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讲五班老师讲课收获
1、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要给别人太多建议。
2、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还去爱别人。焦点老师看到只要他有爱,只要他去爱别人,就有希望,我们不能被主流价值观绑架。
3、学习焦点关注正向我们也要自我赞美,做自己的重要他人。
4、小孩子知道做不到,知道只是头脑层面的知道,做不到是心里真的做不到,身心不一致。
怎么办呢?
利用重要他人扩大来访者的知觉,如爷爷是他的重要他人,问,爷爷看到你这样,他希望你怎么做?爷爷会怎么说?
5、只有活着才能把问题打开,才有机会解决问题。
6、危和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一个人来说的危险对有些人来说是机会,反之亦然。
二、朱老师的读书会
主持人:李桂芳老师
1、当事人与治疗师平等的位置与合作关系更被提倡,甚至是比评估咨询技术更为重要的评量。怎么理解?
咨访关系比用的咨询技术更重要。最花哨的技术抵不过真情。
2、诠释---专家的姿态,解释自己对他问题的看法;评判对与错。
建议---比较中性,柔和一些。
形塑---咨询师的一个回应,摘要(关键字)或简述语义
3、重新诠释---不同的面向与角度,认知的改变。
案例:自己请假坚持不了,后来又来了2。3天
不同的方式谈话:之前遇到的是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个挑战,但这2、 3天过来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 …负向,但是…正向。
重新建构
4、知觉---感觉的整体,认知
扩大知觉---周围人怎么看你。以前可能是自己怎么看自己。
三、看别的老师的分享收获
抄的雪利老师的
《重新建构“紧张感”》今晚朋辈案件督导,感谢C老师百忙之中整理案例分享案例。在听案例的过程中,深入案例,每位老师都从不同的面向进行好奇和提问,从而了解到更多详细的信息,让案例故事变得更丰富。
案例中来访者非常的紧张,多年来都一直紧张,并谈到以前的事情可能引发的紧张感。紧张是有一定的起因的,那当事人在什么时候会紧张,在什么时候不那么紧张,最想要的是什么,当得到了拥有了,就会不那么紧张。紧张分多种,除去一些常规性的紧张外,去看看“紧张”背后的故事和细节,可能会减少紧张感。当来访者有一些特殊的感觉时,可以使用外化技术来探讨聊一聊她的紧张,怎么来的,是怎么看待的,带来了什么影响,是怎么面对的,希望什么等等,可以再用叙事里的改写,或者寻找例外,重新建构她的紧张,从紧张来获得新的内容。
每个人在一些事情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信念。在来访者的信念系统里来看,自己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就不好,很多方面就不会好,就不受待见和认可。而来访者认为学习好了,什么都会好。一个信念,支撑着她有所改变,通过努力学习提升,人际关系好了点,还真的带来了一些改变,自我印证的成功经验更有效。
感受环节,自我的感受,在来访者案例故事的基础上,我们都有些添加的成分,但不脱离实际,更深入的去进入来访者的状态和境地。每一个案例故事的背后,都好像也有一个自己的小影子,去看看曾经的自己,重新建构曾经的故事和感受,更好的过好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