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感》的读者面较广,家长、教师以及中小学生都是读者群。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从不同社会环境的角度去了解、对比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共性与差异,更好地领会作者的人生目标和生涯发展规划的含义和精髄之处,因为只有这样,才便于真正懂得我们每一位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把其培养成人,成为社会和家庭共同期待的人才。
当一种普遍存在的空虚感已成为当今时代最大的心理隐患之一时,关于目标的研究就有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那些追逐崇高目标的人总是心怀喜悦,即便是要付出持续的牺牲,他们也感觉有使命在驱使自己这样做。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崇高的目标,驱动着他们每天努力向前。这个目标是他们的终极关切,对他们取得个人成功至关重要——让他们充满活力;在实现目标时,赋予他们满足感;在遇到阻碍时,又给予他们坚持的决心。
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用在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上,也不相信这样做对子女来说是真正最有益的。真正能给他们带来益处的,是帮助孩子们找到一条人生道路,让他们能为自己的家庭,甚至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
但是很多年轻人拖延症泛滥、对未来充满迷茫、缺乏前进的方向感、无社会责任感,可能把“寻找积极方向”“在这一方向上坚持”“培养实现方向性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等任务都统统抛到脑后。
今天是高考的最后一天,即便是在人生如此重要的时刻,很多孩子还是把时间花在聊游戏、明星、新播的剧,甚至如何花最少的钱出去旅行上,我们不能辛苦一大家子人就为了一个人服务,这不是爱,而是直接毁了孩子。
非常庆幸孩子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又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她非常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为此做哪些努力和坚持,又有怎样的一种社会使命感,这其中得感谢一路陪伴她支持她鼓励她引导她成长的老师们,您们是孩子人生路上首站的贵人,孩子一定不会辜负您们的谆谆教导,她会在未来人生路上发扬从您们身上习得的那些可贵的品质:务实的谦逊、乐观、恒心、诚实、同情心、尊重、气节等等。
受人尊敬的国际领导人达格·哈马舍尔德(Dap HammarskjÖld)曾经说的:“只有将目光投向远方的人,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作为成年人,我们的职责是在充满不确定性、让人感到困惑并且越来越愤世嫉俗的时代,为年轻人提供富有远见的指导。
育儿当先育己,在学习过程中一边把好的经验和心得润物细无声的传递给孩子们,一边努力把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及时修正,唯有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心和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和坚毅,才能源源不断给予孩子们寻找终极目标并为之奋斗的能量!
有目标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一个人若没有什么问题,那就不足以成就有目标感和满足感的人生。相信孩子们,在你的引导下,可以以及一定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