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高三的班主任,拍下了很多学生长满白发的样子。视频配的文案是“不负青春,不留遗憾”。评论区里,网友则都在追问——人类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吗?还有一位中考生的家长,刚刚朝着自己的孩子发完火,忽然看到孩子头上的白发,瞬间泪奔。这些孩子仅仅是为了自己考个好成绩,才这样卷、拼、累的吗?也许辛苦拼搏也是为了家庭的期望,为了让父母心安。
这几天,一直在北京参加画室学习的女儿回家调整,把我搞得精神分裂——一想到别的孩子在画室惜时如金,只争朝夕,自己的小孩却在家睡大觉刷手机,就觉得很焦灼。父母之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可究竟有没有一种孩子天生爱学习?如果不督促,是不是我太溺爱,不作为了?一会儿转念又想,其实对年轻人来说,还有有一定的容错率吧?是否该坦然等待他们觉醒,秉持一贯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对待孩子的选择和状态,做一个理性知性从容淡定的家长。
其实在我的潜意识里,也觉得自由不羁才是青春的底色,甚至还觉得,一个完整的人生,一定会有一个时期是恣意放纵且随性的,如果这种本性被压制,那么也许过去很多年,被压抑的这部分,终将以别的方式弥补。
“未完成情结”是源于完形心理学,核心概念就是完形,大概意思是,我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比如一场有始有终的恋爱,不管结果是结婚还是分手,只要有明确的结果,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假若初恋无果而终,不了了之,就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心理图形。不曾完结的心愿,我们会做很多努力,渴望完成它。会成为埋在心底里的岩浆,有可能永远沉寂成死火山,也有可能假以时日喷薄而出。一个看上去多么自律,克己,励志的学子,内心深处也会有松驰、躺平、放纵不羁的渴望。
人们对已完成、已知结果的事极易忘却,但对那些中途被打断的、事情印象深刻。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效应。《爱的博弈》一书中也写道,我们对未完成事项的记忆力,要比对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的记忆力强约两倍。既然放纵不羁爱自由是必须的功课,那么只有年少的躺平,松驰,叛逆和荒唐,才足以平衡未来的笃定、踏实和心无旁贷。作为家长,又何必太苛责呢?
中学时代我有一个好朋友小宁,化妆打扮,骑着大摩托飙车,早恋,逃学。因为我和她玩在一起,就有同学提醒我,你这样别人会觉得和她一样,也挺“疯”。我说,我本来就是外表冷漠内心狂热,人不疯狂枉少年。后来她经历了失恋、高考失利,渐渐成熟,毕业后参军还有过几段情史,直到退伍和男友同居一年后结婚,心才逐渐安稳,开始专心搞钱,工作之余开出租,后来自学法律,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律师,如今的她,家庭稳定事业,成了一位洗尽铅华,敬业的好律师,幸福的好妻子好妈妈。小宁这类女孩,如果注定她的少女时代是有笑有泪,完整的青春期,她充分的释放了她的自由,当年的她有多荒唐,如今的她就有多安分。
作家石康谈到中年人的婚变说过,“在我眼里,中国目前的成功分子,从王石到冯唐都算上,都在通过搞离婚来补课,是中国欠他们的,在他们年轻时,应得到的是大量姑娘及损友儿,他们在青春期不听摇滚而拿上班或考托当奋斗,他们差不多一生都在垃圾堆里搞装修,令人伤感的是,已没用了,他们全被骗了,因错过太多与时间相关的优美的事情。”
村上春树的《再劫面包店》中,如果那两个年轻人,当初拒绝听瓦格纳的音乐,完美的进行抢劫而不是交换,《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得到了初恋黛西,结局会不会更好或更糟糕?似乎并不会,那就让一切按照他应有的节奏。
物理学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而能量的总量则会保持不变。人生的财富、运气、幸福亦是如此。过度压抑天性,自我感动式的假努力,他日只能用另一种形式补偿。
看着家中熟睡的学子,我盘腿像个一休,不急,休息。不卑不亢,不慌不忙,磨刀不误砍柴工,哪里写着我家的不是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