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亿——第五章: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第四节——第七节)
知识点:
四,利润来自没有竞争
1.社会工资与趋势红利:收入-成本≠利润。
成本项目:制造成本,营销成本、渠道成本、折旧损耗成本、公司运营成本(比如员工工资、办公室开销、管理成本)等。
价格战引起收入减少,直到只剩下社会工资。
创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生的利润差才是利润。只有别人拿不走的,才是你真正的利润。利润,来自没有竞争。
任何一个行业,所有的红最终都会被竞争拉平,最后大家只能赚社会工资。这时候,只能通过创新来创造利润空间。
五、没有KPI,也能管好公司
1.优秀的人不用管理,他们会自我驱动。换句话说,靠管理制度才能安心工作的人,也不是优秀的人。
2.没有后顾之忧的人,才能发挥最大的创造性。
创造力的工作,一定来自热爱,来自他内在的自驱力和创造性。
KPI和提成制度会明显压抑员工的创造力。更会引发同工种、同级别员工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KPI和提成制度是法家式管理。
管理就是最大限的把员工内心的善意激发出来,而不是把他的恶意激发出来。(儒家式管理)
六、让优秀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
员工和企业是雇用关系,但雇用关系的本质,是某种形式的合伙关系,是一种共同体。
合伙关系有三种形态: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员工是来帮公司赚钱的,并且通过帮公司赚钱来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
“利益”→“风险”→“愿望”
事业共同 体:合伙关系。这个可能的长期收益,也许不只是金钱,还包括名誉、人脉、持续收益和持续劳动的最终兑现。
“愿望”→“风险”→“利益”,
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的最大差别,是“愿望”“风险”“利益”这三者之间的排序。
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期待:
第一象限(创业困境),企业有伟大的愿景,希望改变世界。但员工不信任。(有梦想,没人才),要么想办法说服员工树立同样的梦想。要么换有梦想,有上进心的员工。
第二象限(事业驱动),企业必须转型,领导人有新的目标和愿景,留住同样有梦想的人才员工。(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员工可以成为合伙人)
第三象限,叫作“转型困境”员工有梦想,企业只想保持现状(有人才,没梦想)(员工离职另谋高就)
第四象限(利益驱动)老板没有领导力,员工也只想要短期利益,以“利益、风险、愿望”为排序方式。(只招底薪加提成的短利员工)
七、勤劳能创富,勤劳未必能分到财富
没有劳动就没有财富,财富跟劳动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等于劳动。
财富=劳动(劳动人员)×生产率(科技资源)×效用(商业价值)
劳动创造财富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劳动创造财富,却有一个不可能突破的天花板。
第二个问题: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劳动本身并不分配财富。
一条财富链上,不可被替代的人员为稀缺资源,掌握稀缺资源才有财富分配权。
只有不断让自己变得稀缺,才能拥有财富分配权,获得更多财富。
八、一切的分钱方式,无外乎优先和劣后
分钱方式:优先和劣后;
分配方式,固定、剩余、分成的万千组合。
1.员工优先,老板劣后: 员工做好了工作,完成了目标,就应该得到利益,不论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所以,优先利是固定的。
老板只能拿劣后利,是剩余的利润。无论是多是少,还是亏损,都老板自己的事。而且,奖励和分成,都是劣后利。
2.如何在一个不确定的项目中“优先劣后”(一人出资本,一人出时间和精力)
不确定的项目就是新项目,新项目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辛苦赚钱阶段;人力优先,资本劣后。
第二个阶段,资本收益阶段;资本优先,人力劣后。(资本80%,人力20%)
第三个阶段,均衡阶段;项目发展很好,达到预期(均衡分配,资本60%,人力40%)。
第四个阶段,发展特好,超出预期阶段。资本优先,人力劣后。(资本80%,人力20%)
(第五种情况,那就是亏钱,输本金和输时间都是输,没有分钱的必要了)
3.合作中,竞争有优劣势时如何分钱;
和合作伙伴竞争优势有大小——那么竞争优势小的拿固定,竞争优势大的拿剩余。
和合作伙伴竞争优势有大小,交易成本还很高——那么竞争优势小的拿高固定+低分成,竞争优势大的拿低固定+高分成。
4.企业之间合作如何分钱:分成的方式创造出全局性增量,促成双赢。
经验与行动:生活中,很多店铺,餐厅或一些工厂,刚开业时,生意火爆。慢慢的越来越冷淡,一两年后,就关门大吉了。
大多数原因是没有稀缺资源,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被价格战打压,在竞争中灭亡。
很多人求职辞职,换工作频发,也因为自己没有稀缺资源,想要更高的工资待遇,企业觉得你不值得那么高的待遇,你要辞职,没人拦你,因为有你没你都一样。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不断让自己变得稀缺,才能拥有财富分配权,获得更多财富。
行动:持续的学习,创新,让自己获取稀缺资源。只有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