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政权腐败经济凋敝,民生困苦引发社会大动荡。公元8年,延续了二百多年的西汉王朝寿终正寝。王莽乘势建立新朝,但因改革失败,社会更加动荡,中国大地再次陷入极度混乱之中。世人重新对刘氏汉朝产生眷恋,人心思汉,从关中到山东,从江淮到河北,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各种名号的农民武装,大多打着刘氏宗族的旗号,他们各显神通逐鹿中原。然而,谁也不曾料到,此时并不起眼的刘秀正以他独特的方式走向历史舞台。
这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公元23年春,以绿林军为主力的南方反莽联军实力壮大,立刘氏族人刘玄为更始帝,号称更始政权,不断向外扩张。新朝皇帝王莽决心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先铲除这一支起义联军。当更始军的主力还在大司徒刘縯的率领下围攻宛城时,王莽所派的四十万大军已从洛阳南下,直扑军事要塞昆阳。昆阳的起义军只有八九千人,根本无法与王莽的军队抗衡,形势异常危险。更致命的是,王莽大军还未到达恐怖气息笼罩了昆阳城,守城将领纷纷打算退避自保人心涣散。
年仅二十九岁的刘秀,也是反莽联军中的一员将领,此时他正率领数千兵力在昆阳附近活动。史料记载,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从族谱上推算,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属于宗室子弟。不过在枝叶繁茂人数众多的西汉宗室中,刘秀的血缘地位并不醒目。年轻时的刘秀温厚柔和,曾在长安游学,学习尚书。公元22年,刘秀与大哥刘縯在南阳起事,加入了起义队伍。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得到王莽大军南下的消息后,当时刘秀迫于莽军声势退入昆阳城中。他首先要做的是说服昆阳守军团结御敌不要分散,否则只有死路。然而,刘秀在更始军中的地位并不很高,他儒雅的书生气更让那些起义将领们瞧不上。对于刘秀的劝说,昆阳守军竟然怒斥‘刘将军怎敢乱说’,刘秀只好笑着走开。情况更加紧急,王莽大军很快就要到达昆阳城北,队伍长达数百里,令昆阳守军心惊胆颤,他们无法拿出对策,这才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刘秀。刘秀一方面仍劝大家团结御敌千万不能分散,另一方面提出一个以少数人突围求救的应急方案。当天晚上,刘秀率十三人骑马奔出,在夜色的掩护下突围成功。随后,刘秀就近征调援兵,亲率三千猛士返回昆阳。以刘秀为首的三千敢死队,像刀锋一样直插敌方首领所在的中军指挥部,将其阵势冲乱,其他援军也乘势攻击。昆阳城内的守军见机鼓噪而出,内外夹攻声势震天,紧要时刻老天爷似乎也在助阵帮助刘秀。史载,‘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莽军溺死者以万数。’更始军变得完全主动,竟然奇迹般地一举击垮了号称百万实则为四十多万的王莽大军,所得车甲珍宝不可胜数。
昆阳之战是中国均实施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作为这场战役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刘秀刚柔相济的作风已初见端倪。他善于说服不同意见者,团结所能团结的力量,并展现出深远的战略眼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令世人惊叹。
昆阳之战后,更始政权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几乎与昆阳大捷同时,刘秀兄长刘縯所率大军攻取了南阳首府宛城,更始帝进入宛城并建都于此。此时,刘縯、刘秀兄弟威名远扬,尤其是刘縯在更始政权刚成立之时,很多人便认为应该立刘縯为帝,而不是更始帝。如今,刘縯声威更重,不免使更始帝产生更多的担忧,在一些将领的唆使下,更始帝竟然找借口杀死刘縯,刘秀也在瞬时陷入极端危险的处境。刘秀再一次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这一次他急匆匆赶往的是更始帝所在的宛城。到了宛城之后,刘秀向更始帝谢罪,然后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与任何官员私语,也不敢为兄长刘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同寻常,刘縯的部下见刘秀如此,也没有做过激的举动,起义军内部避免了更大的混乱。
刘秀的忍辱负重,竟然使其族兄更始帝产生了惭愧之情,不仅没有杀害刘秀反而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刘秀继续韬光养晦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获得更始帝更大的信任。公元23年农历十月,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持续十五年的新莽政权彻底灭亡。此时,更始帝先迁都洛阳,又于第二年迁都长安,虽然各地豪杰并起称霸一方。但在人心思汉的形势下,世人基本上认可更始帝的汉统地位。
而当更始军攻入长安,并推翻王莽政权后,就连另一支声势浩大的反莽起义军赤眉军也归降了更始政权。形势一片大好,更始帝试图恢复汉朝疆域统一全国。他分别派使者到各地建立地方政权,刘秀也终于等到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公元23年冬季,在大司徒刘赐的苦荐下,更始帝最终下令命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的身份,持节北渡黄河镇慰河北。
更重要的是,在亲兄长被杀后,在更始帝身边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终于结束了,韬晦忍让数月之久的刘秀,终于可以打着更始帝的旗号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是刘秀事业上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河北是刘秀的王业之基,汉代所谓河北是指黄河背面的冀州、幽州、并州,相当于今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省市。西汉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华北大平原已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人口数量相当可观,还盛产优质兵器和战马,是国家的军事重地。当时,有一个流传的童谣,‘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然而刘秀在河北的发展并不顺利,更始帝虽然封了刘秀官职,但并没有给他多少人马,虽然他努力团结地方势力,也有慕名投奔者,但实力强大的王朗并不甘心居于更始帝之下,他在邯郸称帝,以十万户的赏格,悬赏缉拿刘秀,刘秀一再遭遇险情处境维艰。为了在河北打下一片天地,刘秀违背自己的个人情感,娶真定豪族郭氏之女郭圣通为妻,以政治联姻的手段得到了当地豪强势力的支持。
刘秀还团结了渔阳、上谷两郡的武装势力,得到他们鼎力支持。渔阳、上谷是汉代抵御匈奴的前线,驻屯着大量精锐骑兵,号称突骑。骑兵具有移动速度快,冲击能力强的优势,在冷兵器时代,无疑是最令人生畏的兵种。幽州突骑在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屡建战功。公元24年五月,刘秀攻入邯郸消灭了劲敌王朗,独霸河北的局面已经形成,具备了南下河洛问鼎天下的资本,决心彻底摆脱更始帝。
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东南的千秋台,公元25年六月光武帝刘秀在鄗县东南的千秋亭,举行了登基大典,国号为汉,年号建武。登基的地点是临时选定的,举行仪式的坛场是临时筑建的,一切从简。登基的祝文写着,‘平定天下,海内蒙恩’其实都是套话虚词。公元25年前后的天下与海内,并不独属刘秀,烟雾缭绕之中三十一岁的新天子表情肃穆。就在刘秀告天称帝的这一年,中国版图内还有另外好几位皇帝,而声势最大的还是更始帝,他已定都长安。以双方的实力对比,刘秀集团与更始政权孰胜孰败尚难预料,但是赤眉军的军事行动,使胜利的天平倾向了刘秀一边。与刘秀艰苦创业努力团结各种力量不同,更始帝定都长安后,开始迅速腐化,对于主动投奔他的赤眉首领樊崇等人,更始帝也不能妥善安置,只是以空头支票应付,引起强烈不满。不久即离叛,反过来西攻长安。公元25年春天,赤眉军突入关中,连续重创更始守军。赤眉军的牵制使更始政权无暇东顾,对于这个天赐良机刘秀当然不能失之交臂。他派邓禹带领一支人马西征,顺利夺取了河东,接着渡过黄河攻入关中。刘秀自己则统领主力部队围攻洛阳。这一年九月,赤眉军攻下了长安,本应是刘秀最强劲对手的更始政权顷刻之间就土崩瓦解了。十月,刘秀兵不血刃进入了洛阳。在关中被严重削弱的赤眉军出关东归,陷入刘秀汉军的围堵之中被迫投降,这支两汉之际规模最大的农民军就此瓦解。
洛阳,中国著名古都之一,在古人观念中,洛阳居天下之中,是王朝都畿的理想选地。公元25年十月,刘秀率领部众进入洛阳,洛阳从此成为东汉政权的都城。洛阳在长安之东,为区别于定都长安的汉朝,后人习惯称刘秀的政权为东汉或后汉。刘秀以光复汉朝为己任,以汉祚正统继任者自居,如果恢复故都长安似乎更能体现政权的合法性。两年前,更始帝刘玄在洛阳与长安之间选择了后者,刘秀定都洛阳而弃长安,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距离他的起家之地不远,另一方面以洛阳为都,可以统治整个东方区域,而当时的长安城也因为绿林军和赤眉军多次的劫掠宫室建筑焚毁一空。
公元30年,也就是建武六年,光武帝基本扫平了东方的敌对势力,以洛阳为中心控制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地区,但是统一全国的大业依然充满变数。公孙述已经称帝,牢牢占据着益州,有觊觎天下之心。在益州西北隗嚣控制着陇右一带,兵强马壮。窦融则牢固地控制着河西地区,两汉之际,河西地区远离战火,窦融被推举为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划地自保百姓殷实兵强马壮。尽管他们都不是光武政权的对手,但只要三方联合互为犄角,不仅整个西北和西南不再为汉朝所有,而且关中也会腹背受敌,鹿死谁手便是未定之数,新一轮的挑战迅速摆在了刘秀面前。
从洛阳到天水,从天水到程度,从成都到洛阳,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在道路上疾驰交错,他们肩负着各自主公的重托探听虚实游说对方,甚至就虚妄不经的天命归属问题展开论战。时光仿佛回到了策士纵横的战国时代。马援就是辗转东西的信使之一,他奉隗嚣之托出使洛阳观察形势。马援已经认识到,光武帝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去就之路就在眼前。马援带回的消息使隗嚣感到失望,但他仍然痴迷于分裂割据的梦想。隗嚣的最终选择是联合公孙述的成家政权负隅顽抗,这是光武帝刘秀最不希望看到的棋局,他曾一再通过和平方式争取隗嚣、公孙述。但现在发兵陇蜀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这位皇帝久经沙场,却对战争有着深深的厌恶之情,他曾感叹,‘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多年后的公元49年,发生了一些关于光武帝执政政策的负面事件,他再次派马援平定武陵郡五溪蛮的暴动。在马援平定叛乱期间,和马援对立的政客,在光武帝面前对马援提出了一些不实的指责。光武帝相信了这些指责,开始调查马援,致使马援在被调查期间因病而死。1973年,一份出土于居延汉代甲渠侯官遗址的汉代简牍,是关于张掖郡居延县县令通知各下属机构长官的调动任命文书。文书的形成年代,竟然是建武五年。大意是说,‘胡人侵犯边境,一位名叫王褒的前线哨所指挥官,指控不当属失职行为。’根据史书记载,河西地区窦融集团是在建武八年才正式纳入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政权的统辖之下,而整个陇右地区是在建武十二年最终被征服。但是从居延汉简中出土的材料可以看到,出现了很早的光武帝年号,而这时光武帝对于河西地区其实还没有实施有效的管辖,那么在这个地区出现的建武年号就具有了非常深刻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对刘秀政权的认可。
在山西省合阳县有一个传统的提线木偶剧团,他们掌握从木偶雕刻到木偶表演的一系列木偶技艺,在他们的表演中还保留着一些关于光武帝生涯的节目,其中就有刘秀和窦融之间的故事。这个历史故事很好的展现了光武帝应对窦融和其他势力时所采取的策略。刘秀希望能和他之间达成和平协议,以积聚力量攻打其他地区的敌人。东方战事尚未结束,刘秀就向窦融伸出了橄榄枝。与隗嚣、公孙述不同,窦融认清人心思汉的形势,果断地易帜归汉,接受刘秀的指挥发兵助战,成为解决西北变局的关键所在。公元34年,隗嚣集团彻底败亡。公元36年,吴汉、臧宫率领汉军攻入成都,消灭了公孙述。新莽末年以来,动荡混乱的局面终于结束,光武帝刘秀完成了恢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历史使命。
王夫之曾说,‘光武帝得天下的难度比汉高祖更高一些。’元代学者郝经的评价时,‘虽则中兴,同夫创业。’云台二十八将,又称中兴二十八将,直到现在他们的事迹仍在民间广泛流传。作为开国功臣他们追随光武帝刘秀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理应受到新政权的重用和尊崇。然而,在统一天下之后,与每一个新兴王朝一样,光武帝刘秀也必须面对如何安置开国功臣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百年前,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初面对韩信、彭越等功臣对汉王朝的威胁,他又狠下杀手,留下了杀害功臣的恶评。与汉高祖不同,光武帝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重量级的开国元勋得到了高爵厚赏,还有特进、朝请之类的荣誉性特权。但是,除邓禹、李通、贾复三人可以参议国家大事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退出了国家权力中枢,不再参与国家管理。这种处置得到了开国功臣的理解和拥护,君臣相安,刘秀得以更加顺畅地推行自己预定的政策。
退功臣而进文吏,是光武朝最核心的人事政策。退功臣,可以保护功臣,更有助于杜绝权臣专擅。进文吏,就是把包括大量儒生在内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官僚队伍中更便于皇帝总揽权纲统御臣工,防范政治异己势力崛起。儒学大师欧阳歙被刘秀征拜为大司徒,位列三公其名望举世罕有。刘秀喜欢儒学,每当朝政议事结束后,他总是与文武大臣一起讲论儒学经典里的道理,直到半夜才睡觉,太子刘庄劝他不必太累,他说,‘我喜欢这样,不觉得疲劳。’在政治上,刘秀强调德治,认为政治统治不只是收税征赋治狱听讼等事,还要导民以善,广教化,移风易俗。
柔道治国,铁腕治吏是光武帝施政的原则,后汉书治吏传中记载的董宣、樊晔、李章都是光武帝时有名的酷吏。开国之初就任用酷吏,这样的现象历代少见,这些酷吏多数都能够善始善终,同样是罕见的事情。光武帝刚猛治吏的政治风格,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明帝、章帝时期,前后数十年,开创了东汉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吏治清明时代。
1989年,甘肃省武威汉滩坡东汉墓中出土了两枚木简,木简署明的时间为建武十九年,记录了度田制度,要求基层官吏在每年的五月核对土地数量,隐匿土地三亩以上就要受到惩处,这简单而冷酷的法令表述背后隐约能感受到,法令制定者的杀气和决心。
西汉中期以来,国家管理失序,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西汉后期,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土地人口失控这个可怕现象和危险的趋势,但日薄西山的西汉政权,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继之而起的新莽王朝,由于没能找到对症之药也迅速归于失败。对于新生的东汉政权来说,度田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不能解决度田不实的痼疾就南面重蹈前朝的覆辙,更何谈长治久安。
欧阳歙担任汝南郡太守时,没有很好地执行朝廷的度田政策,还暗中贪赃千余万,尽管欧阳歙是当时颇有社会声望的显要文吏,但光武帝还是因为他在土地核查中的失职抓捕了他,并要处死他。公元39年冬,朔风凛冽,一派肃杀景象,洛阳南宫司马门外面,上千名儒生跪伏在冰冷的地上哀求朝廷对有罪在身的大司徒欧阳歙从轻发落,有人竟然剃掉了须发愿意代为受过。但是,一向对儒学之士优容有加的光武皇帝这次却是疾言厉色,拒绝赦免备受尊崇的欧阳歙。这件事展现出了,光武帝继续坚持土地核查严厉打击隐匿行为,并且要每个人都明白他坚持度田政策的决心。
光武帝厉行度田,增加了国家直接控制的应税土地与服役丁口来源,西汉中期以来困扰执政者的土地兼并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牛马放牧,邑门不闭,一派安宁景象。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病逝于洛阳南宫的前殿,临终前留下遗诏,要求务必俭省地办理自己的后事,甚至认为自己无益于百姓。然而,作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刘秀的业绩受到后世极高的评价。
王夫之将光武帝刘秀与汉高祖刘邦做对比,认为刘秀尤难,盛赞,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表面上看,光武帝刘秀延续了西汉,是一个中兴皇帝,其实他更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新的历史时代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