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有一部长篇历史动画连续剧《大英雄狄青》,讲述北宋名将狄青积极进取终成边关统帅的传奇故事。然而,真实历史中的狄青,慢慢看吧……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十六岁那年,他哥与人斗殴,把人打坏了,他替兄顶罪,于是就进了军营。北宋流行充军发配,也就是水浒传中的那种贼配军,脸上要刺字的。狄青比较幸运,在北宋禁军中当差,早期是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因擅长骑射,后来被选为散直,也就是皇帝的亲兵侍卫。
都知道北宋失去了养马的西北地区,战马稀缺,所以擅长骑射的骑兵就非常难得了。像他这种出身贫寒的大头兵,虽说擅于骑射,没有机会的话,大多数情况下是普普通通一个兵,一文不名的老死,所以早期经历也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狄青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将,还要从西·夏·党·项·人李·元·昊说起。
北宋经营西北战略失败,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占领河西地区并称帝,主动出击进攻宋边境。宋朝廷骄傲轻敌,前方将领刚愎自用,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不得不下诏从侍卫中调派军马充实西北边疆,狄青就在其中,任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
宋代禁军编制是四级,百人为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都一级的指挥官,马军的叫军使,步兵叫都头。营一级的指挥官就叫指使或指挥使,副职叫副指使或副指挥使。军一级的指挥官叫军都指挥使,副职叫都虞候,每个军都有名称,类似于番号,比如捧日、天武、龙卫、神卫、虎翼等。厢一级的指挥官叫厢都指挥使,但是北宋为了限制武将权力,一般不设厢一级指挥官。
想想水浒传里的陆虞侯,大概就是军一级的都虞候,虽然是副职,可比起林冲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官可大多了,还有实权,底下好歹管着2500号人呢。
禁军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编制叫班直,属于皇帝的亲兵侍从。狄青就是被选为班直,连皇帝的亲兵侍从都被派到西北抵御西·夏了,可见当时形势之危急。狄青就是个营一级的指挥使,手底下有五百人。
当时的前方将领一败再败,宋军士兵早就怕了西·夏·兵,狄青带队时经常身先士卒,四年间,历经大小战斗二十五场,身中乱箭多达八次,累获军功。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击败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落,焚烧西夏军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余人。
为了阻止西夏继续深入,宋军建设城堡抵御,狄青帅部建桥子谷城,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扼守敌方要害。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兵到,挺身再战,士兵无不争先恐后,奋力拼杀。作战时常常披头散发、带一青铜面具,出入敌军中,无人能挡。
狄青脸上有充军发配时的刺青,被人称为面涅将军,因英勇善战,被西夏兵称为“狄天使”,西·夏人的想象力还挺丰富。至于披头散发并且带青铜面具呢,可能是觉得这样做比较有气势能吓唬人吧,也一种说法是狄青人长得比较清秀,对敌人没有威慑力,才学兰陵王打仗时带面具。宋哲宗就曾经说过,找女婿就要找狄青的儿子狄咏那样的帅哥,既然儿子是帅哥,那老子肯定长得不会太差。
狄青的第一个伯乐是尹洙,任经略判官时,尹洙很欣赏他,把他推荐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范仲淹送了一本《左氏春秋》给他,并对他说,要多读书呀,将帅不知古今之事,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他听了之后开始读书学习。很快就掌握了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更加出名了。
这个,进步的是不是有点快了呀,反正史书上这么写的,有没有吹捧那就不知道了。再后来就是一路升迁,累积军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升官算是很快了。
狄青打仗倒不是一味靠勇武,也挺鸡贼的。当时新招募的“常胜军”战斗力不行,狄青就下令将军旗与“虎翼军”的军旗调换,等战场遭遇西夏兵,就马上撤退。敌方本来就没把“常胜军”当回事,看到这么一撤,认为“狄天使”也不过如此,就放下了戒心。狄青一个回马枪,杀的敌人阵形大乱,伤亡惨重。
还有一次大胜敌军,看到前方残兵突然停止不前挤成一团,士兵准备冲杀过去,狄青却命令撤退。后来查看,发现是一处悬崖,士兵们后悔没有继续进攻,而狄青却说:“逃命的敌方突然停止不前,怎么知道有没有预设的陷阱?残兵败将杀了也没什么用,如果落入敌方埋伏,胜负还说不定呢。”可见狄青用兵谨慎。狄青屡立战功引起当时的宋仁宗皇帝注意,却并不认识没见过真人,就想召见他并询问军国大事,遇上西·夏侵犯渭州,便命令他画出军事地图送上来,一同呈上的还有狄青的画像。
狄青的战功,无法掩盖大宋朝廷连番失利的大势,虽凭借家大业大,扩充军队稳住了局势,顶住了西夏进攻,但是军队数量竟达120万之多,消耗巨大,早已承受不起。西·夏·李·元·昊虽大破宋军占领不少土地,但也损失惨重,劫掠的物资财富还没花的多。
打仗是要花大钱的嘛,双方都打不动了,于是开始和谈。最终,李元昊取消帝号,向宋称臣。宋册封李元昊为西夏“国主”,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打不过只能花钱买和平喽,反正我大宋也不是头一回干这事,轻车熟路了。
和约即成,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升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宋仁宗皇帝看狄青脸上还留着充军发配时的刺青,觉得不太好看,就劝他用药洗掉,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我,从来没问过我的出身。我能有今天,就靠这个刺青,我要留着它鼓励军队。皇上听了觉得挺有道理,更喜欢他了。后来又以彰化军节度使身份任延州知府,升任枢密副使。
皇佑四年(1052年),广源州侬智高与广州进士黄炜、黄师宓等反叛,攻陷邕州,杀死知州陈珙和广西都监张立,建立“大南国”,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朝廷命孙沔、余靖做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收效甚微。狄青主动请战,宋仁宗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
多位将领因轻敌而战败阵亡,狄青命令各将在自己到达之前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皇佑五年正月,狄青帅军到达宾州,也就是今天的宾阳。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未到,擅自率步兵八千发起进攻,一顿操作猛如虎,大败而回,殿直袁用等人临阵脱逃。狄青召集各级将领,立军制、明赏罚,将陈曙、袁用等三十人依军法斩首。在场将领无不惊愕吓得腿软,再也不敢擅自行动。余静说自己没有严格执行军法也有责任。狄青说:你是文臣,带兵打仗的责任用不着你来负。又严明军纪,军人有敢偷拿路边一把菜的,立即斩首,自此将士个个奋勇向前。
昆仑关是邕州天然屏障,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狄青劳师远征,久战不利,决定出其不意迅速占领这一军事要地。此时正值上元佳节,狄青命城中张灯结彩,大宴将士,摆出一副不急于进攻的样子麻痹敌人,侬智高果然中计,放松警惕。正月十五夜,天降大雨,狄青亲帅先锋趁着雨夜急行军直扑昆仑关,敌军没有任何防备,宋军轻松夺下昆仑关。
狄青乘胜向邕州进发,侬智高倾巢而出仓促应战,正月十八,两军对阵与归仁铺。侬智高的精锐部队称为“标牌军”,是手持大盾牌的步兵,屡次战败宋军,宋军因此非常忌惮。狄青在战前就做了准备,让士兵使用长刀和斧子对抗。
狄青命令宋军分左、中、右三路首先发起进攻。令贾逵帅军攻敌左路,孙节帅军攻敌右路,自己与孙沔、余静帅主力攻敌正面。叛军有大盾牌做掩护,宋军的弓箭发挥不了作用,一时处于下风。叛军主力精锐“标牌军”进行反击,猛攻宋军左、右两路,宋军将士顽强拼杀,损失惨重,右路将领孙节战死。孙沔等人看到如此惨烈战场,吓得脸色都变了。
狄青在发起进攻前就已命令骑兵绕到叛军后背,在两军陷入焦灼时,骑兵突然从叛军身后杀出,两面夹击,叛军阵形大乱。狄青命令全线反击,叛军腹背受敌,顿时呈现溃败之势。战至傍晚,侬智高见大势已去,仓皇而逃。狄青帅军追击了五十里,斩获数千首级,斩杀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五十七人,生擒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邕州城后逃走。
黎明时,狄青严管着部队开进了邕州城,缴获金银玉帛数以万计,杂畜数千,又招集曾被叛军俘虏胁迫的人七千二百多,慰抚之后释放、遣散。当时叛军尸体中有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众人说是侬智高已死,要向朝廷报告。狄青说:万一不是呢?宁可说侬智高失踪,也不敢欺骗朝廷贪求战功。
平定侬智高叛乱是狄青一生中最经典的一战。回到京城后,宋仁宗一高兴,任命他为枢密使,并赏赐给他一套在京师敦教坊的房子,还特优先给他的儿子们加官进爵。
侬智高叛乱时,交趾国曾请求出兵帮助讨伐,余靖觉得可信,还给他们准备了粮草。皇帝还下诏用三万缗钱赏赐给交趾国做军费,并许诺平定叛乱后再有厚赏。
狄青不愧是一代名将,一眼就看出交趾这小狼崽子没安什么好心,传令余靖不准到交趾借兵,立即上奏朝廷:交趾国声称将率步兵五万、骑兵一千赶来支援,都是假的。凭一个侬智高就能横行两广,朝廷都无力讨伐,还要向交趾借兵的话,交趾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反复无常,如果他们看朝廷软弱,也学西·夏·李·元·昊呢?幸好宋仁宗没犯糊涂,采纳了狄青的建议。由此可见,狄青不只打仗是一把好手,而且战略眼光精准独到,没白看范仲淹送他的《左氏春秋》。可惜的是,直到多年后交趾这小狼崽子侵略宋境,人们才发现狄青高瞻远瞩,眼光长远。
狄青当了枢密使,在北宋重文轻武严防武将的风气下,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猜忌、诋毁甚至诬陷也就跟着来了。比如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上长了角。还有的编了童谣:“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只在汾河川子畔。”因为狄青是汾河人,脸上还有刺字,他却不肯将刺字洗掉,而且他是汉人,又姓狄。还好当时的谏官范镇是个实诚人,宋仁宗也没有听信诋毁之语。宋仁宗坚持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马说:“本朝太祖皇帝也曾是周世宗忠臣。”
嘉佑元年(1056年)京城开封发大水,狄青为躲避水灾把家搬到相国寺,在佛殿上居住,而相国寺是皇家寺院,就有人趁机诋毁。这次宋仁宗把狄青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离京出任陈州知州。
在陈州知州任上,朝廷每个月都要派人问候狄青两次,关怀备至。嘉佑二年二月,狄青因嘴上生毒疮,病死,死时不满五十岁。皇帝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武襄”。
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进行。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艰共苦,因此即使遇到敌人袭击,士兵也不会溃散。尤其喜欢将战功推给辅佐将领。
狄青出身贫贱,曾有谄谀附阿之徒附会说他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后,狄青说自己出身贫寒,建功立业只是运气好罢了,哪敢冒充狄仁杰的后人。
狄青一生用兵谨慎,只求战胜,不求奇功,这恐怕与北宋军队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狄青十六岁就进禁军当兵,大宋军队什么德行太清楚不过了,经常是开局猛如虎,最后稀里糊涂不知道怎么就败了。
狄青与孙沔一同击败叛军,战术谋划都出自狄青,叛乱平定后,全交给孙沔负责,自己则毫不在意的退出来。孙沔开始时赞叹他的勇猛,后来更是钦服他的为人,自以为不如他。尹洙曾把狄青推荐给范仲淹、韩琦,后来尹洙因贬谪而死,狄青全力周济他的家属。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从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为人深沉而有谋略,又能谨小慎微,保全名声,有始有终,颇为感慨和思念,并把他画像挂在宫中。生前备受猜忌,抑郁而终,死后却极尽荣宠……
狄武襄公青的悲剧,是北宋重文轻武,对武将近乎畸形的猜忌和防范导致的。除去那些恶意诋毁的,文臣们以史为鉴防范于未然,倒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