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班级管理的“程序”密码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我接触的班主任中,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班主任工作不易,耗时费力,付出颇多,但收获甚微。尤其是每年暑期开学时,班主任都会经历打仗般的混乱和琐碎:排座位、定班干部、发书、收集作业、安排教室和卫生区卫生、学生基本情况等等。班主任如果没有充分的预见性和筹划,在接到学生名单的那一刻,很容易陷入无头绪的疲于奔命中。事实上,不仅开学如此,在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班主任都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让班主任从琐事中解放出来,让班级井然有序?如何才能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入科学模式,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我认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更需要人本化理念,由此我提出了班级管理中的“程序”概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本化管理,总结出一套 “程序”班级管理法。
一、班级管理为什么需要程序
回到问题的起点思考:为什么班级会乱,尤其是新学期伊始?
一种可能性是教师固有的成见,认为学生不懂事,自控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往往倾向于说教和批评,或者扮演警察和消防员,加以盯梢或“灭火”,久而久之,班主任疲于奔命,而学生脱离班主任的监管必乱。
还有一种可能性,则是学生实际上并不知道需要做什么,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而教师也往往疏于引导(请注意,说教批评并不等于引导,前为破,后为立,有破无立,学生依然无法做出预期的行为)。
此外,学生还有可能因为缺乏练习而混乱。譬如在新学期,经历了漫长的暑假,学生习惯了散漫的作息节奏,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学校生活的节奏感。此时,教师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恢复在校时的时间感,并促使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固化成为习惯。
而要做到这一点,引入程序至关重要。
二、程序是班级管理中软件总控
程序一词,有两层含义。首先,它遵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顺序,强调秩序感。这和开车是一样的道理。要驾驶汽车,开车门--系安全带--启动发动机-挂挡-踩油门,这些规定动作必须按先后顺序完成才能成功驾驶,绝不能调换。另外,程序也是一种规定,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强制性。对于班级管理而言,班主任要想班级有序运行,就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并让全班遵守,一视同仁。
程序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程序包含了对学生的明确期望和要求。以到校为例,没有程序的班级,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学生早早来到教室,却随意聊天喧闹,作业往往也收不齐,班主任一进教室犹如进入了菜市场。而程序井然的教室里,学生从进班开始就知道需要做什么,并且在相应的时间点内完成各自的任务,班级组织结构运行有序:组长、课代表、学习委员、值日生及班干部等等各司其职,而完成任务的同学则开始为晨读做准备。这正是因为在程序的作用下,学生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完成什么。
其次,程序也有助于形成学生内在的秩序感。
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程序,能够确保班级同学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内完成相应的任务,把学习、休息、玩耍编织在一天的校园生活中。久而久之,个人在这样秩序井然的班级中,会渐渐形成稳定、充实的内在秩序感,而不是时刻担忧着教师的问责与批评,从而导致安全感的缺乏。而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学生,是难以全身心投入到高效的学习当中的。
再次,程序的执行,最终是为了创造稳定和谐的班级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基础,这也是优秀班级的应有之义。
三、程序伴随开学同步开启
“程序”的概念在《卓越课堂管理》中有详尽论述,其核心观点就是程序有助于班级、课堂的高效管理,并促使教师成为一名高效能教师。
我跟踪研究的教师所带的七年级,经过一年的班级建设,已经奠定了良好的班风和浓郁的学风。到了2021年9月,因为“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新学期又进行了重组分班,班级管理一切从头再来,为避免开学后的混乱,我对新的班级又采用程序管理。
因此,在开学前,我便设想学生来学校报道第一天从入校门、进班级、在课堂管理中所涉及的程序,并初步编制出一套程序。经过细致的思考,我在9月3日开学前两天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程序第一步:报道当天进行程序介绍
报道当天,我早早来到学校,在8:00之前走进教室,安排上一年的老学生,对新入班的学生进行基本情况登记,另一名学生按照我写好的座次表引导学生入座。我则坐在讲台上看书并悄然观望。孩子们三三两两来到教室,兴奋地相互问候。尽管开学之前我在班级微信群里再三提醒当天事务,但还是有些同学进教室就占个心仪的位置坐下来,开始聊天。他们不去看黑板上的温馨提示:入班后先登记基本情况,然后按照座次表入座,之后开始阅读自己带的读本。当他坐别人的位置,新的主人来到时,他们才发觉并迅速去更正。8:30学生基本报道完毕,我无声地观望,学生基本都在静悄悄地看书。他们才我便开始指挥学生领书、发书、核对。
学生在我的指示下,领书时把相同类别的书放在一起,教室前排一张桌子站起一个人发书,另一名同学负责整理两个人书籍,整个发书过程井然有序,17本教材和资料约20分钟分发完毕。
结束后,在全班最终安静下来时,我开始带领孩子们对照图书,个别发错或者漏掉的书籍迅速归位,上一年的老学生自觉把包书的牛皮纸和塑料绳打包整理,工整放在教室门后,整个发书环节忙而有序。
班级管理我们需要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高的效率,我们需要程序!
接着,我讲解了民主班级管理理念,座位的排法和四人小组长的任命,接着我宣布了班长、纪律班长、卫生委员和各科课代表名单,体育委员需要有经验的学生,没有提前指定,而是当堂让担任过的同学站起来,进行了任命。
讲解了每日常规程序——早读、课间、作业、卫生、离校五个关键点,并以此作为第一周的重点。孩子们似懂非懂,因此我把重头戏放在开学第一周。
(二)程序第二步:开学次日进行程序示范
开学第二天,我早上7点20在讲台上观察。比起昨天,秩序好了一些,但交作业慢、聊天浪费时间的现象仍然存在。我把程序再次复盘,并着重讲解,并且把16名小组组长叫到教室外面进行开会,统一讲解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卫生区的卫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面积太大,学生对边界不太清晰,我随卫生委员和五个小组长一起进行卫生区打扫并为他们划分劳动范围,让他们明白自己小组也应该这样划分。
通过为他们开会和示范,班委成员明白事情的程序。周二放学暮醒班会继续强调一日五规,让孩子们对班级程序管理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
离校的程序,我让两名体育委员一名前面带队,另一名中间维持秩序,纪律班长最后押队,使学生离校做到静、齐、快。
今天的示范,成为了后续每日程序的“模版”。
(三)程序第三步:开学第一周进行程序强化
从第一周起,每天清晨和傍晚,我都带着孩子们严格的执行程序,也逐渐把执行程序的主理权移交给负责的班委,我则从旁提示,发动全班对每日班级事务进行暮省和评价,孩子们的效率不断提高,但其中也遭遇过反复,譬如有一天,黑板忘记擦掉;小组长迟到了,导致作业延迟;有的值日生打扫卫生忘记带垃圾斗等。但通过一次次复盘、讨论,每日常规程序得以强化,逐渐成为了八(1)班的班级管理惯例。
(四)程序第四步:开学第一月进行程序总结
当程序管理模式执行一个月后,我将在月末,带着孩子们对本月中执行的程序过程进行复盘,请同学们总结班级程序执行中的得与失,表扬了认真执行程序,且将程序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同学,并探讨接下来的班级目标,引导孩子们思考,程序概念还能运用在哪些场合?譬如每日常规程序之外,如何借助管理程序来实现课堂高效学习?如何发挥班委力量,借助纪律程序,自主且有效地处理纪律问题?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这些话题的开放讨论虽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眼下的问题,但也让孩子们开始以主人的身份共同参与民主讨论,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
四、程序延伸助力学习和自主管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经过开学第一个月的程序学习和演练,我班的班级常规顺利进入快车道运行。从入校开始,孩子们就能顺利地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秩序中,晨间喧闹、奔跑等纪律问题也大为减少,也为当日教学程序的有效组织做了铺垫。
于是我便思考,程序这一概念,是否也可以延伸到班级建设的其他方面?
(一)渗透学法指导,助力学习习惯培养
在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因为学习习惯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成绩水平。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在我所任教的数学学科中,由于涉及数学基本概念,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仓促了之,造成大量审题和粗心之错,因此我尝试着把程序引入其中。
在讲解练习时,我把做题程序:“审题——圈划关键词——求解”的基本思维过程推介给学生,要求他们在每日的练习中尝试使用。初期学生并不习惯,但随着我反复强调,特别是运用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理念,复现班级错题的做题程序,以及多次着重表扬那些坚持做题程序并取得细小进步的学生后,班上的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事实证明,这个点字审题的小方法,让学生在做题时有效地聚焦知识点,大大降低审题粗心的错误率。
此外,我还把程序运用到学生物品摆放中。在大量书籍和练习本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桌斗中左面放书--右边放本--中间摆放文具,帮助学生有效地改善了学习用品摆放杂乱无章的坏毛病,每个同学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正是通过程序的使用,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有了感性的体验和认识,从而逐渐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细化班委工作,助力学生自主管理
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的左膀右臂。他们的工作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管理效率,更反映了其自主管理水平和对自我能力的认知。然而,即便班主任进行过班委培训,班干部在管理中仍难免遇到各种大小难题,于是在缺乏有效的行动指南时,他们不是频繁打报告,求助于班主任,就是对不良现象或个人习以为常,容忍放纵,或者因为无法权衡好学习和工作,甚至遗忘岗位职责……这些都不利于班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班级稳定有序地发展。
事实上,不同的班委工作,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一般流程。因此,引入程序,让每个岗位的班干部建立起一套常规工作流程和应对机制,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成效和效能感,减少班主任的事必躬亲和重复劳动。因此,在班干部例会上,我让每个班委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时间点,撰写出本岗位的工作程序,并拟定一套工作流程图,事后由我复审和共同优化。
当然,流程图的拟定并不尽善尽美,但在拟定的过程中,班干部必须对自身岗位职责了然于心,并且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将职责具体落实,对于厘清工作思路,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十分有效。
事实上,通过在班委工作中引入程序,提升了班干部应对不同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减少了与班主任的重复沟通,避免问题解决迟滞或者班主任独揽的困扰,班干部也在过程中切实地增强了自我效能感。
五、程序管理探索反思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通过简化易行,要求明确的程序执行,孩子们朝着自律的目标——有条不紊地前进,在过程中强化了班级归属感和个人效能感——在备忘录的三言两语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从开学开始状态逐渐好了,学习效率也高了不少……
程序的执行,促使孩子们产生内在的秩序感,而程序的讨论和实施,则帮助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理性思考。
程序的执行,也为新学期的开篇和班级的发展书写了精彩的序章,相信班主任们只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并拥有清晰具体的目标,定能拥有适合自己的优秀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