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的北宋第一名将狄青,到底为什么在50岁时客死他乡

精忠报国的北宋第一名将狄青,到底为什么在50岁时客死他乡?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在与丞相赵普讨论唐朝灭亡与五代十国更替不休的原因时,认为是武人专权导致兵乱祸患的缘故,因此开始有意中央集权,遏制武将权力。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夜晚,宋太祖赵匡胤与当初拥护他的禁军将领们一起喝酒,席间突发感慨,担心有人效仿自己“黄袍加身”,众将听完无不战栗,纷纷从太祖的弦外之音嗅到了杀机,第二天均托病解甲归田。史书称之为“杯酒释兵权”。从此宋朝的天下,开始重文轻武。人们都以男子练武而羞愧不行,北宋从此也鲜有名将。



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文星璀璨,历史上能想到关于宋朝的名人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皆在其盛治之下大放异彩;而武治方面,虽不能挽武将式微之势,然而仍旧能够大胆突破传统,力求文武兼治,起用了几乎独当大宋朝一面的名将狄青。


狄青,这几乎是北宋仅此一位能够让我们脱口而出的名将。清朝有名的王爷史学家爱新觉罗·昭梿曾在其所撰《啸亭杂录》直言不讳: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诸枢府,甚为驾驭得宜。


一、25场大战,鲜血染征袍

《宋史·狄青传》记载: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


狄青,是山西临汾隰县人,隰县属于典型黄土高原地区,再往西过去一点就是夏国势力范围,往北则是辽国通统治区域。而且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汾州人只能狩猎为生,这也是狄青从小弓马娴熟的原因。


习惯于骑马射箭的人,与游牧民族一样,性格总是桀骜不驯。狄青在十六岁的时候,因与人打架而获罪入狱被黥面,并被发配充军,从此开始其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



充军时,狄青因为弓马娴熟,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样被派出去戍卫边疆,而是被选为皇帝禁军中的精锐骑兵,并在“御马直”干了14年,一路做到了御马直将军贴身近卫的位置。


公元1038年,既狄青投身行伍的第14年,夏国统治者李元昊裂土称王,建立西夏。宋夏交恶,朝廷用兵西北,才使得狄青开始在戍边战事中大放异彩。


狄青被宋仁宗任命为延州指挥使,率军开拔边疆抵御西夏军队的侵袭。当时狄青身边的将领,在与敌军的战斗中总是一触即溃,久而久之士兵都养成了畏战情绪,而狄青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个局面,狄青每次上阵杀敌,总是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将士们都深受鼓舞。


战斗一共打了四年,狄青前后参加了二十五场大战,被乱箭射中八次。在大战安远时,狄青身负重伤,当听到敌军来袭时,马上忍着伤痛上马迎敌。狄青于乱军之中,一向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令敌军望而生畏。


《宋史·狄青传》记载: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此后,狄青虽居功甚伟,但因为朝廷重文轻武的政策,加之无功名在身,狄青并未得到提拔。但他却以其敢战、善战而渐渐获得了一些名气。


二、从战场骁将,到大宋名将

公元1040年,尹洙出任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司判官。尹洙这个人,当时既是当红得令的大臣,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坛大家,其学行为世人所称道。狄青时常以自己见识短浅而愤懑不已,因此十分仰慕博学之人,也开始重视经营自己的人脉。狄青知道尹洙到任之后,亲赴其府上虚心求教,大受尹洙赏识。对狄青的用兵才能,尹洙说:“此良将才也!”


于是,尹洙把狄青推荐给了顶头上司范仲淹。


范仲淹是对狄青影响深远的一位大人物,他初见狄青,便有相见恨晚之感。但范仲淹从狄青的言谈中,感觉到狄青用兵虽猛,但并无章法。范仲淹更是不吝点拨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并给了他一本《左氏春秋》,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开始学习兵法韬略,假以时日,做柱国之材。



所谓“朝中有人好当官”,有了朋友之后的狄青,很快被尹洙举荐为泾州督监,又累功升到了西上阁门副使的位置。


除此之外,狄青也开始手不释卷,钻研自秦汉以来成名将帅的兵法,融会贯通,化为己有,打起仗来更加所向披靡,有章有法。


公元1042年,狄青因为战功卓著,朝中又有大员举荐,升职了秦州刺史。当时范仲淹、韩琦等多次向仁宗提及狄青,总说他有治乱之能,御军之才,仁宗便想要召见他,亲自听其讲述对西夏袭扰边疆的应对之法。


可惜还没等见到狄青,渭州又被西夏袭扰,狄青只能走马上阵,仁宗便命令狄青把边疆双方的军事部署,犬牙交错地画出来,并附上应对之策,上交朝廷。


公元1044年,狄青再次以战功,被仁宗亲自提拔,做了禁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位当要职之后,狄青经常面见仁宗,探讨治国与御军方略,仁宗有一次看着他脸上刺的字,十分心酸,便劝说其用药把伤疤敷去,狄青这样回答: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


意思是说:陛下是以功劳提拔了我,而丝毫没有顾及我的门第与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脸上的字让我知耻后勇的缘故,我想要留着它,用来激励军队里的士兵们,告诉大家,即使是我这样的人,只要奋发向上,建立功勋,陛下与朝廷也会委以重用。



仁宗听了之后,大为欣赏,不久之后,直接提拔狄青做了枢密院副使。宋朝军队的最高长官为枢密使,司掌国家军政要事。由此可见狄青的地位显赫。狄青几乎已经打破了北宋朝重文轻武的陈规。


三、臣出身行伍,唯战场杀敌

公元1052年,岭南侬智高率部作乱,岭南一带十数州沦陷,仁宗派出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岭南的平叛事宜,但杨畋到了之后,久久没有给朝廷一个满意的战绩,仁宗很担忧,又派出孙沔、余靖,率军讨伐叛军。


狄青当时为枢密副使,不愿意尸位素餐,缚于高职,想要效命疆场,平定叛乱,于是上表仁宗请战,仁宗召见他,表示不愿让他孤身犯险,狄青则回道:“臣出身行伍,唯战场杀敌,可报社稷。望陛下允臣率数百外族精骑,辅以禁军骁战者,斩敌首级,以彰陛下威仪。”


仁宗一听,被狄青的豪气干云所触动,当即任其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总领岭南平叛事宜,并亲自在垂拱殿为他设酒践行。



狄青率领部队,驻扎在宾州,蒋偕、张忠等将领在早期与侬智高的战斗中,屡战屡败,极大地挫败了士兵的志气。狄青十分担心军队的士气,因此到任后第一时间便下令部队无令不得擅自出击,同时静观其变,苦寻破敌良策。


然而令行不止,广西钤辖陈曙在狄青三令五申之下,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公然违反军纪,趁着狄青还未到前线,极其希望打一场胜战戴罪立功,令朝廷刮目相看,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结果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临阵脱逃,宋军军威尽失,叛军更加嚣张跋扈。


狄青中军点将说:“令之不齐,兵所以败!”狄青当堂将陈曙和袁用等三十多位违反军纪且临阵脱逃者斩首示众,诸将无不愕然,纷纷折服。



狄青认为,兵无常势,用兵就是要虚虚实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当天便传令三军休整十天再开拔,等叛军得知消息有所懈怠之后,第二天凌晨便引兵一夜越过昆仑关,出现在叛军面前,令叛军惶恐不已,自乱阵脚。


狄青一面令孙节、孙沔等正面率军攻敌,另一面则出两路骑兵,左右包剿,围歼敌人。



刚开始叛军气焰嚣张,竟一度使得宋军招架不住,孙节死战而阵亡,孙沔也被打得节节败退,以为生死不过须臾之间时。危急时刻,狄青指挥着骑兵夹攻叛军,瞬间实现了反杀。


此战之后,侬智高失踪,宋军缴获钱财战马无数。有部下在攻破邕州城后,于尸体中发现了一个身穿龙袍的人,便建议狄青说可以向朝廷禀报侬智高已死,获取功劳。狄青听后却严厉斥责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侬智高的金蝉脱壳之计?我宁可少些功劳说侬智高失踪了,也不敢欺瞒陛下贪取军功啊!”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狄青:青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


为将者,当以取胜为使命,至于军功,则是使命之外的虚名。狄青有这等胸怀,足见他与那些庸俗将军不同。



于是,狄青凯旋归朝,仁宗为了表彰其军功,直接把他提升到了军政一把手枢密使的位置,连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其儿子们都做了官。


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狄青虽然是宋朝不可多得的良将,然而,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他的存在,显得有些突兀。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初狄青以武将身份担任枢密使,主宰天下军事,威望甚隆的时候,那些自诩清高的文臣们出于各种目的,看狄青不顺眼。因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大宋的兵马岂能掌握在一个武人手中?



于是,他们开始打压狄青,猜忌狄青。有些大臣甚至开始借助“天象”来为难狄青,《宋史》云:言者以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出青于外以保全之,不报。


文官们说,狄青家的狗生了两个角,这是是不详征兆,为了江山安全,还是把狄青下放吧。宋仁宗虽然对狄青也有所顾虑,但文臣们提的这个借口实在太拙劣,宋仁宗最终没有下放狄青。


而狄青身经百战,自然也能看出人心险恶,他在报效国家的同时,也在寻求武将的出路。然而,不久后,身为枢密使的狄青就交了华盖运,史载: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


公元1056年,京师发生了洪灾,狄青为了避洪涝,将家迁到了大相国寺,并在佛殿上居住。仁宗以其无德修之心,免去他的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明升暗降地将之调离京出知陈州。



堂堂大宋枢密使,转眼间变成了一个知州。狄青为自己的“轻狂”举动,付出了代价。


那么,狄青真的是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的狷狂之辈吗?他不知道住在大相国寺正殿上会有什么后果吗?他当然知道!


《宋史·狄青传》载:青为人慎密寡言,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


显然,狄青并不是愣头青,他心思甚密,遇事都是谋定后动。对于以慎密著称的狄青来说,睡在大相国寺大殿这种低级错误,他是绝不会明知故犯的。或许,这是他急流勇退的障眼法。


狄青虽然离开了东京汴梁,但是到了第二年三月,狄青因嘴角长了一个很大的毒疮,医治无效,因病去世,年仅50岁。至此,这位北宋第一名将,在为大宋南征北战20年后,黯然落幕。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认为,狄青之所以会在远离京城第二年就去世了,是因为深受朝廷猜忌,担心朝廷痛下杀手,整日心理压力极大,最终郁郁而逝。其实,这个观点有些诛心了,且不说宋仁宗会不会去杀掉手无兵权的狄青,就从狄青的人生经历来看,他也不会是因猜忌,导致“惊吓而死”。


参考资料:


《宋史》


《宋史纪事本末》


《续资治通鉴长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