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7月14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初二。牙克石市图里河镇-X302-伊图里河镇-S301-根河市-X324-冷极村-金河镇,骑行137公里。根河天气:阵雨转晴,11-22度。夜睡不实,三点多醒一次,到四点多点儿就起床了。如厕两次,收拾离店。不远处有早餐,吃了俩糖糕和一碗小米粥(一块五),店里有刚出笼的白馒头,吃一个带一个,总共花了五块钱。出发时五点十余分,天阴似铅,出门即烂路,不久就又下小雨了。穿上雨衣,湿雾里默默地择路而行,路过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又先于大家出发的沙狐滞留在这里,遇见也一块儿上路了。出镇区五公里,路边开辟了小广场,松树林下有人物群雕和浮雕墙等建筑物,那是刘少奇视察图里河纪念林碑。1961年8月4日,时任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冒雨视察了图里河林区,在此地亲手对人工幼苗进行了抚育,并对中国林业的发展和大兴安岭天然林更新、阳坡造林等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2011年正值刘少奇同志视察林区五十周年,图里河林业局重新修建了“刘少奇主席纪念碑”,以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林区人民的关怀。历经五十年,当年的幼林已长成参天大树,循着纪念碑石阶而上,刘少奇及地方陪同人员的雕像栩栩如生,在青山绿树掩映下,让人肃然起敬。下来在牙克石的县道上骑行还有最后的三十余公里,雨里的烂路更加不好走了。后来,天气转换不定,时阴时雨时睛,习惯了就一任它去,顺其自然最好。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水出现在眼前,乌黑而又洁净透亮,这是伊图里河,蒙古语的意思就是“清澈见底的大河”。不远处就是伊图里河镇了,行政隶属牙克石市管辖,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北坡原始森林的腹地,曾经辉煌于林区几十载,被誉为“林海重镇”。进入镇区,就告别了骑了数天的X302县道,接上S301省道,路宽了一些,两边的林地也退后很远,顿觉眼界大开,似是冲出了森林的围困。镇边停留了一会儿,等来了后面的骑友,一道大上大坡奋力骑上去之后,呼伦贝尔管辖的另一个县级市根河界就到了。根河的路界,树立了原木拼版造型的大牌子,书写道“中国冷极根河,越冷越热情”。二十余公里后达根河市。时已九点,已骑出了五十三公里。城边是沿着根河修筑的带状湿地公园,其中树立着做成三角锥形的玻璃柱,红色的正楷大字是“中国冷极”。大家聚拢一起过市区,按手机导航先是沿着河边宽阔的迎宾路走到城东,但拐弯北上林海街中,却是全程的挑路大修的路段,自然很不好走了。此处已是根河的城区,建筑没有特色,留下的最深记忆就是急切地想快些出城。沙狐中间绕开了修路的地段,也正如其说的,城区的路四通八达,怎么也能绕行过去,结果是沙狐早早地在出城的路口迎候大家了。根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县级市,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接着北上的道路是X324县道,也是根河至满归的根满公路,路不宽阔,也时有破损,情形仍是林区间的起起伏伏。十一点许,随着在前的队友停下来开启路吃模式,早上的馒头夹着咸菜,家中携来的一包巧克力屡经热触冷结之后,今天也终于启封一并开吃了。此前的天空,就又有阴云飘来,时作观察,都未成雨势,吃中却迎来了一阵大雨。毫无躲闪之地,多人原地雨衣遮挡,而我三两人则下到路边白桦树下,树密也能化大为小。其实,从根河出来,就是漫长的四十公里上坡路,虽不是竭尽全力,但也是奋力不懈,阴阴雨雨当中,也不是一段轻松的旅程。后来出太阳了,一时的温热还招来了在背后萦绕叮咬的小飞物,是牛虻、小咬,分辨不清。好在只是骚扰了一通,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叮咬。一路的里程碑是由木牌做成的,高高吊起树在路边很有特色也很让人心里明了,但到后来倦怠的时刻,这也成了追逐的一个目标,就是一公里一公里地盼着向“40”的数字递增。十三点一刻,四十公里的里程牌出现了,也看见了前方的骑友聚停在了一座闪亮的金属雕塑下,噢,中国冷极点到了。这是一个叫静岭的地方,是今天骑路的最高点,海拔1081米,曾于2009年12月31日清晨测得最低温度为-58℃,是中国有记载的最低温度,即被称作中国的冷极点。此地树起的冷极钢塑,高12米,由汉字草书“冷”变化而来,遂也成了中国冷极点的标志物。附近有牙林铁路设立的静岭站,现在岭上修建了呼伦贝尔驿站九号中国冷极站,是旅客吃喝拉撒小憩的地方。在“冷”字雕塑下照了像后,就坐到了驿站的木连椅上,对于眼前的冷极点,现在就是一个极致联想的概念,实难想象这里冬季的寒冷是个什么样的程度及感触。实测驿站海拔是1089米,温度二十度左右。不少乘车而来的游客与我们搭讪,问这问那、好奇心特浓,有队友乐于应对,我还是选择躲避,赞赏敬佩之类的话已经听腻了。原本是想等来后面的洲和山川等人再走,但半个小时后仍不见人影,就通报之后还是按老习惯,到住地再汇合吧。于是近两点时下去静岭续行,前面尚有四十多公里才能到达今天的目的地。驿站廊下,曾有一时小雨,此时雨停渐晴,又现白云蓝天,微微的缓下坡骑行也省力了许多,心情不由地也畅爽起来。骑过十余公里,出现了中国冷极村的大木牌,冷极村的命名,是因为这里是接近冷极点最近的一个村庄。几排红砖红瓦的平房小院,红灯高挂,家家都是接待游客的食宿点,“兴安之巅,冷极之源”、“零下58度的问候”等带有煽动性的口号非常醒目。原来在2012年,金河林业局借助棚户区改造工程和林区经济转型,决定对金林林场实施生态移居搬迁,但也留下部分职工将林场原貌保留,进行“冷极村”品牌打造。因为极寒,就借助不远的静岭测出的-58℃记录,当年就注册了一个新名字:冷极村。现在是旅游淡季,但也有游客停在了这里,对我们骑行到来也倍感兴趣,其中听到一车游客来自大庆,就自然对同属于石油系统的我们更加亲近热情了。喜于探新的沙狐率先骑进了冷极村中,不久就大声唤我,说是遇见滑县老乡了。等我也骑进村里,在平房的后排一家,就由沙狐引见与老乡对上了话,原以为用老家话更容易拉近距离,但不料我出口问询后回应的却是标准的东北当地话,这才醒悟眼前的这位壮年的老乡已经是林区长大的第二代滑县人了。果不其然,这位原籍滑县慈周寨的老乡,已故的老父亲是转业军人,是第一代的林区职工。有了这层关联,也自然多了一番的寒暄,也在事后激起了我对这一段历史了解的兴趣。有资料称,金林林场建于1958年,是金河林业局建立最早的一个林场,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国的一千多名军人转业来到这茫茫的大兴安岭林区。建场初期,条件十分艰苦,用小杆和柳条编起墙,外面抹上泥,就可以住人了,当时都是森林,没有人烟,职工吃盐都困难,到1960年3月通了铁路,情况才有所好转。现在村里的几户人家,全是第二代伐木工人。中国冷极村,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冬季寒冷而漫长,零下35度的温度长达六个月,随着近些年媒体的大力宣传,这里就成了国内的一张旅游名片,越来越多的人冬天来到村里观赏林雪美景、挑战寒冷极限,同时也给转型的二代林业职工带来了丰厚的受益。离开冷极村,晴空下的山林趋于恬静平和了,树木苍绿,野花盛开,三十公里的好景致也换来一天中感到最畅意的时刻,四点半,与等候的前队一起到达金河镇,“金河”的招牌在碧空白云下光彩照人。遇见一住下闲骑的北京骑友,说是来自京南的长辛店,一行骑友坐车到长春后开始骑往北极村,北京老赫与其相见就更多了一层亲热。北京骑友主动引荐了住宿的旅馆,我们得以不费周折地安顿了下来。与老兵王、老彭择一标间入住,每人摊二十元。洗澡洗衣,几天积垢为之一清。但是店家的男女挑剔唠叨,男的嫌洗衣弄湿了地面,女的怨自行车进了房间,我们听之都不予理睬。晚饭出门,想不到在旅馆相邻的山货店里,还有一个与濮阳有密切关系的经营者,说是老婆孩子都在濮阳,自己的家就在巴黎街中的颐和花园。集体进餐,选择的一家地方很大的饭店饭菜都不便宜,几样点菜吃大米,A费达到了29元,沙狐的小米酒又饮了少许。饭后,走上有金河林业局单位的一条大路,在有人逗留小商店久久不出时先归。倚枕上网,夜深父来电话询问情况,近十一点才睡。今天的QQ“说说”:骑向中国的北极-第廿二天,时阴时晴时雨又烂路,骑行137公里到达内蒙根河市金河镇,途经中国的冷极村。花费:早餐5+住宿20+晚饭29=54元。金河是鄂温克语“罕的里脊肉”之意,因镇内河流“金河”而得名。此地海拨六百四十五米。
骑向中国的北极-D22从图里河到金河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