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在旅途中,我们能够与世间各种美景相遇;在读书时,我们也能够与最美的风景邂逅。由于疫情原因,暑假没有出门,诗和远方旅行的愿望没有实现。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是让灵魂旅行、让心灵沉淀的最好方式。可当自己静心梳理自己阅读之路时,才发觉一切是那样的单薄。很幸运从学校图书室借到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由于各种事务堆叠,总要挤时间来读,因此历经7个月在今天才读完此书。掩书冥想,感触很深,收获颇丰,如同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就如作者所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读书的美妙。每当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他,给他启迪。”
此书的作者常生龙,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2011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是作者从自己看过的500多本书中挑选出50本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收获,带领我们领略书中的教育智慧。
作者把这本书分为五个专辑: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这五点都是精髓、核心:“教师是改变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学,靠我们老师去研究,去探讨,去探索,必定是创造;教育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亲子关系、家校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让人们“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所以教育即生活;一所学校就是孩子的社会,“让学生爱上学校,在其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学校即社会;做为教育的实践者,我们需要掌握教育原则,需要归纳教育策略,我们需要理论做支撑,所以,理论是我们的支点;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教育的变革,一股脑儿地冲刷着我们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去接受。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由于长时间从事政教工作,遇到的都是学生违纪违规的问题,经常与学生斗智斗勇,逐渐形成了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习惯,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翻开这本书的第一辑第一篇文章时,这个标题“让学生喜欢的诀窍”便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兴趣。让“自己先变成孩子、遵循教育的规律、要时刻以身示范”是作者给我的教育诀窍。尤其当我看到这段话“一个孩子在默写的时候,将‘诉’字的最后一个点给弄丢了,老师让他抄写八遍。抄写时,该生写的前面四个字是有最后一个点的,可后面的四个又没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这样的作业违背了学生的记忆规律。我开始对照自己,深深反思。在我们身边,甚至于自己平时都会这么逼迫学生,而且也发现了这个现象,电路图、公式记不住,画写10遍等等,当时我们所想的便是“肯定是学生不够用心”,所以会指责这个学生。这就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以成人的思考方式、观察物体的视角、处理事务的方法强加于学生,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也就是不了解学生,以至于出现师生互相不理解的现象。其实,这也很好的认证了第一个诀窍“自己先变成孩子”。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够变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宽容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们也才会真正信服老师,效仿老师的做法,接受老师的建议。
做一个挺直腰板儿的教师。书中说:“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 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梦想高峰。”暑假期间,遇到好几位老师都说体检发现身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想,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注重身体锻炼,体弱多病,没有强健的腰板,哪有精力应对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如何才能成为学生遮风挡雨的墙、走向智慧彼岸的桥、实现梦想的梯子。如果作为一名教师都是一个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健全情感,那教出来的学生会是怎样呢?教师,是学生最信赖的人,尤其是住宿生,他们总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帮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果这时候,你对学生的请求无能为力、生不由己、置之不理,甚至于是麻木不仁,那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感就会慢慢降低,他会变得不想读书,不想来学校,因为学校、老师不能让他心神安宁。如果你想成为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如果你想成为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那么你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先有强健的体魄,挺直自己的腰板儿。而我能想到的最快的方式就是锻炼和阅读。只有锻炼,可以让自己身体健康、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只有自己多阅读,多思考,吸取书中的养分,才能让自己成长。而且,我觉得一个健康心态和爱阅读的老师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心态阳光、爱阅读的学生。
做一个善于“望闻问切”的教师。《转化问题生——你可以这样做》,作者从“找寻问题的成因,做好病情反复的心理准备,关注问题生身心发展的新动态,构建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指导阐述。将老师比作为医生,将“问题学生”比作为“病人”,将转化的过程形容为“治病救人”。医生只有了解病人,才能给病人治病,教师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启迪学生智慧。所以,教师应当去真正全面的了解学生。要了解一个学生,应当从家长入手,平时多跟家长主动沟通,从家长那里获取信息。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从学生们的日常小事中了解学生。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是有很多原因的,有些生理因素是不可逆的,如果你了解到这个状况,就不会去逼迫孩子做不可能完成的事了。总之,教师要像医生那样,善于“望闻问切”,从多种渠道收集学生的各类信息,善于从这些信息中揭示本质性的规律。
做一个内心充满热情的教师。高万祥著的《学校里没有讲的教育》中,告诉我们“学校教育要关注的三个方面”:一是阅读习惯,二是满腔热忱,三是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必须要求老师自身拥有阅读的习惯。一是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二是通过阅读,能“让老师拥有思想”,“获得更多的爱心、良心和责任心”,“收获诗意和创造情怀”。作者还告诉我们,老师要“像写情书那样写日记、随笔”。热忱,也是我一贯推崇的思想。我认为,一个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将自己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教育当中来,才会不知疲倦、不计较得失、全心全意、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爱教学。文中也强烈地表达他的观点:“热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热忱是行动的动力”,“一个充满热忱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并有着浓厚的工作兴趣;不论工作有多么艰辛,历经多少磨难,或者需要多少训练,都会用一种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认真执行”。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开拓了我们灵魂的广度和宽度,使我们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里拥有处变不惊、成熟安定的内心,也使我多一点书卷气,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对于教师而言,读书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正如书的封面上一句特有诗意的文字:“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的邂逅。”
在读书中不断成长。好老师始于读书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