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叫:被迫害妄想症,有一词叫:未雨绸缪,有一个句子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中国人的心里,“忧患感”从未消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焦虑是对未来的一种负责人的态度。如果有人说他不焦虑,很可能被打上“不上进”的便签。当然,我也不能免俗,但是,这种焦虑感真的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为未来计划吗?
我的朋友小雪就是一个典型的“焦虑”人群之一。在工作中,老板说一不二,小雪也不敢违抗命令,宁愿多做,不敢少做,生怕老板一个不高兴就被炒了鱿鱼,在工作中变成了一个工作战战兢兢的人。在这样的状态下,做事也变得更加没有效率。在生活中,小雪也不敢乱花钱,衣服不敢买,鞋子不敢买,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钱花完了。
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这种生活方式无可厚非。当我们陷入了无穷无尽,各种各样的焦虑甚至是恐慌中,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未雨绸缪”而变好,反而我们越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战战兢兢的工作中越来越看不到标新立异,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老板也除了觉得你比较“乖”以外,没有更好的评价,在职场中变成了一个容易被替代的工作者。衣服不敢买,鞋子不敢买的小雪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挣不到更多的钱…似乎一切都陷入了恶性循环中…于是小雪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在工作中没特色,在生活中没亮点的“低潜力”姑娘。
其实反过来想想,反正所有担心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糟糕的事情都已经过了,还有什么会比现在更糟呢?
我们已经不再害怕鬼或是僵尸,转而开始害怕孤单和死亡,但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再害怕这些,开始学会慢慢接受了,也许当我们不再焦虑时,我们还可能会做的更好。
生命时而窄若手掌,时而又宽若大地。也正因为对生活的未知,人们才会对生命有着不同的期待。
按照自己的方式过一生,不必焦虑,因为,只要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并且不断努力,我们所要的,一定会不疾不徐的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