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人的性格或秉性无法改变”。
反论:阿德勒用“生活方式”来说明性格或秉性,即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人生的状态)。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论证假设:假设有一个人正在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我们可以试着把他的话换成“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反思在学校教育中,有些老师会习惯性地去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说,某某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倒数,老师自然而然会认为孩子学习差,所以各方面都差,直接给孩子贴了个“差生”的标签。并且老师自己对学生的喜好也会有意无意地向排名靠近。正向积极的态度带来正向的改变,而负向消极的强化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从而更难有改变的可能。
生活方式(人生的状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青年:人种、国籍、文化或者家庭环境之类的因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
哲人:即便如此,选择“这样的我”的还是你自己。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大约是在10岁左右的时候做了选择。
青年:假设10岁的我无意识地选择了那种生活方式。说是性格、秉性、或者说是生活方式也好,反正我已经是“这样的我”了。事态又不会有什么改变。
这就是多数人不想改变的原因吧。就好比某人说话心直口快,有时候也会不小心伤到他人,而他却只会认为自己就是个直肠子,不吐不快,“反正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说话比较直,我没什么恶意的”,这样的性格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自然也就无需改变了。按这个理论来讲,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也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么。
假设推理: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当然,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父母,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你也许会有不满,也许会对别人的出身心生羡慕。但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哲人: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多数人会选择保持现状。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米雪老师所说的“人生的三条路”。当我们生活在村庄的时候,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听从父母的安排,他人的期待,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偏不倚的人生道路;走着走着发现这样的人生平静而压抑,于是,我们选择改变,而这种改变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从村庄走向了它的对立面,即步入了荒原的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沉迷于灯红酒绿、处于醉生梦死的精神恍惚状态,空虚而堕落。不想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当然从小被催眠,要挣脱掉这种束缚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即便知道可以选择成为自己,探索人生的第三条路,依然裹足不前,缺乏面对未知的勇气和追随自己的决心。
结论: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