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跨时间维度、跨情境稳定的为人处事的习惯化行为方式。这种习惯化行为方式被称为人格特征,是个体补偿策略的具体体现。如前所述,人格是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所构成的统一体。
人格障碍通常指个体的行为方式(即人格特征)偏离文化背景不易别人理解,并与环境不适应影响个体社会功能,给个体自身或他人造成痛苦的情形。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经常把人格障碍限定在人际关系范围内讨论,把那些造成广泛人际关系困难的行为方式称为人格障碍。这样的行为方式在多种人际关系中都存在,如亲密关系、职场关系、同学关系等等。
如果只在某个人际关系中存在问题,就称为某某人际关系问题,则不能称为人格障碍。比如,某人与一个同事不能处好人际关系,就不能称为人格障碍,如果与多数同事都不能处好人际关系,也不能称为人格障碍,只有在多种人际关系中存在处不好人际关系的问题,就可以称为人格障碍。比如,某个人不仅与多数同事都不能处好关系,他还有配偶处不好关系,甚至与孩子关系也比较冲突,这样的话,诊断为人格障碍才是合适的。当然人格障碍的诊断还有别的标准,这里只就人格障碍与人际关系问题的区别做一个说明。
关于人格障碍类型的分类,DSM-5把人格障碍按照症状表现分为三种类型,A类人格障碍表现为古怪或怪异的模式,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B类人格障碍表现为戏剧化、情绪化或不稳定的模式,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C类人格障碍表现为焦虑或恐惧的模式,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实际上,人格障碍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模式,我们可以按照人际关系模式的特点区分为关系寻求、关系冲突和关系疏离三种人格障碍类型。
关系寻求的人格障碍类型包括表演型人格障碍(以追求他人注意为特征)、自恋型人格障碍(以需要他人赞扬与认可为特征)、强迫型人格障碍(以需要他人顺从为特征)和依赖型人格障碍(以需要他人照顾为特征);
关系冲突的人格障碍类型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不信任为特征)、边缘型人格障碍(以依赖他人和警惕他人为特征)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侵犯和利用他人为特征);
关系疏离的人格障碍类型包括回避型人格特征(以担心他人负面评价,回避社交为特征)、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脱离社交关系,情感冷淡为特征)和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脱离社交关系,观念行为古怪为特征)。
上述按照人际关系模式把人格障碍分为关系寻求、关系冲突和关系疏离三种人格障碍类型,与霍妮把人按照人际交往风格分为接近人群、反对人群和脱离人群三种类型一致。在这里,关系寻求的人格与霍妮的接近人群对应,而关系冲突的人格与反对人群类别对应,关系疏离人格与脱离人群对应。
我们对人格障碍从关系模式角度进行划分,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人格障碍的本质,以及便于对患者人格障碍类型进行诊断。一旦我们知道患者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为了与他人建立关系,我们就可以在关系寻求的人格障碍类型中作鉴别,如果我们发现患者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不与人交往,我们就可以在关系疏离的人格障碍类型中做鉴别,从而具体确定患者的人格障碍类型。
理解人格障碍类型,我们可以从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的角度来认识,人格障碍类型可以用两个核心信念(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核心信念)与补偿策略(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来描述。
当个体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是无能的,比如自己和团体同事(或者配偶)都是无能的,他们就会选择承担起责任来,努力把事情做好,他们往往会追求标准,表现为完美主义要求,对他人不信任,不相信他人能够把事情做好,为了减少自己的精力和工作的付出,往往要求秩序和伦理规则等等,这些表现就是强迫型人格的特点,强迫型人格(或人格障碍)就可以用“我是无能的”和“他人是无能的”这两个核心信念和“我必须努力追求完美”的补偿策略来描述。
表9-1 十种人格障碍类型的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
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而他人是“全能的”,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他又会怎么办呢?他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使用努力策略,战胜强大的对手,希望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或赞许,使用这种策略的人,可以诊断为表演型人格;第二种选择就是化敌为友,他可以选择依附对方,顺从对方,希望对方来保护自己,让对方为自己做主,替自己做决定,一旦对方抛弃自己,就立刻寻求下一段关系。使用这种策略的人被诊断依赖型人格。
更多的人格或人格障碍的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内容分析,大家可以阅读表9-1。当然人格障碍类型并不只有表格中的10种类型,因为个体可以使用的补偿策略不止表格中提到的这些,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大家可以尝试从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角度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