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
犯错误,写心理病历
心理病历包括五部分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
学生犯了错误,写心理病历,有利于使他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
犯错误,唱歌
很小的又没有深刻思想动机的错误便给大家唱一支歌。
他站在前面唱歌,虽然没有压力,没有羞辱感,但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产生荣耀感、自豪感,他不会忘记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站到那个位置上去唱歌的。再说,万一有的学生嫌这种纠正措施太轻,而故意再迟到、再犯错误的话,那时再采取别的措施也不迟。
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调节了班级的气氛。
还是那句话,一旦有同学因为让唱歌就故意犯错误,那就马上采取别的纠正措施就是了。
犯错误,做好事
学生犯了错误,便做一件好事,也有利于纠正错误。这种方式,受到较多同学的欢迎。
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也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
选举“闲话能手”
选举、惩罚不是目的,使同学进步、激励后进生前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树立良好班风才是目的。
说话接力本
结合实际,不妨用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再配合干部监督、学生互助、集体抽检等方法综合应用于维持自习课的纪律,自习的纪律就一定会好起来。
糖衣药片和顺耳忠言
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有过类似的批评,看到他贪玩、不写日记时便数落,话说得过重,孩子不愿听,表现出不满,我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便想维护,于是批评得越厉害。为了使孩子失去防守能力,便找他的弱点,把他过去的错误重提一遍,孩子虽然无话可说了,心里却没增大战胜错误的能力,倒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这样做的结果,师生双方都很累,谁都不愉快;学生没想出克服缺点的办法,教师也没提高教育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就批评者而言,不能让自己的良药越苦口越好,忠言越逆耳越好,而应该想方设法使良药不苦口甚至甜口,让忠言不逆耳甚至顺耳。坏人腐蚀好人喜欢用糖衣裹着的炮弹,这样容易将人打中,容易使人接受。
学生的错误,从其自觉不自觉的角度来分析有两类。第一类是不自觉犯的错误,第二类是自觉但又不能自制的错误。
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
信为心之声、心之桥
信是心声,信是心桥。班主任要善于传声,善于搭桥。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的交往更广泛,更频繁,班主任要更多地建筑心之桥,使学生的心路四通八达。
于反复之间求上进
后进学生有上进心,也能上进,但上进的过程充满了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
即使是装出来的,也是进步了,那就应当表扬他,鼓励他,同时也公开帮他敲响警钟:“你的另一部分消极脑细胞,还可能反攻。”
班规班法对后进同学既一视同仁,有的又有灵活性,这是后进同学的上进规律决定的,也是大家都能理解的。
阅读感悟:
魏老师书中对于学生问题的疗法,非常值得我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进行借鉴。首先,从态度上接纳问题存在的正面意义;其次,从策略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最终,在效果上给予充分的肯定。
对于学生的问题摆脱“一味高高在上”、“我是为了你好”、“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等所谓的“良药苦口”。而看到学生犯错时的一不小心或者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如果是“一不小心”那就下次休息,如果是“控制不住”,那他需要的更多的应该是内心的能量和方法的指引。
回想自己在工作中也有诸多的“控制不住”。当工作任务多的时候,会控制不住的自我内耗;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会控制不住的想要爆发各种情绪;在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做事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想要控制孩子。可是,内在的理智告诉我们,精神内耗是没有用的,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爆发情绪往往会导致场面失控,所说的话语也往往让我们后悔不已;一味的控制带来的更多的是反抗。
你且看抱怨半天之后,工作没有完成,完成我们心情很糟,节奏被完全打乱;情绪爆发,激发师生之间更大的矛盾,引发自己更深的自怜和自嘲;一味控制过后孩子各方面自主力的下降,更加的磨磨蹭蹭。
遇到问题,用心及诊疗的方法,不但可以治疗学生的疾病,也可以治疗我们老师自己的诸多问题。
面对“疾病”的诊疗,也要在内心明确治疗的过程会出现反复,甚至是倒退。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强化必胜的信心,为自己为学生不断发起,建立成长型思维方式,促进终身学习的展开,实现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