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于人性的看法,从古至今一直争议不断。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
孔子孟子对于人性的判断,真的是“本善”吗?
傅佩荣教授以中西方哲学的深厚功力,潜心研究儒家思想四十年,将儒家的人性论阐述为“人性向善”。
尼采说,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
哲学家的眼光,可洞见本质,亦可预见未来。
傅老师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人性向善”论,正因他深知,对于“人性”的认知是否正确,会影响一种文化的发展走向,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每一个个人的生命成长与人生体验。
一、人性向善,善的定义是什么?
傅佩荣老师认为,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判断“适当”与否,要参考三点:
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第二,对方期许要沟通;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
从善是“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的实现,”延伸到与己的关系,与物的关系,与神明,超越界的关系。
这四种关系,基本概括了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有言:
在人类的生活中,有三大类的对立。
一是人类和自然的对立;二是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三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
梁漱溟先生也认为人生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其晚年愈加坚定地认为,古往今来人类生活,约之总不出如上所列三大不同性质的问题。
季羡林先生在《做人与处世》中也提到: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梁漱溟先生,冯友兰先生与季羡林先生都认为处理好这三种关系非常关键,傅佩荣先生通过研究儒家思想总结出四点,更加完整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傅佩荣老师说,儒家提醒我们:
一,对自己要约;二,对别人要恕;三,对物质要俭;四,对神明要敬。
前两者涵括人类世界,后两者指涉自然界与超越界(神明包含祖先在内)。
四点合而观之,人生安稳踏实。
二、儒家给我们的四字启示
第一,对自己要约。
修养始于约束自己,进而化被动为主动,走上光明大道。
如: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论语·里仁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篇》)
第二,对别人要恕。
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平等心尊重及关怀别人,还须进而立人达人。
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的恕道,可以参考《孔子家语》所载: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这个恕道在《大学》的絜矩之道中诠释的更完整,如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还要推己及人,进而立人达人 ,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篇》)
只要奉行孔子的忠恕之道,人生就会走得稳健而踏实。
第三,对物质要俭。
珍惜一切资源,推及保护自然生态,这是今天十分重要的观念。
如: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篇》)
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篇》)
节俭,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和当今的环保思想呼应。
《韩非子 · 十过》记载:秦穆公有一次问由余:“你说,古代君主使国家兴盛和覆亡的原因是什么?”
由余回答说:“由于勤俭而使国家兴盛,由于奢侈而使国家覆亡。”
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第四,对神明要敬。
对祖先、神明与超越界(至上神)都要心存敬畏,由慎独开始培养深刻的宗教情操。
如: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伦语·八佾》)
孔子说:“修己以敬。”
从敬己,敬父母,敬圣贤,敬祖先,到敬天地神明。
敬是一门大学问。
程颢有言: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 (《明道语录》卷一)
李泽厚先生在《说巫史传统》有言:
徐复观说:“周初所强调的敬的观念,与宗教的虔敬,近似而实不同。宗教的虔敬,是人把自己的主体性消解掉,将自己投掷于神的面前而彻底皈依于神的心理状态。周初所强调的敬,是人的精神,由散漫而集中,并消解自己的官能欲望于自己所负的责任之前,凸显出自己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牟宗三说:“在敬之中,我们的主体并未投注到上帝那里去,我们所作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仿佛在敬的过程中,天命、天道愈往下贯,我们主体愈得肯定。也就是说,原典儒学讲的“敬”,不是如宗教(如西方基督教)那种否定自身(人)去投入上帝,而是感到自身生命、存在由于与神同一而获得肯定。
这段话说得极为精彩。
三、儒家的“天论”
说到敬,不得不说儒家与天的关系。
《论语》中提到孔子与天的关系: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论语 · 为政》)
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 · 八佾》)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 · 述而》)
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 · 子罕》)
孔子在两次生命最危急的时刻,都把天抬出来,认为自己背负天命,无惧任何迫害,他认为自己和“天”有着紧密深刻,难以割舍的联系。
如果剥离了孔子与天的关系,那他整个思想也就没有了根基。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天”就有特殊的感情,俗话说:
“穷则呼天,痛则呼父母。”
表示惊叹时,就说:“我的天呐”,遇到不可抗力量时,就说“这是天意”有人夺得天下,赞赏他,就说其“天命所归”。
可知我们和“天”这种神秘的东方力量,有种说不清道不明又深刻而紧密的关系。
综上可知,傅佩荣老师解读的儒家四字箴言“约、恕、俭、敬”,对现代人的启发是全方位的,给我们的人生之路指明了康庄大道。
傅佩荣老师说,他希望成为一座桥梁,把哲学带进人生,让别人听得懂,想得通,做得到。
其实,所有伟大的导师都是桥梁,孔孟老庄,佛陀,耶稣,苏格拉底都是桥梁,通过桥梁,我们要找到自己,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