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两年国内的几个时装周依旧还是槽点满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独立设计”如今已成为了大热话题:国外重要媒体、买手开始参加上海时装周;美国知名买手店Opening
Ceremony将2016年主题定位“中国年”;新颖的“买手店”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更不要提淘宝都开始炒作“某某中国设计师同款”……
我做时装编辑的这几年,接触的中国设计师不算少,这两年更是成倍增长,从外国学成创业的新人一波接着一波。我自己有几个非常喜爱的设计师——喜欢他们的人,喜欢他们的想法,所以喜欢他们的设计——我觉得对我来说算是共鸣吧。但也有我的同行向我表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东西也不便宜,花这个钱不如去买大牌。我当时没有去说服他,因为我觉得这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我本身不是有logo崇拜的人,所以为我认可的好设计买单,我觉得这件事很值。
况且,现在的中国设计师衣服单价贵,也是因为他们目前顾客群小,起订量低。有过服装产业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习惯了做大规模加工生产的中国工厂,数量高低完全决定了生产成本。大多数工厂并不会去重视“设计”这种价值观上的重要性。而如果我们,也是因此而忽视中国设计师的“设计”价值,那么中国设计也许就永远没有做大(价格更合理)的那一天了。
下面可以分享几个我自己买过穿过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白色圆点装饰上衣( Nicole Zhang)
Nicole Zhang在我看来,是一个可以将优雅与摇滚气质完美结合的品牌,喜欢它设计师说过的一句话:穿件最昂贵的衣服或鞋子,把它穿的不怎么昂贵;穿件最便宜的衣服,把它穿的不便宜不刻意。而且,它的面料一直都会有惊喜。
热压印花羊毛大衣(Fake Natoo)
这件衣服应该是我被询问率最高的一件了!每次(真的是每!次!)穿出门,都会被问是什么牌子。这是有一年纽约时装周在林肯中心外,零下10度的天气,超级保暖!设计师张娜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北京女孩,她的设计总是有趣味、有人性、有力量。她还发起了一个回收旧衣创作新衣的“再造衣银行”项目,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荧光色薄纱连衣裙(Ricostru)
设计师欧敏捷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中国设计师之一。那时她刚刚创立品牌不久,但对做“奢华的基本款”这个想法已经非常成熟。这两年来,她的设计愈发冷静、历练,有种建筑学的美感。
还有一些我没有图(太懒不爱拍照>.<),但也非常喜欢的设计师:
ANGEL CHEN
古灵精怪的女孩,设计也同样鬼马有趣。 设计师陈安琪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她的风格太圣马丁了!),今年刚刚入选了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榜单。
XU ZHI
很多人说年轻设计师的设计都是“放”,但XU ZHI是“收”,他的东西很有东方美学的禅意:外型结构简单,但细节却非常讲究。面料提倡重工,仔细研究愈发有意思。
XIAO LI
第一次见到XIAO
LI的作品(还是她的毕业系列)就觉得非常新鲜:柔软的针织怎么可以做出如此好玩的廓形!之后,她的设计在廓形之外,总是会带有更多的思考:关于膨胀、关于速度、关于时间……设计师李筱从毕业开始就在不停拿奖:Pitti
Filati Feel the Yarn大奖、Diesel Award、入选2015 LVMH
Prize半决赛名单……今年,她也入选了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榜单。
Museum of Friendship
设计师王天墨成立了友谊博物馆(Museum of Friendship),想要通过服装设计收集朋友之间的记忆、微妙的情感和一些特别的经历。所有有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主题系列:冰岛、圣马丁的孩子……
SHUSHU/TONG
两个90后设计师雷留树与蒋雨彤创立的时装品牌,充满新时代女孩的个性:乖僻、叛逆、独树一帜。花朵、蝴蝶结这些传统少女元素在他们的设计中总有不一样的内涵。穿SHUSHU/TONG总有种可以立马变身“酷少女”的感觉。
Short Sentence
这是特别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能让我产生共鸣的一个牌子:一切都好平常,但却让人忍不住想再多看一眼。设计师在认认真真琢磨到底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女孩想穿的衣服、想要表现的气质:一定是时髦的,但同时也是不张扬的,与时尚保持一个冷静的距离很重要。
差不多以上。很想知道大家都喜欢哪些中国设计师?买过穿过谁的衣服?感受如何?
以及,大家现在都是通过何种渠道购买中国设计师品牌的呢?又是从哪里获取他们的信息?觉得有什么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吗?
和中国独立时装设计师有关的,都一起来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