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本有趣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书中的主角“蛤蟆”,因被“河鼠”、“鼹鼠”及“獾”仨位朋友发现生病了,于是带蛤蟆去给“苍鹭”医生做心理咨询。
虽然蛤蟆心里不愿意,但因不想让朋友们失望,而勉为其难接受。初次的咨询并不顺利,苍鹭也感受到了蛤蟆并不想接受帮助,但心理咨询重视的是“求与帮助的关系”,咨询双方都需全心投入,才能预见积极结果。
在第二咨询后,苍鹭引导了蛤蟆说出他不快乐的所有事情。蛤蟆说他在前一段时间经历了不好的遭遇过后,又在某天掉到河里差点淹死,所幸被河鼠救获,蛤蟆心怀感激,但当蛤蟆想向朋友告知他遭糕的经历时,反倒挨了批评,蛤蟆自觉因受人恩惠,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见到獾后,獾见到蛤蟆狠狈的样子,又狠狠地骂了蛤蟆一顿。蛤蟆觉得獾就像他严厉父亲的样子,总是找机会,想尽办法要羞辱我。蛤蟆觉得,“为何每个人都对我如此地不友好,但这些并不是我的错”。
苍鹭引导蛤蟆从这些不快的情绪中学到了什么?蛤蟆认为,这些情绪感受是来源于幼时的记忆。于是,苍鹭便给予接下来一系列的引导治疗。
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
蛤蟆回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父母。父亲很严苛,对他的要求很高,而母亲则非常顺从父亲。蛤蟆感受虽然自己受到父母照顾应该感激,但因孤独的童年,并没有为他带来快乐的回忆。
苍鹭则向蛤蟆解释,在我们刚出生时,只具备了几个基本的情感,例如: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但随著年龄增长,这些情感会逐渐变得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而这些模式,会成为我们一生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模式的形成,与照顾者息息相关。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的作者米纽琴曾表示,我们的特质,都是从父母那传承的,有些特质你非常珍视,自然而然会继承;即便你身上的某些特点跟父母的很不一样,但其实,也是从他们身上“间接习得”的。
回忆探索童年的经历,给蛤蟆带来即“愤怒”又“内疚”的感觉。对父母无已发泄的愤怒之情,与道德上应有的感恩之情形成强烈的冲突,即使在父母过逝后,仍无法化解的情绪是蛤蟆痛苦的来源。
改变,是痛苦的领悟,是蜕变的开始。
突如其来的意外访客,带来不好的消息。原来是因为蛤蟆生病,耽误了学校董事会的运作,所以獾想要取代蛤蟆的职位。
这件事让蛤蟆既生气,又觉得獾的话似乎是正确的,不知所措的他,于是又气乎乎地去找苍鹭谈论此事。
蛤蟆觉得为何自己总是一直经历这么多遭糕的事,而这些事最后都演变成不得不谦让他人,自己真像个蠢货。
但苍鹭卻从“可怜弱小的我”游戏来做比喻。游戏的输赢取决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他人。
对自己“不诚实”,是总觉得自己遇到坏事,而让对方占上风时,自己才又能够回到幼时那可怜弱小的自己。会有这些委屈,是因为自己参与“共谋”了事件,偷偷配合对方,以为输者才是赢家。
阿德勒曾说过:“我们的不幸,皆是自己迭择的。因为不幸对自身而言是一种善。”例如,在婚姻中,其中一方可能犯错造成伤害,另一方可能就会抓住这个缺陷,在没有安全感时又重提这事对自己的伤害,而让对方内疚,卻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反而造成感情中更大的裂痕。
真正能使我们成长的人,只有自己。
蛤蟆非常震惊苍鹭的说词,情绪翻腾,但卻又不得去不正视自己的内心。苍鹭提醒蛤蟆,必需要以“成人自我的状态”去成熟面对问题,对自己负责是核心。
苍鹭的职责,不是在告诉蛤蟆答案,而是引导他找寻自己的答案。
后来蛤蟆的改变,是从回忆中获得了能力,让他不再谴责自己,能找到事件间的联系,並能客观的看待事件而不感内疚。
故事迭荡起伏,透过蛤蟆的故事也帮助我们反射内心无法自觉的“其它的我”。
人生,不需按照剧本,没有绝对定论,只要我们愿意,就可改写它。
对自己负责,才能让自己真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