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提出了哭声免疫法,从此恶名昭著。他认为孩子哭闹后家长不要管,这样家长会更加轻松,孩子也会更加听话。
后来,这套想法漂洋过海传到中国,现在有很多60岁左右的爷爷奶奶依然使用这套理论,但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很快这套说法被推翻,心理学家证实,哭声免疫法只能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而约翰华生的子女状况(女儿抑郁症,儿子不务正业)成为推到他这套理论更为有利的证据。
于是有很多新80.90后的新爸妈在孩子哭后,甚至是孩子有点要哭的意思的时候就抱了起来,但这种与之完全相反的做法对孩子真的好吗?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极端吗?
面对困难是孩子的本能。习惯用瓶子喂奶的家长应该会发现,孩子在喝奶后放到床上经常会哭4-5声,但很快就不哭了,并能自己在床上玩耍。这是因为孩子刚离开母亲的怀抱有些不适应,但自己吃饱了睡醒了也就没有什么需求了。此外,孩子在睡觉时经常因为惊跳反应等原因吓到自己,但这时如果家长不去干预而在一边观察,有时候孩子还能够继续入睡。这些都是因为孩子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这些困难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小kiss。如果家长第一时间抱起来的话孩子有什么机会锻炼自己,了解自己呢?
听懂孩子的语言,恰到好处的出现。母爱需要智慧,孩子需要更多的是了解而非帮助,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在不同时间段以不一样的哭声向爸妈传递着信号,可是有时有些父母还是摸不到头脑。孩子饿了要及时喂奶,困了要及时哄睡,烦了要陪他玩…这些都是他自己做不到的。家长要分清哪些是孩子可以的克服的,哪些是需要你帮助的。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出现,但也不要浪费每一次锻炼孩子的机会
你只能陪伴他半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身边有很多人,年过40自己的命运就找上门了,英年早逝,离婚丧偶…父母离世后几年,就如同失去拐杖的老人,完全不懂如何生活,走一步摔一跤,踉踉跄跄度过余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怨恨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生活的本能?
一个健康健全的身体可以延长生命的长度,直面困难,挑战生命中的不可能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孩子哭闹请不要急于抱起来,弄清原因,必要时给予孩子自我调节的机会,从出生锻炼不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