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来说,太遥远的人和事都不容易让我们共情,但如果跳一跳够得到,就容易激起我们向上链接的渴望。
离普通人近,能破解认知的谜团,有实操的方法论,看了能有所改变,我觉得这才是一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最近还是在复盘周岭老师的这本《认知觉醒》,摘录了4句话,勉励自己,也勉励大家。
1、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我想要从头开始写作,如果能每天坚持写,形成一种惯性,倒好像也不觉得那么难。最近生活节奏乱了,周一发文,今天又周四了,又2天没发文了。我确认写作是我愿意一直做下去的事。确定方向不变,那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坚持。不管写的好还是写的不好,我突然觉得这些文字都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是为了我自愈而存在的。
一旦停下来不写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写的这么烂,有人看嘛?写的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有什么好写的?再比如想写一些理念,但是自己都没做到,怎么写给别人看,让别人这么做啊?
算了,读者看不看再说吧。如果突然被发现我这么菜,然后取关,我也管不了。我想重新找回状态,完成比完美重要。哪怕写成一坨狗屎。重要的是重新写起来,有感悟,有思考。
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
我的渴望就是,不平庸地活着,有价值,有成就感。具体来说就是,精神独立,经济自由,认知清醒,不被一份固定的工作所束缚,能庇护我爱的人。
2、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这段话直白的说,就是光读书,没那么有用。你知道要行动,也不代表改变能一气呵成,顺畅丝滑。人的情绪、身体状态、突发状况,是很容易打乱原本的节奏的。
但是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过程就是一波三折的,但是只要你还想变好,把自己拉回来,继续行动就好了。
3、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我们比拼的不仅仅是成长的速度,还有成长的模式。在这条赛道上,领先的群体都有意无意地做着同一件事: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消除认知上的模糊,阅读就好了。消除情绪上的模糊,内观自己为什么有情绪,从何而来,这样也能对症下药。
消除行动上的模糊是最难的。只知道要做一件事是不够的,要确定自己做事的初心,如何做,用多少时间,用什么方法。要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而且,必须有期限。没有期限,只会引起无限期拖延。这样的目标是没有用的。
4、一天24小时看起来每分每秒都一样,但实际上并不相同,有些时间的权重要远远大于其他时间。
时间并不是每分每秒都能产生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你刚睡醒的时候精力充沛,忙了一整天可能会疲惫乏力。这两个时刻的状态就很不一样。
这句话的意义是,提醒我们利用好每天精力充沛的时间。尤其是一天的初始,做好规划。做好任务安排,分配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要非常明确。只有明确清晰,你才能提高时间利用率。因为,模糊代表着没有明确的任务,就不会有对时间的珍视感,时间很可能以最轻松舒适的方式流逝,比如刷短视频。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话:从来都是信念问题,不是方法问题。
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自驱力。方法只是辅助。没有方法有信念也能把事情做好。而没有信念,人是很容易崩塌、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