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孩子提出玩游戏类似要求?
群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六年级了,疫情期间在家学习网课,每天下午四点钟前都能完成作业,之后实在无聊,向妈妈提出要求周末玩一个小时游戏。家长担心孩子会如别的孩子一样,答应玩游戏后会陷入网瘾而成绩下降,该如何引导呢?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是个非常好的现实问题,值得每个家长认真思考,也是心理咨询师要透彻理解的话题。
孩子学习与娱乐问题,孩子小时候成长问题,不仅仅是孩子自己问题,背后是家庭亲子关系问题,影响的是孩子成人后人格是否健康问题,成人后人际关系与独立发展能力是否正常问题。
这个基本结论是精神分析学家一百年来反复验证的,不用多说。用许又新教授话说,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种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亲子关系,提出这个问题的妈妈接着说,“我们关系处的非常好,以朋友相待”。这自然看得出来,真的要为这个注重亲子关系的妈妈点赞,我当时这样回应:“看得出孩子很自律,得益于亲子关系好!”
但是,我也随即提出问题供思考:“还要思考一个问题,亲密依恋关系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其实这里想表达一个问题,孩子现在很听话,不久之后中学里还会如此吗?孩子现在很努力学习,不久之后中学里还会如此表现吗?我们凭什么敢积极乐观的认为孩子不会变化,乃至不会变得让我们头疼麻烦呢?
这样说自然都是假设,我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安然度过各自的青春期,不论父母如何会共情还是如何糟糕搞砸关系,孩子与父母在不可避免的激烈冲突对抗中一定会走过来。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毕竟,我们家长当年也是如此走过来的。
从依恋到依赖、控制的发展逻辑如何?
正式回答问题之前先说几个咨询个案吧。
一个十七八女生,初中辍学工作,后因为抑郁在家修养,初中学习曾经非常好,语文尤其好,现在还自修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
一个技校毕业生,因为焦虑中断工作来治疗,初一时候学习成绩优秀,初二叛逆成为问题少年,小学则是典型的乖乖孩子。
一个初一男孩子,学习缺少毅力,与父母顶嘴毫不留情,小学成绩相当好,父母恍如昨日。
这些个案当然是极端例子,可告诉我们问题归因,指向亲子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空间尺度。
也即是说如何看待孩子成长中的“分离”和“聚集”,也就是墙与桥的问题。针对家庭结构,许又新教授说,
“通俗的说,就是要建桥,要筑墙。桥促进交流和沟通,墙就是划清个人或子系统的权利界限。”
解答如何处理孩子玩游戏等类似诉求,其实就是如何看待孩子成长中独立自主权利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亲子关系的发展一般经历依恋——独立自主这个阶段,也就是说孩子从5个月到90月之间发展亲密依恋关系,这时候主要是父母说了算,孩子处于依附从属位置,之后父母就要逐渐放手,孩子则逐步走向独立。
这个由依恋到独立的阶段,时间大致就在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也就是青春期开始阶段。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受限制,就会出现依赖或者叛逆关系,这在父母这边就是过分控制,过分保护。
该如何应对可能的依赖、控制关系呢?
依恋到依赖(叛逆),这是亲子关系中要防范的,也是家长必须花费智慧智力来思考的。
所谓青春期的叛逆,看似是孩子不听话,不讲道理,难以管教,可能正是父母过分控制的结果,小时候的听话是不得不的“依恋”,儿大不由爷则是成长中不得不的“独立”,怕就怕被过分保护或者过分控制。
过分控制的结果就表现为所谓叛逆,好似大坝蓄水过多,不能溢洪道引导泄洪的话,就会有溃坝危险。
由此看处理孩子成长中的正常要求,比如外出游玩,同伴游戏,玩电脑游戏,追求快乐事情,就要考虑孩子长远发展,从良好亲子关系出发,用合适沟通方式处理。
具体方法很多,原理就是许又新这句话:
“许多关系冲突涉及过分从属或者从属不够,治疗便是一种调整和检测成员间接近和远离的过程。”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关系和谐,也不能害怕未来可能糟糕,要意识到唯一不变的是变,承认变,不怕变,才可应对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