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谣(诗的源头是歌谣)
(一)歌谣产生的背景
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
一个人高兴或悲伤时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不够便手舞脚蹈。除此,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
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可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
(二)歌谣的分类
分为徒歌和乐歌
徒歌是随口唱,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乐歌是随着乐器唱,节奏更规律化。
(三)歌谣的节奏
歌谣的节奏最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重叠可以说是歌谣的生命,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
(四)歌谣的记录
有了文字,才将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写的诗了。大概是一些乐工为职务的方便(唱本儿),记录下这些歌谣。
(五)《诗三百》的主要内容
1.太师搜集符合贵族口味的歌儿;
2.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
3.讽谏、颂美等的献诗,可以说是政治的诗。
太师们保存下来的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300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衰,平民渐抬头,乐谱亡佚,但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二,“诗言志”之“志”内涵
古代的那个“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如春秋时通行的赋诗,在外交宴会上,所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些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表达着一种愿望、感谢或责难等。又如孔子时,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不过,春秋时只是用诗,但孔子时代已成解诗。孔子按照借用的办法,根据所教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
三,《诗经》的注解本
大毛公毛亨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毛苌,在小毛公手里完成。东汉郑玄专给《毛传》作《笺》,《笺》更多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他们都是以史证诗。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体现在《诗序》里;以史证诗,在郑玄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诗序》有《大序》《小序》
四,“六义”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教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照教化的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
赋比兴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在《大序》中,赋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毛传》标出的兴诗,共160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