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是因为八一八的第一次共读,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排出万难也要抽时间把书给读了。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虽是描写长乐路上居民的生活故事,却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让我们中国人看到,别有另一番风味。
长乐路长约三点二公里。冬天,等那些错综缠绕的树上的叶子都掉干净了,便能透过光秃秃的树枝,遥望远处由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构成的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三座高楼毗邻相对,全都要比纽约的帝国大厦高出一截。
在地图上,长乐路是一段很短的波浪线,位于上海市中心地标人民广场的西南方。我的家在波浪线的最西端。从窗口向下望,树叶堆成的华盖常年都在两层楼高处徘徊。楼下的这些梧桐树是唯一静默直立的活物。
这是一条很美的路,是老上海特色的路,道旁的悬铃木(第一次知道这是被中国人误叫成法国梧桐的)在积年的修剪下已然成为了道路的穹顶。
想起我之前住在枫林路上的那段时光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一条以枫林命名的道路,总让我觉得特别的诗意,而这条路也并不辜负自己的名字,道路是如长乐路一般的被参天的法国梧桐们覆盖着。从肇嘉浜路路口开始往北,路名变为了乌鲁木齐路,但我还是喜欢叫他枫林路,这样更加的有感觉。从肇嘉浜路的起点开始,沿着乌鲁木齐路一路向北,经过衡山路的大教堂和酒吧一条街,路过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美国领事馆,到淮海中路左转,再走几百米,就到了上海图书馆。这是我最爱的一条路线。
经常往返于上图,把从上图到我家之间的所有路都走了一遍,因为上海的道路并不如北京一样横平竖直,所以我经常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去了,还得打开手机导航才能找到回家的路,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我还是方向感比较强的人,都老在这一片走晕,不知道路痴同学到这里会是什么样的感想。这附近的大小酒吧都很多,白天都像一个个小公馆,看不出来,到了夜里,蜡烛点上,烛光的两头各坐着一个人,静静的喝着鸡尾酒,也不吵闹,特别的小资。在这里就餐的大多数都是外国人,我发现他们都很喜欢两轮交通工具,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就那样往路边一丢,也不特别的去锁车,给人很随意的感觉,有一种自己并不是在上海的feel。
夏天很喜欢在这条路上散步,头上的树叶密集到阳光根本透不下来,所以就格外的凉爽,炙热的阳光把知了们烤到拼命的嘶吼,整个耳朵里都被知了嘶声力竭的叫喊声给填满了,偶尔有那么一阵分贝稍微降低一些,你都会觉得那是大自然特别的恩惠。
秋冬季节更美了,梧桐树叶落满一地,市政府特别规划了几条道理给大家欣赏,所以树叶的清扫时间会比较的晚。遇到一场大雨或者大风,第二天出去,满地的金黄,厚厚的一层压着一层,一脚踩上去还会软软的,特别的棒。这个时节会有很多人来这里拍照,来散步,来一睹落叶街道的风采。这让我想到学生时候扫操场,堆了一座小山一样的树叶,然后一把火点燃,就看着树叶们烧呀烧,不时的再添些叶子进去,也为枯燥的学生生活增加了一份娱乐。
真的很喜欢住在这边的感觉,很喜欢上海很多很多像长乐路一样的老道路。这里的生活慢,有听着特别亲切的讲上海闲话的爷叔和阿姨,有各种老实的洋房、里弄、石库门。我喜欢看老人们在冬天里孵太阳,在夏天的傍晚噶山河,他们教会我上海话,教会了我上海人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才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城市,这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