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你会怎么生活?
如果接下来你生命中的每一天你都会过一天忘一天,你该怎么生活?
01 两部电影
端午节假期时,出于种种巧合,在一天中看了两部与时间有些关系的电影,有趣的是,它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时间感。
如果你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你会怎么生活?
如果接下来你生命中的每一天你都会过一天忘一天,你该怎么生活?
这是两部电影带给我的不同疑问。
第一部《时间规划局》;
第二部《记忆碎片》。
两部电影,同样的一天又一天,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02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生命。”
如果你之前对这两句话还不是很在意的话,你可以到《时间规划局》中去体验一下。
25岁起不会变老,每个人只剩下一年的生命,如果你想要延续你的生命,要工作,用时间去赚时间。
在这里,时间就是金钱,而时间没了生命便终结。
房租,支付一天半;
电费,支付八小时;
一趟公交车,支付两个小时。
一秒钟的时间差,主人公的妈妈死在了他的面前。
如果我们生活在那里,你还舍得去浪费时间吗?
当然,如同我们的社会一样,《时间规划局》中的社会也有贫富之差,而且似乎有人在操纵着什么。
穷人每天追赶着生命,几乎无法喘息,走路恨不得都用跑的。
富人时间多得是,可以大肆挥霍,赌场、大房子、高楼大厦,都是属于富人的。
男主就是因为在富人区走路稍显快、吃饭稍显快、动作稍显快,被女主关注了。
男主偶然认识了一个活得太久不想活的富人,了解了富人用物价控制穷人的真相。那个富人把一个世纪的时间送给了男主,于是男主想要拯救整个穷人区。
他的第一件事,是去他最好的朋友家,土豪的送给了朋友十年。可是他的朋友却第一件事去了酒馆,把自己喝死了,死的时候还剩下九年多的时间。
他第二件事是去公交站接他的妈妈,为她过生日。可是他的妈妈因为物价突长,没有足够的两小时时间乘坐公交车,一路跑回来,只差一秒钟,男主的妈妈死在了男主的面前。
有了很多的时间,依然给不了朋友想要的生活,挽回不了心爱的人的生命。
03 时间与生活的目的
《记忆碎片》中的主人公没有短期记忆,他将生活的目的刻在自己身上——为妻子复仇。
主人公靠着模式化的习惯生活,用照片和自己的笔记帮助自己回忆,重要的事情都刻在身上。
起床,拉开抽屉,看到一本圣经;洗漱物品都放在袋子里,每天都一样;身边一堆资料,每天都继续完善着复仇的线索。
电影是倒叙的,开始的镜头就是复仇成功,他亲手杀了那个人,并拍下了照片。
之后你会认为一切都是对的。
然后电影从结尾和开头交错着开始演,时间交叉,事件慢慢还原……
慢慢你会觉得,有点不太对了。
已经复仇成功过的主人公并不相信自己已经复仇成功。
而主人公自认为最靠谱的记忆工具——照片和便条,都是曾被自己的情绪、想法修改过的。
不知道自己已经活了多久的主人公,无法相信自己生活的目的已经达成,所以他毁掉了那个复仇成功的记忆,为了让自己的生命一直有意义。
04 同样的一天,不同的时间
能把控的生命长度与不知道生活了多久的生命,这是两部电影体现出的——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时间长度。
《时间规划局》的最后,男主和女主虽然已经可以轻松获取到很多时间,但他们仍然选择每天只给自己留下一天的时间,彼此帮助着。
《记忆碎片》的结尾,一直在复仇的男主完全不记得自己是否已经完成了复仇,为了生活有意义,他只能继续不断地复仇。
为什么能够活的更久的两个人选择了只生活一天?
为什么没有记忆的人一定要找到一个活着的理由?
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二十四小时,我们该怎样生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