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T以结构原型开场,结构原型如同佛教所说的轮回,不断循环演化,过程中我们只有控制自己的意志,不断的觉悟和开悟,足够的想象力,开创力和本心的力量,是觉悟和开悟中最重要的因素。作为治疗师,常常像是先知角色一样接近别人生命的网,也有很深的无力感,但没有良心的折磨,并能保持初心前行,因为老T说他老早就开启了修行模式,每个生命都不易,也都需要空间,我们改变不了事件的命运,至少我们参与到很多人的生命进程中去,因为所有的根源都在自己,我们要学会坚守理想的底线,若生命走不出那个壳,无法与外在链接,那么只能内在无尽的消耗!
在接近自己或他人的过程中,始终被无力感包围着,也常常想在这样的状态下,该是怎样的身份?该保持怎样的边界?如何既不越界又不冷漠?前期我们可能过于“热情”而频频以自己的夸大侵犯他人,后来我们也许丧失了热情而缩在自己的壳里,这条路要走下去,同样要承受巨大的孤独,但,我们能参悟潜藏于基因里的结构轮回吗?深刻的觉知,像看待别人一样看待自己的轮回,然后投入当下生活,原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关照生命,这样的态度不仅适用于自己和身边的人,当然也是我们在阅读名著时需要持有的,不然我们可能自以为是的误读和错构他人的生命故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过程中不仅仅有快乐,还有痛苦,既然是轮回循环,要打破旧有模式找到出口,需要一轮轮的修炼与挣扎,自性化的人生值得人终身追寻和坚守,若我们将这样的生命形态作为理想,每一轮突破之后的光芒也终将成为灯塔照亮指引他人,这是一份光之关照。
水星的阅读计划过半了,每一本书的解读都令我们大开眼界,关键是我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每月的水星都是一场集体的深度交流和互动,每位讲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解,听者也带着自己的角度发生着碰撞,水星在我心里悄无声息的进行着这样的转化,在过程中不断撬动着自己一直固守的角度,胆怯,怀疑,到面见自己的偏见和固执,这一历程是伴随着水星发生的,这是学习型团队带来的开放和品质,是的,放下自己的角度,才能看得更全面,这就是一场整合式成长的集体生命关照。
作为核心推荐人AP以开阔的视野带我们了解了此书的历史,地理及时代背景,一个家族七代人百年的人物关系图,进而站在心理学角度深度剖析全书,心理学角度又核心应用了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弗洛伊德对欲望的论述,这是作为核心推荐人的总建构角色带给我们的厚礼,大框架,全面的视野,核心推荐人也是核心阅读圈的领军人物,如何去建构,担当,如何组建核心团队,我想这些都是极重要的因素,强悍的个人能力和识人用人的高辨识度,可以说就已经成功了大半,在镶嵌着轮回基因的个体生命里,这两者的无缝吻合也许能令我们在人生迷宫不断发现突破口,但这的确考验着我们自体的承受力,毕竟在更高的合作里,都是强强联合,我们的人格必然要完成最重大的修复和突破之后,否则我们就很难跨越过程中的情绪和冲击,水星告诉我们:首先你是完整的个体,其次你是团队的一员!
而三位核心阅读成员的讲解都很精彩,在时间紧凑的情况下,闪现着个人风格的火花,ZLJ的关于阿玛兰妲和丽贝卡的原生融合关系,到ZXL在这个家族中看死亡的死本能中的死亡恐惧,思维和情感之间,极端思维者一旦情感爆燃,思维的坠落,QX的演讲令我们眼前一亮,是对孤独与爱的个人理解与参悟,更是一场自我的澄清和表达,特别是结尾选用马尔克斯诺贝尔奖致辞的话语时,那一刻被深深打动着,我们都在这场孤独与爱之间体验,挣扎,不是吗?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说书中的几个原型:
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这部分精神可以通过如下事实将其从否定与个人无意识相区隔,即它并非一如后者,将自己的存在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并非是一种个人习得,将自己的存在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并非一种个人习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有时属于意识,但是它们已然因为被遗忘或者被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未存在于意识之中,因为从未为个人所习得,而是将其存在完全归结为遗传。不同于个人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情结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基本上是由原型构成。
这一系统具有在所有个人身上完全相同的集体性、普世性、非个人性本质。这种集体无意识并非单独发展而来,而是遗传而得的。它由事先存在的形式、原型组成;原型只能继发性地成为意识,赋予某些精神内容以确定的形式。
——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镜子原型:书中有很多镜子的描述,很多的外在的人物都是我们内心的镜像,当然,从大处看,马孔多也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整个美洲的进程。
鬼魂原型:从鬼魂的纠缠导致的迁移,再到阿玛兰妲临终前与死神的协定,鬼魂原型代表着死本能始终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与其说是生与死的较量,不如说是孤独与爱,绝望与希望之间的一体两面,而有些人终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活在死本能的恐惧里。
先知原型:灯塔,理想化形象。
结构原型: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从这个家族的名字不断循环也是结构原型的体现。
母亲原型:在某个地方,在“天边之外的某个地方”,存在着一种母亲的原型或者原始意象,它先于及超越所有现象。母亲原型显现在几乎无限多样的面向之下。首先最为重要的是生身母亲、祖母、继母及岳母;其实是与之相关的任何女人;然后是可以在象征意义上被称为母亲的东西。属于这一范畴的有女神。象征意义上的其他母亲象征显现在代表着我们渴望救赎的目标事物之中,比如:伊甸园、天国、圣城耶路撒冷。很多激发虔诚和敬畏感的东西,比教会,大学,城市或者乡村,天空,大地,森林,还有任何静水,物体偶数,地狱以及月亮,都可以成为母亲象征。原型往往联系着代表肥沃与富饶的事物与地点,一块犁过的田野,一座花园,或者各种洗礼盆之类的容器,或者容器形状的鲜花,比如玫瑰或者莲花。因为魔圈或者曼荼罗暗示着保护,所以魔圈或者曼荼罗可以是母亲原型的一种形式。烤箱与炊具之类的中空物品是与母亲原型有联系的,子宫,女阴图以及任何类似形状的东西当然也不例外。诸多动物也跻身此列,比如奶牛,野兔,以及各种有用的动物。
所有的象征都会有一个积极、满意的意义或者一个消极、邪恶的意义。邪恶象征是巫婆、龙、坟墓、石棺、深水、死亡、恶梦及妖怪等等。
与母亲原型相联系的品质是母亲的关心与同情;女性不可思议的权威;超越理性的智慧与精神升华;任何有帮助的本能或冲动;亲切、抚育与支撑、帮助发展与丰饶的一切。神帝的转化与轮回之地,还有冥府及居民,全由母亲统辖。在消极面向,母亲原型可以意指任何秘密的、隐藏的、阴暗的东西,意指深渊,意指死亡世间,意指任何贪吃,诱惑,防毒的东西,任何像命运一样恐怖和不可逃避的东西。
《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是马孔多的始母,更是马孔多的灵魂,她在一次次历史关头担当重任,从不愿意也未曾在苦难和挫折面前屈服,在她身上体现着人性的关辉和伟大的母爱,然而母爱在冷漠的现实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这种生活使她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一个孤独者。
从弗洛伊德欲望论述本书:
一、癔症与性压抑:
精神分析的发现,癔症患者的性格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性压抑,强烈地抵抗性本能。本能地反抗对性问题的理智思考。
强烈的性饥渴与过度的性抵抗。
儿童的性生活似乎在3岁或4岁就可观察到了。正是这段潜伏期的整个过程或部分过程,形成了一种阻止性本能发展的心理力量,它阻止了性本能的奔流,这些力量包括厌恶感,羞耻感,伦理及道德的理想要求。如果教育顺应身体机能的发展,并使其变得更加清楚和深刻,那么就可以发挥适当的功效。
二、神经症与力比多固着
神经症与性变态:
1、 所有神经症的潜意识心理生活均显示出变态的冲动,将力比多固着于同性之上。
2、 在精神神经症的潜意识趋向中,可以追溯到性行为的所有解剖学变异,正是这些趋向导致了症状的形成。
3、 在精神神经症的症状形成中,某些“组元本能”起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它们往往成对出现,并不断引出新的性目的,必然主动与被动的残暴本能。
三、性变态
在弗洛伊德《性学三论》中,生物学通常用“性本能”表达存在于人类及动物身上的性需要,并将它比喻为营养需求本能,相当于饥饿感。日常用语中却找不到在性方面与“饥饿”相对应的词,故科学采用“力比多”与此对应。
性变态的共同特征
变异与疾病:排他性和固着性,将这种变态视为病理症状。
性变态的心理因素:就性活动而言,最高的最低的总是关系缜密:“穿过人间,从天堂到地狱。”
乱伦的屏障: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在其未成熟的条件下唤醒了性本能,以致孩子的心理兴奋会弥漫于生殖系统。若他们能躲过这一点,那么父母的感情便能导引孩子成熟后对性对象的选择。对每一个个体,尤其是少年男性,社会会竭尽所能松散其与家族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童年期是唯一重要的。只有在乱伦的幻想被克服与遗弃之时,青春期最重要也是最痛苦的心理过程才能完成摆脱父母的控制。
1、乱伦与拉美印第安文化
《百年孤独》中除了在人的生存状态、工具、信仰等方面可以与印第安文化印证外,最重要的就是印第安文化中的生殖崇拜。这种生殖崇拜主要是认为只有人的两性的真正结合,树木花草以及动物才能繁荣滋长。
2、乱伦与拉美民族的孤独
因为拉丁美洲长期的封闭隔绝,使得拉美人天生的孤独感得以开启,这种孤独感在近代西方殖民者入侵后愈发强烈。人种的涌入,文明的渗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来袭,都使拉丁美洲这块沧桑又年轻的土地苦不堪言。“孤独几乎成为近代以来拉丁美洲各国一个民族性、历史性与普遍性的痼疾。这种浓烈、普遍而整体的孤独一世则成为笼罩在拉丁美洲人民尤其是敏感而富有忧患意识的作家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成为颇具拉丁美洲独立意识与现代意识的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共同母题。”布恩迪亚家族的男男女女,无不是因为饱尝孤独而走向乱伦的歧途,进而又陷入反复的孤独中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家族的灭亡和马孔多小镇的陨落。
四、幼儿性欲的表现:丽贝卡的吮吸拇指行为
吮吸拇指:吮吸拇指通常出现在婴儿早期,但也许持续至成熟,甚或终其一生。
吮吸可成为一种全神贯注之状,或引入安眠,或引发一种性高潮的动作反应。
吮吸拇指是性的表现之一,并成为我们研究幼儿性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
婴儿的性表现有三个特征:
其根源与维持身体的特定功能有关;
不具备性对象,故是“自体性欲”的;
性目的的直接受控于快感区。
五、升华
任何文明成就的取得,均需要逃离性目的的性本能力量转向新的目的——这一过程可谓之“升华”,这一过程起始于童年的潜伏期。性冲动在童年期不可能利用,因为生殖功能后延了,这便构成了潜伏期的主要特征。这些冲动似乎是倒错的,即它始于快感区和源自本能,但却只能产生不愉快的情感。结果,为有效地压制不愉快,便唤起了相反的心理力量(相反情感),即前面提到的心理堤坝:厌恶、羞耻与道德。
六、游戏冲动:从审美自由里,还可能产生一种判断,一种摆脱了常规的判断,我们叫它游戏性判断。自由导致诙谐,诙谐也导致自由,诙谐仅仅是观念的游戏。
在小七ppt的结尾引用了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奖的发言节选,被这句话深深打动,将它作为全篇的结尾:
我们有权利认为,创建一个与之对立的乌托邦为时还不很晚。那将是一个新型的、锦绣般的、充满活力的乌托邦。在那里,谁的命运也不能由别人来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在那里,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幸福有可能实现,在那里,命中注定处于百年孤独的世家终会并永远享有存在于世的第二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