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来说,每年开门红工作无疑是个重头戏。那么,对于行长来说,把开门红工作布置好、开展好、做出效果,不是一件易事。虽然每家行都有这样那样的实际情况,但对于地方法人银行来说,能把开门红工作做好的,还是有一些“条条框框”得以遵循的。
“一把手”工程。团队的力量不可否认,但一把手作用在开门红工作中能发挥方向和支撑作用。没有方向必乱了方寸,没有支撑都是空中楼阁。一把手重视不意味着一把手事无巨细,对具体工作一竿子插到底,而是定方向、定目标、配资源。除此之外,一把手当个“闲差事”,必然能激活团队更大的潜力和活力。
“武器”走在前面。对开门红工作来说,“武器”就是各类产品和服务。产品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越精越好。所谓“精”主要体现在解决特定群体痛点上,体现在解决与同业竞争时“差异化”上,体现在行业最基本的风险底线上,也即“爆款”产品。银行的产品有贷款产品、存款产品、中收产品、网络金融产品以及因不良而延伸的资产类产品等。以贷款产品为例。爆款产品至少包括:对象、利率、额度、期限。每一类对象都有不同的痛点,不求最好,但求能解决痛点为佳,比如市场商户的痛点就是资金需求季节性强、临时性多,往往又缺少抵押物,那么如何解决这三个痛点就是该类产品的核心点,离开这些要素定产品,多是在“自嗨”,很难保证效果。
“中后台”工作标准化。目前,对一些地方法人银行来说,由于岗位不同,中后台发挥的作用常常“事与愿违”,甚至工作过程出现前中后天台“两张皮”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中后台工作需要标准化。以贷款为例,中后台对前台营销的贷款进行审批,就需要审批标准化。这样做,不仅能解决审批效率问题,而且能解决主观意断之痛。标准化意味着标准制定的统一化、岗位设置的流程化和信贷审批的流水化,真正实现中后台服务前台的“敏捷化”。这点,很多银行是没解决的,造成的后果也很多,虽然个别银行短期内工作有了成绩,但从长期看,这个问题不解决,成绩都很短暂甚至昙花一现。
“考核”工作跟得上。站在一线看考核就是“利益取舍”就是“分钱”。首先是有了利益和钱是前提,意味着工作做的不好,前提不存在,就谈不上其他工作了。管理者大会小会讲情怀,这固然重要,但对于开展具体业务来说,特别是做好开门红这样的短期业绩突破的工作来说,分好钱比讲情怀往往更管用。这里面说的考核,既包括正向考核,就是分钱,又包括负向考核,就是处罚。在坚持按劳而分配多劳多得的基础上,对于造成工作不力、业绩很差、风险偏高的人,采取各类处罚措施并加以执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要让大家干有所得,大干有大得,小干有小得,又要让不干者、不能干者付出一定代价,这才是有效管理的底层逻辑。
“时间”选得准。开门红从什么时候开始,笔者以为,从上一年的第四季度第一个月开始调研,包括同业“密探”,行业“深究”,行内“调研”,第二个月开始集中时间定产品、定方案、定考核,第三个月开始预热,预热不是开大会宣誓,而是做大量营销工作,做好各类客户的储备和前期沟通。然后,一季度开始,一鼓作气,点燃开门红。在开门红期间,坚持每半月开一次效果评价会,时时兑现奖励,时时督导后进。开门红结束,及时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