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分享了“大脑是CPU不是内存”,那么把大脑里所有的事情记录下来之后该怎么做呢?
我们知道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
透由管理自己的习惯、事件等来达成对时间的管理。
基于管理的目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对事件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跟时间密切相关,特定时间必须要做的事情。
比如:高铁/飞机出行;家人朋友的生日;约定时间的见面……这类事件时间非常确定,我们用日程来管理。
像苹果、安卓的日历或者纸质的日历都可以拿来使用。
这类事件一定要少而精,如果安排得多,就容易因为完不成而产生焦虑。
第二种分类,跟时间有一定的相关,但是要求没有那么高。
比如:约定某一天要做,但是具体时间不限;计划给某个人打电话,时间比较随机,只要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就可以。
这类事件我们把它放在清单中,给它标注截止的时间,用清单系统来管理。
第三种分类,对时间的要求更低,比如:打个电话投诉;出去买个东西;交个水电费;加个油......
这类事件同样用清单来管理,但是不标注截止时间。
三者之中日历最少,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次之,没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最多。这类事件可以再进一步拆分,让它跟情境相关!
所谓情境,就是事件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空间完成?
比如:打电话是一种情境,智能设备是一种情境,办公室是一种情境,电脑上完成也是一种情境......
关于情境的更多分享我们将在明天进行~
目前,我已经从之前的忙忙忙,眉毛胡子一把抓进入了比较有序的状态。
早晨30分静坐后查看当天的日历和清单,优先做到对日程事件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去看一下哪些是有截止时间的事件,需要次之完成;其他的结合办公室、外出、电话等不同的情景批量完成。
在完成的过程中不时还会出现新的念头、想法、事件,当下只需要简单、快速记录下来,整体丢到收件箱,之后再找时间进行新一轮的排程和执行。
事件管理秉承的宗旨“保持严谨,不失弹性”,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