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后,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孟子的思想除了强调“推行仁政”外,对于人性也提出了更为系统的解说。孟子,名轲,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关于他的生平,至今并无定论,一般认为是生活在公元前372一公元前289年之间,亦即战国时代(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年)的中期。当时存在的还有二十国左右,其中七国争雄,都想兼并天下。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说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而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因此从孔子到孟子是第五代。孟子先是“道既通”,所通道自然是“唐虞三代之德”以及“仲尼之意”。接着,他效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周游列国,到处宣扬“仁者无敌”的思想。可惜没有一国国君能够实行他的这种理论。从战国时代的大趋势来看,孟子的观点显然不切实际;从孟子的具体遭遇看来,连他自己也承认并未成功。但他为什么再三强调“仁者无敌”,百姓归向仁者是出于无法遏阻的天性呢?这与他对人性的看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