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1957年,心理学家A·卢钦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实验证明,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例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举例
据说,清朝未年,曾国藩在外带兵打仗,需要定期向朝廷汇报战果。有一段时期他总打败仗,不知该如何写奏章,又不敢谎报军情落个欺君之罪。师爷无奈在奏章中替曾国藩代写道:臣屡战屡败……洋洋洒洒,细细叙述打仗的千辛万苦,以求皇帝谅解。奏章长达万言有余,写完后请曾国藩过目。曾国藩看过,只把句中的“臣屡战屡败”改为“臣屡败屡战”,其他只字未动。皇帝读后,非但没有征罚败军之将,反而嘉奖鼓励一番。可见“败”与“战”的前后次序一变,意思就有天壤之别。“屡战屡败”写出的是一个常败将军、无能之辈的颓然窘样:“屡败屡战”让一个顽强。勇敢、浴血奋战的忠诚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其实,这两个字次序的变化引起的表达效果的不同,正是应用了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最后一句话,往往决定了整段话的基调,最后一个词往往决定了整个句子的基调。“屡战屡败”最后一个“败”字容易使人陷于“败”的恼怒中,“屡败屡战”最后一个“战”字则容易使人想到不屈的战斗场面。
“近因效应”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多。相传,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个同情革命的国民党高官为营救几个被关押的文化名人,曾偷偷把蒋介石口谕里的词语调换了一下顺序:原为“情有可原,罪不可赦”变成了“罪不可赦,情有可原”。如此一来,此话的重点就从“罪不可赦”变成了“情有可原”,几位倾向革命的文化名人得以逃脱劫难。
近因效应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如果能够巧妙地应用近因效应,可以增强语言的亲和力,丰富语言的弹性。尤其在批评性语言的结尾,加一点激励,给一点慰藉,留几分“柔情”,让学生感到逆耳忠言也“有点甜”,从而体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改变逆反的心态,从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意见,愿意回味、咀嚼教师的批评,让教师的苦口良药包上甜甜的“糖衣”,直达心灵的“病灶”,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办公室批评学生,开始还能心平气和,帮助学生剖析所犯错误的危害。但在谈话结束学生就要离开时,教师又特地加重语气:“这次错误,老师暂且记下。今后你如果胆敢再犯这样的错误,就前账后账一起算,绝不轻饶!”在教师看来,这样的结束语很有力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阻止学生再次犯错。其实,这正是消极地利用了“近因效应”,让学生淡化了你原本正确的批评,强化了你“咬牙切齿”的结束语。于是学生本能地警觉起来,对如此不信任自己的教师顿生厌恶之感,逆反之心便随之膨胀,轻则“横眉冷对”,重则当面顶撞,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成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心理过程,巧妙地应用一些心理效应,优化孩子的心理环境,清除学生的情绪垃圾,让学生以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饱满状态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