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时间的朋友的演讲里,罗胖提到了“人生算法”的概念,他说,什么是算法,就是把同样公平的选择机会,放在很多人面前,不同的算法,得出不同的结论。简单来讲,人生算法本质上是一种不断迭代的机制,就是找到那种不断重复、永远重复下去最基本的套路,通过不断迭代提高自己达成目标的概率的过程。
罗胖的“人生算法”概念听起来更像机器学习,但我觉得算法的魅力远不止这些。想起之前读过的万维刚老师的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几个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觉得挺有意思的,在这里做个分享,顺便也给罗胖的观点做个补充。
37%规则
文章里有一个例子,假设一个女青年从18岁开始找对象,设定目标在40岁前结婚。在数学家看来,那她的最佳择偶策略是这样的:26.1岁之前是观察期,她应该只交往不结婚,但必须要记住在交往的男生中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26.1岁之后是决策期,再结交新的对象,一旦遇到一个比那个人还好的男人,应该马上拿下和她结婚。
当然现实中遇到的择偶问题一定比这个模型复杂的多,但数学家们通过好不容易测算出来的37%数字,放在上个场景中即26.1岁的分界点,将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分为两个阶段,可以提供我们实际解决问题的参考。
再比如,准备买房时,给自己设定的期限是一个月,按照37%的模型,在前12天,只看不买,了解一下市场上哪些房子喜欢,过了第12天,一旦遇到比第一阶段的更好的房子,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
这类随机选择优化问题,都可以参照此类模型。当选择的条件较为宽裕时,可以多尝试多等等,不要急于决定,当条件差时就赶紧行动。数学家们的计算结果,和我们的常识还是蛮符合的。
过度拟合
你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比如写一篇书评,在写之前花了好几个小时来读书做笔记,写作时有花了好几个小时结构布局,写完后再精雕细琢,最后的成果反而不尽人意,文章冗长还缺乏中心。相反在deadline前一个小时赶出来的文章可读性却可能更强。
这在算法上解释,就是犯了“过度拟合”的错,“拟合”的概念就是坐标系里的点,画一条线来表示他们的趋势,最简单的一阶多项式的拟合结果就是一条直线,阶数越复杂,反而不能反映趋势的变化。即做了大量功课,抠了很多细节,却不能切中要害,帮你快速判断,正确决策。
所以,为了高效率的人生,凡事都得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一小时之内完成报告,或者一小时之内结束会议。开会也好,写报告也罢,考虑的时间越长越无法保证效果,反而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才会逼着自己去考虑最重要的事。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有各种理论,比如重要紧急的时优先啊,smart原则啊等等,那在算法上,时间管理有没有一个最优解呢?
数学家要问的问题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你的任务都是有截止日期的,那模型很简单,按照截止日期的早晚来安排任务。如果任务确实多的完成不了,为了尽可能按时完成更多的任务,你就应该先放弃那个占用时间最长的任务。这个算法叫“摩尔算法”。
如过任务的截止日期都比较宽裕,我们可以从容安排,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算法。引入任务的“重要程度”,然后算一算任务的“密度”。一个任务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按照任务的密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去做事,这就能让你总的心里负担减小。这个算法叫做“加权最短处理时间算法”。
事实上,时间管理是个很困难的数学问题,我们的实际工作场景里远没有上文提到的那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会有各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时间管理的好办法。
万老师的这篇文章令我大开眼界,很多生活里令我纠结的事情,转化成数学模型竟能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决,省了我不少用于纠结的时间。大多数时候,人还是习惯用感性来思考问题,很少会使用理性的算法,但是这些人生算法,确实能成为高效率人生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