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的行为看似理性,却会在不同场景中做出前后不一致的行为。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行为呢?在回答之前,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捡来的100元与赚来100元之和是否等于200元?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当然等于。因为把捡来的100元与赚来的100元同时放进钱包,不就是200元吗?但是,当我们要真正去花掉捡来的100元与赚来的100元时,我们却不会一视同仁。
下面来看一个问题:假如你花了1000元买了一张你喜欢的演唱会门票。这价格算是挺贵了。在你去演唱会的路上时发现演唱会门票丢了。这时,你还会花1000元去看这场演唱会吗?如果去看了,也就是花了2000元。
再看下个一个问题:假如你准备去看一场你喜欢的价值1000元演唱会,当你在去演唱会的路上时发现你刚买的1000元电话卡丢了。这时,你还会花1000元去看这场演唱会吗?如果去看了,这时你也是花了2000元。
据调查,在上面两个问题中,第一种场景中有78%的人不会再花1000元看演唱会。而在第二种场景中,有82%的人选择花1000元继续看演唱会。同样最终都是花掉2000元,为什么我们会在不同的场景中做出不同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心理账户,我们每个人都存在很多个心理账户,而当我们把我们的钱分别放置在不同账户中,我们的行为将会受到它的影响。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将话费在电话卡上的钱与看演唱会的钱分别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电话卡所使用的钱并不会影响看演唱会的钱。所以在上面两种场景中,我们做出的不同的行为。
我有一位叔,他非常喜欢打麻将。有一次,他手气非常好,连续赢了好几把,赢了2000多元。本来他是想玩几把就回家,但是运气实在太好,于是就一直玩了下去,结果我们当然可以猜到,他把赢来的钱都输回去了。回家后,我婶婶问他,是不是又输钱了?我叔回答:还好,就输了30元。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只是输掉30元吗?实际上,他是输掉了2030元。只不过30元是他工作赚来的,而2000元是他赢来的。而且他并没有把2000元当成是他的,那是因为他将30和2000元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在上面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出我的这位叔把2000元放在了赌博账户中,花起来就特别的大手大脚,而把30元放在了工作账户,在输到30元时就知道止损。这就是心理账户对我们的行为造成的影响。
我们的行为随时都有可能在我们没察觉时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例如我的这位大学同学,他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基本每个周末都要出去兼职补课。在他兼职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之前兼职的老板都是到月末时才将这个月工资发给他,而他现在的老板则是当天就把工资支付了。他以前回学校几乎没打过车,而他现在基本每次兼职完都是打车回学校。我就好奇地问他,你是不是现在挣得比以前多了,居然每次都打车。他算了算,其实现在挣得比以前都少,但还是愿意花钱打车。从他这种行为我们可以看出是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
我的这位同学将他赚的钱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一个叫小钱账户,一个叫大钱账户。小钱账户中的钱就可以随意花,而大钱账户中的钱就必须存起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那种平常省吃俭用,有时花钱却大手大脚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对不同账户中的钱产生了“歧视”。
虽然心理账户常常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利用好,可以改变我们父母的消费行为。我们有很多人都想孝敬父母,每个月都会给父母一笔养老金。但我们发现父母根本不会花这笔钱,而是将它存了起来。这种现象特别能在60以上的父母身上体现。
我们虽然想孝敬父母,但无法让父母享受生活。这该怎么办呢?现在我们就可以使用心理账户来影响父母的行为。我们可以每隔几天就给父母一笔钱,一个月下来我们给父母的钱也等于我们一次性给父母的钱。但这两种做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当父母在每隔几天得到的“小钱”,他们就会去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改善下生活,因为我们的父母会想这“小钱”太少,不适合存,不如花掉。这样我们既能敬孝道,又能改善父母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工具的好坏不取决于工具本身,而是取决于使用者。如果我们能使用好心理账户,想必也能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