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体裁,带有一定的讽刺或者劝解性寓言来源于生活,是古人根据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或者事情加工创造的意味深长的故事。所以人们常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把深刻的道理和寓意寄予简单的生活中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寓言有深刻的认识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借助插图,读懂故事
课本中的寓言故事一般都随文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看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再充分讨论,发挥想象,把图片生动的描述出来。如鹬蚌相争的故事,学生观察到图片中一鹬一蚌一渔翁,鹬扑闪着翅膀想要摆脱蚌的控制,蚌却紧闭蚌壳不让鹬得逞。渔翁心里正在暗自窃喜,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饱餐一顿。学生未见其文,先识其图。再引导学生猜猜从图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领悟什么道理?学生在还没深入学习文本就有了对寓言的含义的初步理解:如果双方争执不下,就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二、抓关键句,体会内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什么类型的寓言故事,只要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读懂相关语句,我们就可以体会寓言的内涵,领悟其中道理。
抓重点语句去体会。如《守株待兔》中,“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引导学生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于是,农夫就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那只兔子”,农夫的形象特点也就跃然于纸上。再让学生们自由交流讨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农夫?异想天开、不劳而获、做事荒唐等形象树立在了学生的面前。作者用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此时寓言的含义不言而喻。
三、借助问题,理清道理
寓言的道理,常常也藏在课后的问题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文章的大意自然就明白了。如:《守株待兔》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陶罐与铁罐》说说陶罐和铁罐结局有什么不同?《鹿角和鹿腿》说说鹿角和鹿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还可以根据寓言的内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教授《自相矛盾》时,可以问:“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会犯错误?这个错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除了教师提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寓言的寓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和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寓言的道理。
对寓言进行多角度解读:每一则寓言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寓言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如,在教授《亡羊补牢》时,除了讲解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在教授《井底之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或思想,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
借助问题的引导和启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弄清寓言的道理,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问题解决了,寓言故事的道理就水落石出了。
总之,寓言的教学,教师要从寓言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多种方法出发,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探索到寓言故事的内涵。从而优化学生们的语文知识素养,在寓言故事学习中拓展思维、明白道理、习得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