机构财务工作手册的附件上,我们挂了一个网盘的链接,网盘分类汇总整理了一个知识库,把常用的准则查询工具,财务系统操作指引培训视频,报表取数逻辑,系统的凭证生成逻辑等常用资料放入其中,定期更新,随时可下载。通过知识库自主学习和查询的方式、利用每个人的学习力来激发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基础问题的解决能力。
但知识库内容也不能过于烦杂,会增加使用者的认知负担,所以如何更好地管理知识库、在知识库中提供最核心、大家最需要关注的内容,是我们接下来要优化的方向。
我常常会问:"对我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做什么贡献?"
有位领导几年前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要拿出30%的时间来做团队管理,70%的时间留给业务管理,而不是100%的时间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业务。
自那之后,我开始更为关注团队建设。关注团队成员的需求和发展,建立一个更加积极、协作的工作环境,关注如何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团队的专业素质。
除了日常团队支持外,2024年,希望在2个方面有所提升:培训和团队成员个人发展。
一方面鼓励团队成员参加专业的财务或管理类培训和研讨会,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希望未来部门内能有一些轮岗的机会,让大家的能力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在轮岗的过程中找准各自的优势和定位,帮助识别职业发展机会,丰富工作经验。
3.其他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效能的意见或建议;
我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激励,二是集中。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而不是用恐惧来驱动人。目前集团对于我们的管理,较多地是用到扣分的恐惧和压力来驱动,我们在集团的压力下,不可避免的将这种压力也传导到了机构,但扣分只是手段,从来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对机构的管理上,能否做一些与集团不一样的动作,比如设置更多的激励和奖励,激发机构的积极性。比如设置产业层面的季度或半年度优秀财务团队奖,对表现优秀的机构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如果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提升和认可,同时在组织的带领下,个人把重视贡献养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潜在的意识,就能形成一个以正确的任务为中心的工作团队。
总部的统筹管理工作不好做,工作棘手,是一种常态。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凡事多想一步。尽量避免遇见问题,逃避问题,凡事后退一步。
职场如战场,一个人的“填坑能力”,决定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有时候,我们人生遭遇挫败,也许并非背景不如人,也不是能力不如人,而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
就像刘润老师说的那样:
“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经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
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效果会截然不同。”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
顶级优秀的企业也是一样的,改变模型能带来新的发展。在此提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建议未来考虑财务核算集中的方式来提升核算效率和效果。目前通过物业运营中心,将核算集中于总部的想法,已经有了财务核算集中的雏形,但财务集中这一战略性地谋划,需要从人力编制、岗位职责、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多角度进行布局,未来还是大有可为。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发言,不足之处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