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浪花Ⅳ(100则)-下

51

关于画龙点睛——

人们大多注重并惊叹于那点睛一笔,却很少意识到,若无之前画龙之功,何有点睛破壁而去?明心见性,亦同此理。

52

在开车上班的路上有个感觉,好像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只是一个“看”住在里面,而那个“看”也是没有实质的;那时,自己和别人,都同时失去了真实的意义;没有主体存在,也没有客体存在,所谓的主体和客体,只是那个“看”的妄念罢了。

53

 “你好,堂吉诃德”直播观后感——

雪漠老师将自己在北美的文化旅行比喻为堂吉诃德这个活在自己理想世界的文学形象,看了之后深受感动。正如雪漠老师在访谈中说的,雪漠老师非常清楚西方世界拥有巨大的文化话语权,自己在北美播种中华和谐文化是很难改变什么的,但在非常清楚地明了这一点的同时,却依然如堂吉诃德一样骑着瘦马挥舞着长矛冲向巨大的风车一样,试图在西方文化的崇山峻岭之中种下一枚中华文化的种子。也许这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生根发芽,但尽自己的力量去播种的行为却值得敬仰,因为这正是雪漠老师传播中华和谐文化促进人类和世界和平的本怀使然。雪漠老师将自己比喻为堂吉诃德,有着巨大的清醒,甚至是对自己这种明知毫无结果却依然执意去做的行为的自嘲,但正是在这种清醒中,透露着深邃的智慧,正是在这种自嘲中,蕴藏着巨大的悲悯。而更令人钦佩的是,雪漠老师对于自己的这种文化播种行为以及其可以预见的效果,并没有任何执着,这甚至是一趟童话般的旅行——雪漠老师将自己打扮成堂吉诃德,演绎着新时代下带有全新内涵的堂吉诃德的故事。故事里发生的一切终将成为梦幻般的记忆,只有这新时代的堂吉诃德的精神会在敬仰这种精神的人的心中悄悄扎根,或许在未来,就会蔓延成另一种全新的风景……

54

《生死暖阳》读后感(1)——

那个曾经承载着这一伟大精神的人类的身体,仅仅是这种精神来到人间的一个道具,只有借助这个道具,这种精神才能实现与作者的交流,才能实现与人类世界的交流,而当这种精神成功地将与之有缘的新的灵魂塑造成他的化身,他就完成了人间的使命,因为,他已经创造了一个新的自己,一个激扬着其精神号角的与自己无二无别的心灵。其实,这正是“教育”这个词的真正涵义。

55

《生死暖阳》读后感(2)——

在看《生死暖阳》时,忽然想到了佛法中的以心传心,历代传承者们正是一代一代地相续不断地传承着与佛陀无二无别的智慧,当传承者证到了与佛陀无二无别的智慧,这时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传承者,此时,他即是活生生的佛陀。在艺术领域或许也是如此,当作者深刻领悟到了其导师希望传承的核心精神并努力践行之,导师就借着作者的身心而重新活在了人间,并把这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所以对精神导师最高的致敬,就是成为他精神的化身。

当作者主动地担当起这个大任,就像发愿荷担如来家业者一样,用永劫不尽的大誓愿、大精进去践行之,方为不负其高如山深如海的厚爱。我想对作者说,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您的精神导师从未离开您,您生命的全部,皆是他的化现,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光明,无处不在。

56

《施南往事》读后感——

几天前收到了湖北恩施作家安丽芳老师的新书《施南往事》,已经看了其中五篇,的确非常好。非常醇厚的恩施民间味道,既非常细腻,又非常恢宏,人物鲜活跃然纸上,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同时配以既精炼又浓郁的恩施风味的语言,展现出了恩施这片土地上一群生得艰辛、爱得深沉、活得踏实的鲜活的生命,虽然倍受各种磨难,却依然保有着内心深处那不灭的善与爱的力量,这力量充满着恩施这片热土,透露在恩施城南老街上每一个既弱小而卑微又坚强而淳朴的或喜或笑或悲或泣的脸上……

能够读到这样美好令人感动的文字,感觉自己真的是非常地幸运!

感恩安丽芳老师带给了我们如此优秀的作品和字字入心的感动!

同时,也非常感恩陶语老师的热诚推荐!

57

根据简友图林根人的建议,今天读了心理学家詹姆斯所写的《宗教经验种种》,其中第166页,有段文字摘录如下:

你必须首先被钉在绝望和痛苦的十字架上,然后,眨眼间就奇迹般地解脱了。

 ——《宗教经验种种》詹姆斯

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案例都有一个类似的情节:

即主人公用尽了一切办法试图摆脱深重的罪恶感、抑郁和痛苦,以至于到了接近于崩溃的边缘,也仍未找到出路,于是绝望地放下了所有一切的抵抗,然后说:上帝啊,你想做什么就任凭你做什么吧(大致类似于这样的语言)

而就在放弃一切等待上帝审判的过程中,奇迹发生了——灵魂安宁了,并从此沐浴在上帝的恩宠之中。

这些案例即是对上面那个句子的注解。

道家说,人心死,道心活。

佛家说,彻底的无我,即是解脱。

说法不同,背后的真义别无二致。

特向简友图林根人表示感谢!

58

所有的宗教经验都是其个人文化信念的产物,而个人文化信念的形成离不开其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虽然在“合一”的体验上不同的宗教文化信仰者都有着类似的经验,但由于其信仰理念的差异对于其最终结果亦有着绝然不同的认识和影响。而这所有的一切种种宗教经验现象,从更宏观的角度,皆诠释着佛教中所说的“万法唯心造”的真理,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到并体验什么样的世界。

59

越大的痛苦,在超越之后,就会化为越大的慈悲与智慧。一个内心怀有不灭的觉醒种子的生命,其成长之路经常是——不断地掉进痛苦的深渊,又不断地从深渊中浮起,直到飞翔的翅膀渐渐长出,渐渐丰满,终于得以翱翔于自由的天空。

60

所有致力于弘扬儒释道文化的人都是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在当今时代传播大善文化,需要远离宗教名相。当代人不需要宗教名相,只需要智慧本身。智慧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61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净土、佛国、众生、菩萨......诸多不同的相,实在是无穷无尽。

当一个人真正明白离相智慧的时候,才能对所有的经典圆融于心而没有疑惑。

62

对于智慧没开、容易被相所转的人来说,《地藏经》这种经中描写“地狱”惨状的经典还是不要在晚上诵读比较好。

一切都是心的造作,都是自心营造出来的某种境,然后又被这种境所迷。

所以建议多读了义智慧的经典,各种名相太复杂的经典暂时可以不读。等智慧成了太阳,地狱图就是艺术品了。这不是经典的问题,而是人自心的问题。

对于刚强难改的众生,地藏经有强大的震慑力量,但其也是菩萨的忿怒相而已。

《金刚经》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相由心生,还从心灭。

63

这个世界,就是不同的心在碰撞,于是精彩纷呈。但其实,都是烟花。

智者,仅对自己的言行有着是非善恶对错的明辨,以为自省;对他人,明辨或有,执著则无。

64

雪漠老师《爱不落下》推荐语——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满满的都是感动。一个罹患癌症的年轻女性,如何在饱含智慧的大爱中一步步走出孤独、恐惧、痛苦,最终实现心灵的超越和升华,微笑着面对死亡。她的生命真的终结了吗?当你在读着她留下的文字时,你会发现,她仍然鲜活地活着,而且活成了爱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

特别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这是您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如果您身边有深受病痛之苦的亲友,那么这本书也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爱,就是学会打开自己的心,放下封闭的自我视角,走进他的心里,疼痛着他的疼痛,快乐着他的快乐,期盼着他的期盼,孤独着他的孤独,然后将自己心里的爱从疼痛、快乐、期盼、孤独……中萃取出来,将温暖的、纯粹的的爱,注入他的心里,带走他的疼痛,增加他的快乐,满足他的期盼,驱散他的孤独……

65

爱情也是缘起性空的——

佛说,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爱情,同样也在因缘中生灭。所以,如果此刻爱情拥簇着您,那么,就好好地珍惜吧!您的珍惜,即是让爱情更加长久的因缘之一。

如果,此刻爱情已经离开了您,那么,就心怀感恩与祝福,感谢生命中曾赐予您这难得的缘份,让您的生命更加丰富饱满。

虽然一切皆是缘起缘灭的,但生命正是在缘起缘灭中相续不断,而当我们找到了自己生命中那超越了生灭的本然时,爱,也会演绎出另一种永恒。

66

关于六道轮回——

其实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六道轮回,也没有谁在轮回,你认为有轮回、有谁在轮回,这本身就是你的梦境。

最大的梦境,就是你认为有一个你。

你,是你自己心中的一个幻影

当你真实地看清楚你所认为的自己真的是一个幻影时,你就明白了一切。

67

别拿业力当借口——

有一位好友说自己业力太重,每天就没有时间给自己去真正修行,认为自己忏悔不够。

其实不是忏悔不够,是决心不够!不下大决心去修行,不把修行当成生命第一要务,那就很难真正有时间去修行。

68

不断地提升觉知力——

让打坐中的静心状态、清明的觉知状态,慢慢延展到生活中,延展到每一个当下。走路时,坐车时,做家务时,午休时,临睡前,可以同时观心,觉知自己的内心。培养觉知的习惯,只要开始去做,慢慢地就可以养成了。

取名为明空,亦有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明空之心之意。明空,即是明而空,空而明,观照身心内外的一切时皆是如此。明性与空性的一体无分,即是我们的本来。自己即是宇宙之心,观见一切,却不在一切之中。一切,都是映在心里的倒影。

这样去观,这样去认知,这样去体验,这样去认证。“反省并观照,警觉且放松”,于身心放松、任运自然中观照心灵的天空,保持着清明的觉照,云来云去、云聚云散,均无法遮挡自心的本来光明。

不断地为觉知的智慧之火增加薪柴,让它越烧越旺,直到成为漫天的大火,焚尽一切烦恼和执着。这漫天的智慧之火,却并无丝毫的热恼,而像碧空里的明月,透射着无边的清凉......

69

承认——

如果遇到了一件看似不好的事,那么我并不承认遇到了一件不好的事,我相信遇到这件事一定有它更深刻的意义。当我去深入寻找,果然就会有所发现。当发现了更深刻的意义,再来看这件事,心中就会充满感恩。

如果当初承认了它是一件不好的事,那么它带来的就会是痛苦和悲伤。不,不是它带来的。这样说其实不够准确,准确的说法是,带来痛苦和悲伤的,是自己的承认。

当把这个经验扩展开来,可以应用到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就像信仰上帝的人一样,将所有的一切都看作是上帝的化现,认为自己就生活在上帝的恩宠里,那么,上帝就始终与他同在。

70

读经,不在多,而在相应。与你相应的就是最好的。

所有的经,都在教导人们如何不被浪花迷惑,如何成为大海,虽然方法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

71

读书:《人与物》——

一位真性情的朋友,赠送了一本真性情的小书,19-20世纪日本民艺馆馆长柳宗悦的《人与物》。

翻开小书,没读几页,一段如此清新的文字蓦然流入心田——

积习旧例的重负被卸载下来,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轮转。未来是新的,过去也是新的。司空见惯的世界如今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的眼睛再次深刻地体味一切,好比擦拭一新的镜子,看什么都是崭新鲜明。

——《人与物》 日本.柳宗悦(1889-1961)

然后突然明白了朋友特意说了两遍:真的很喜欢这本书,所以特别送给您。

嗯,初读几页,果然如此!非常感恩这位将自己比为书中之物的朋友。接下来继续读下去,很快就有了更多的发现,于是忍不住边读边给朋友发感想:

这本小书真是太好了,句句看似写物,其实句句写人.....

书名《人与物》,原来如此!篇篇读来,很有禅的味道。作者应是深得禅意之人,方能写出如此禅意之文。

小书的第一篇文字《民艺》读完,于内心的喜悦中弹跳出一个个音符般的文字,组成了下面的句子:

这些写于近一百年前的文字,读来竟像是一位老友刚刚寄来的墨迹未干的新作,文字之馨香,情意之温暖,犹如老友相聚,在红泥小火炉前举起茶杯颔首而笑着相互致意......忍不住问候一句,宗悦兄,近来可好....

生活之美,竟是这样的蓦然而至,带给生命不期而遇的无限感动与惊喜!

谢谢朋友带来了这么好的书!

72

道法自然——

然者,光明也。自然,自性光明也。

道法自然,以自性光明为法度,是曰道也。

73

读简友图林根人《浅薄哲学(7)意识是幻觉?》一文有感——

意识相当于看电影的人,幻觉相当于电影,不是说光、荧幕、胶片不存在,而是说,鲜活的电影,是幻觉的艺术,它不在外面,而在看电影人的心里。

但假如连看电影的人也没有,那么,电影,也不存在。这将反证出,即使一切都是幻觉,但仍有一个真实的见证者存在,即使祂是无形的也没有关系,祂叫什么名字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此时此刻看到了这段文字,你就无法否认,祂真实地存在于你的生命里,否则你绝对无法看见。

我们总是喜欢撇开自己的存在而去讨论所谓的哲学问题,而对于那些问题也许一万个人有一万个看法,谁的看法是真实的真理,又如何去验证呢?而目前人类最精密的科学仪器对于意识到底是什么、在哪里依然无能为力,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自己的意识,却又不愿意回到自己的身上来研究它,这难道不是很荒谬的一件事吗。

74

对于自己的修行,应该在意什么——

不要总是执着于追问自己是否明心见性,其实我们自己一直知道自己的水平,否则怎么能称为有觉知呢?

我们需要在意的是,自己是不是在更多的时间里保持了觉知?在各种生活情境里保持了觉知?

我们需要在意的是,我们是不是越来越宁静了?是不是越来越安详了?越来越从容了?越来越宽容了?越来越慈悲了?越来越豁达了?处理事情越来越智慧了?

我们需要在意的是,我们发愿帮助众生觉醒的心是不是越来越坚定了?是不是越来越自然了?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习惯了?

我们需要在意的是,我们是不是真的越来越无私了?越来越无我了?越来越觉得自己与世界以及所有的生命本就是一个整体了?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修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着急,只要每天都在进步,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在前进就可以了。

75

对治烦恼情绪,需要学习的即是——“在生灭中观察生灭”,在烦恼中观察烦恼,在情绪中观察情绪。

观察自己的烦恼如何生起,如何息灭。不是仅仅了解到一切无常,而是观察自己的心,练习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

想要将烦恼的心和观察烦恼的心分开,观察就是分开的方法。

分开了,你才能脱离它的影响。

76

很多人放不下的原因,是因为对于自己生命的本质还是没有真实的体验,一直被幻像迷惑;要做到放下自己的确很难,但如果不去做,则永远也做不到;万事开头难,慢慢地就会越来越容易了。

77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放下过去,同时汲取经验教训,做更好的自己。

一次次的失败和不如意,其实是在不断地提醒你,要尽快成长起来,超越过去的自己,才能开启全新的人生。

不要把人生过成过去的轮回。

78

想认识什么样的人,就关注什么样的平台。先让自己成长,少接触欲望性的、无聊的东西。

比如,如果参加的都是格调很高雅的读书会,就不会遇见很庸俗的人。再比如,参加茶艺培训,当自己成为一个安静娴淑的茶艺师的时候,遇到的人也会是安静的有茶香的人。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您想认识什么样的人,需要先把自己调整到相同的频次。

如此一来,我们遇到的人,性格脾气也许不同,但志趣品味大致相近。

79

先让自己静一静,问问自己以后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所有的选择,都是有舍有得的,得到一些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相应的方面。

如果选择生命的觉醒和弘扬生命觉醒的智慧,那么就又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就像雪漠老师的生活,每天最主要的只有三件事,修行,读书,写作,常年如此,其他的都放下。

您可以设想一下自己的未来。比如,在自己接近百岁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希望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怎样的身份?是怎样的生命境界?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然后就没有遗憾了?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帮你回答,一切在于你究竟想达成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80

选择,是有主次的,在红尘中打滚一辈子,也许就无法觉醒。

以觉醒为主,就需要放弃一些红尘的享受,将时间用于生命觉醒所必须的训练,比如打坐、诵经、观心等等。不训练,心是不听话的。心被欲望束缚的时候,你想洒脱也洒脱不起来。

建议先认真读完《雪漠智慧课程》,如果一遍不够,就再读一遍。然后你会清晰地知道你该如何选择。那时,即使选择深入红尘,也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81

做一个好人,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也是一种修行,但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

佛教所说的修行,是为了超越生死苦海。要超越生死苦海,见到真心是最基本的。

见到自己的真心,是真正修行的开始。这之前,都属于摸索阶段。当然,也可以将见到真心之前,同样视为修行,没有问题。没有见到真心之前的修行,如果修行的方向一直都是为了见到真心,那就是对的。

82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在古代,“见”有的时候与“现”是同义词。朋友们不妨试一下,将第二个“见”改为“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现如来。而后,不管您具体修的是哪种方便法门,念佛、持咒、观心、反闻闻性等等,都可以在修持的时候同时依照这句话不断深入地去体悟,看看效果如何。

83

感悟“地藏”——

地藏,安忍不动如大地——以止修定。

静虑深密如秘藏——以观修慧。

地藏,即止观双运、定慧等持。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84

读书随感:《凉州词》——

因为她(梅眉)放不下仇恨,所以这仇恨就毁了自己。所以我们需要记住,在仇恨里,先毁灭的是自己。放下仇恨,就是放过自己。

每个生命都是另一个生命的镜子,我们总以为看到的是别人,其实我们看到的正是自己。每个人眼中的对方,仅仅是自己构想出来的对方的幻影。把这幻影当作真实,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在这个故事里,还有一双清醒的眼睛一直隐藏在背后,除此之外,所有的角色都是在梦里演绎着梦的故事。

而那双清醒的眼睛在哪儿呢?在讲故事的人那里。

其实,雪漠老师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而文化作品,就是在教我们如何也能拥有这样一双清醒的慧眼。

在拥有这双慧眼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梦里做着自己认为很真实的梦,比如现在每一天的真实的生活……

85

关于反闻闻自性——

反闻闻自性,简单说,就是将自心的注意力从外界的现象比如声音上收回来,收到自己的耳根或者收到自己的内心,反观能听之性,声音生起,声音消失,都是显现在能听之性中的现象,而这个能听之性本身却不会生起,也不会消失。

反观、反闻,就是向内去观察、体会、体悟之意;反,即返回到内在,不攀缘在外界的现象上;因为用的是耳根,所以称为反闻。闻,即是倾听,倾听自己的内在,倾听自己内在那个当下在鲜活起着作用的能闻的本性,并通过这种闻性的作用去体会、体悟闻性本身,体会、体悟其没有生、没有灭、不是任何现象、不是任何有形之物的性质,体会、体悟其完全超越的性质,即空性、觉性、空觉一体性。这其中,没有“我”。

86

在网络上沟通交流,我们既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交流,也可以用带有宗教名相的语言交流。但不管怎么交流,都莫要执着。

整体是无法表达的,任何一种观点,都是局部,不是整体。

所以语言文字就是游戏而已,莫要认真。但听的人,可以各有所悟,各取所需。

在交流的同时,念念回观自心,看是否起了执着,如果起了执着就觉知它,然后放下它。

87

关于虚构——

从量子的微观层次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构的,没有例外;所有一切物质的最小物理单位是量子,可是量子是波粒二象性的,可以说既是实体也是虚无,也可以说,虚无和实有是本体的两个面,本体既不是虚无,也不是实有,我们执着于实有,或者执着于虚无,都是错觉。当不执着于实有,也不执着于虚无,明明白白地了知一切事物的空性本质,就不能说是错觉了。有师兄说,“不执”是否也是一种执呢?如果紧紧地握着“不执”,那就是另一种执。所以,“不执”也不要执嘛,为什么非要执一个东西呢?放下执着,即是自由。

88

观察,即是创造。任何一种信息,比如图像、声音、文字、念头、情绪、感受……进入心灵之眼的时候,创造即在发生。映在心灵中的那个信息,即是已经经过了创造的信息,虽然我们常常认为那是“客观”的,但其中“你独有的创造”已经融入其中。

当然,你也可以主动地创造,方法是主动地观察。主动地观察自己,就是在主动地重新创造自己。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我们总是主动地观察自己,观察在其中,觉照在其中,反省在其中,发现在其中,创造在其中,升华亦在其中。如此,每一天的自己都是新的。

甚至在某一天,你会在观察自己的心灵本体时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从未见过的、一切语言皆无法表达的、“不可说,不可说”的自己。

89

观察自己的心,就是修行。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就是禅修。时刻保持这种观察而不忘失,就是定力。

90

一切都看似发生过而实际并未发生。本然之寂静从未改变。

91

一切本未出生,而幻化一直在继续。幻化是本觉之本能,但迷惑不是。

所以,我们可以在幻化中不迷于幻,就像欣赏魔术表演,欣赏就好,不要当真。

92

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做事,认真地修行,但不把一切事执为实有。

心,则始终安住在当下,鲜活地面对一切,任一切来者自来,去者自去。

生命与人生,除了爱和智慧的成长,其他的都不太重要。

93

什么是自觉、明觉、自性?

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即为自觉。

观察到念头,不随它跑,不被它干扰,觉知清明,即为明觉。

反观“观”之本体毫无任何实质却可以任运起用,此即自心本具之性,即明空自性。

修行,即是时时刻刻回到当下,回到对明空之心、明空之性的观照上来。

94

世界的真相犹如倒影在水中的月亮,不能说水中有月亮,也不能说水中没有月亮。如果一个人在北京,一个人在南京,两个人在电话中争论只有自己旁边的水中的月亮才是真实的,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清晰地知道他们的争论均属于“戏论”,无关真实。

同样的,一切所有世间和出世间的现象、理论、概念、看法.......全部都是映在心湖上的影子,然后你不去追问影子的来源,却在变幻的影子所构成的虚假的故事中去思索,有什么意义呢?又会有什么真实的结论呢?

95

什么是幻相?昨天在看电视的时候产生了一个感悟——

电视画面里的所有色素点,本来都是平等的。不管这些色素点如何生灭变化,也不管这些色素点构成的图像看起来是什么。但我们却在主观上依“分别执着”而对不同的图像给予不同的对待。比如地面、树木、人物、动物等等。所有男女主角所表现出的“情绪”,其实正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情绪”。那光影本无“情绪”,没有爱也没有恨。所有的爱和恨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的心在造作着这些情绪。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爱,所谓的恨,其实正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投影。

这就是最鲜活的幻相。

96

我们以为那是电视剧中不同角色的“情感故事”,但其实,在一片虚幻的光影面前,发生着各种情绪起伏变化的,唯有自己的心。

于是,我试着去平等地看待画面中的所有元素,将它们还原为本来的真相——只是相续变化的光点。这时,就会蓦然发现一切影像的了无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的心赋予的。

接着,继续将色素点的观照方式,从电视屏幕向外延展,你会发现,其实电视屏幕外的一切,映现在我们眼中的影像,与屏幕内的影像,并无本质区别——是我们的心将各种意义赋予了我们所见到的一切。而对于同一个现象,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意义。那不同的意义,就是我们内心不同面向的赋能。

佛经中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又说,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现。

真切地明白了一切都是映在心中的影像,毕竟毫无实质,毕竟不可得,那还有什么不能看破,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安住当下,自在清明。

97

空,即心空。纤毫不染,落落清净,无执无住,自在安详。

空,即自由。不受一切牵绊,不落一切窠臼,不生一切知见,不执一切立场,不起一切烦恼。

空,即智慧。见一切相,破一切相,空一切相,无相,无见,无破,无空。

空,即慈悲。度迷思入觉海,转烦恼为菩提,化妄想显真性,渡苦海登彼岸,共享逍遥。

98

超越的智慧,每个人都是一点不少的,但一开始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让自己静下来,去自己的内在去寻找这个本有的智慧。

我们其实已经生生死死了无数次,但一直都是被动地轮回着,这一生就是夺取自己命运自主权的最宝贵的机会,否则下辈子能否有机会做人都不好说。即使又做了人,也难保会发心修行。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谁能保证,就一定能再次看到明天的太阳呢?

超越的智慧,就那么明显地显现在每个人的生命里,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如果今生就这样错过它,就真的太可惜了。

99

看穿思维的游戏——

心外无魔,一切皆是自心的幻化,见自心本性,即可不落于一切语言概念。

我们的本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只要自己真实地体认到了就可以了。

所有的语言,都是固化的概念体系,真实地看到概念的虚假性,才能明白思维的游戏。

真实地见到自己的本心时,就会从概念中脱落,从此远离戏论。

于此时此刻反观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在执着什么?如果有,就放下它吧!

如果没有任何执着,那么就可以见到心灵本然的自在与安祥,一如佛陀拈花时的微笑。

始终安住于这自在与安详,随缘任运,就是最好的生活,也是最好的修行。

100

活在当下——

自问: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有人可以看到别人的前世今生?

自答:应该会有的。不过那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的风采。其实,我们的生命已经包含了我们所有的经历,现在的我们,就是我们过去所有生命经历自然成长的一个结果,也是我们未来生命成长的基础,未来怎么样,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空海浪花Ⅱ(100则) 1 当生命经历身心逆境“八卦炉”历练的时候,一定会非常痛苦,而这也是实现蜕变所必经的过程。...
    明空如月阅读 1,126评论 7 10
  • 空海浪花Ⅲ(100则) 1 观心修行者,关注点时刻放在自己的内心,不要去评判分析他人。 2 修行老师原则上只指导修...
    明空如月阅读 603评论 6 14
  • 空海浪花Ⅳ(100则) 1 文化血脉,即是道统。儒释道三教,即是支流。一而三,三而一。 中国文化的道统血脉,道,是...
    明空如月阅读 727评论 7 11
  • 明空如月 91 当下解脱—— 现在反观一下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心在执着什么? 解脱与觉悟,就在当下一念,莫离自心。...
    玎玲瑶光阅读 90评论 0 1
  • 1 觉悟是智慧的觉悟,而不是某种觉受、感觉。 先把佛法之理彻底搞明白,然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训练。 2 时...
    明空如月阅读 333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