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发呆?刷手机?还是刷牙洗脸?
你出门前会做什么事情?
跟你的父母说一句“我去上班了”?
你上班时走哪一条路?
这些你需要动脑子吗?貌似不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为什么每年新年计划,你都会列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比如:今年减肥,看英文小说书,写作。
这些美好的目标只能存在于幻想当中,一年下来,发现自己没有完成这些计划。
为什么减肥,看英文小说,写作,这些事情你只有三分钟热度,无法长久坚持呢?
原因就是你没有养成习惯。当你真的养成习惯,你减肥锻炼,看英文小说,每天写作就像每天刷牙,刷手机一样轻松,能够保持行动自动地持续进行。
心理学家表示: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为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只有三分钟热度?
第二个问题: 培养一个习惯需要多久时间?
第三个问题:如何培养一个习惯?
你想减肥,想攒钱,想戒烟,想学某一项技能,只有三分钟热度是因为“习惯引力”在作怪。“习惯引力”具备两个功能。
抵抗新变化
人其实不喜欢变化,一旦发生变化,身体就会产生反抗,试图不被新的行为受影响。举个例子,你每天习惯早上10点起床,突然有一天要你4点半起床你,你愿意么?你肯定不愿意,会想方设法赖床。所以,一旦发生变化,人就要做出一些改变,谁都不愿意改变以往的方式。
维持现状
一旦大脑认定某种行为跟往常一样,就会拼命地维持这种行为。为什么很难戒烟?因为大脑认为这些习惯“跟往常一样”所导致,所以没有必要改变。换句话说,一旦大脑认为某项好习惯“跟往常一样”坚持起来也就简单了。因为这就跟每天都要吃饭一样的道理。
明白为什么你做事,学习只有三分钟热度原因。你再想一个问题,养成不同的习惯花费时间是不是都一样?比如每天阅读15分钟跟每天4点半起床,养成这两个习惯所花时间一样吗?
事实上,不同习惯的难度,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同。因“习惯引力”所产生的抵抗强度,身体程度变化,思考程度变化也都不同。本书把习惯分为3大类,这3类花费的时间也不同。
行为习惯:每天规律的行为。比如读书,记账,写日记这些只需要一个月。
身体习惯:根据个人身体节奏。比如:健身,早起,运动。因为这是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需要花费三个月。
思考习惯:思考能力。比如:创意能力,逻辑能力。思考习惯是最难养成的因为跟当事人性格有关,一旦产生变化,身体反映也会强烈。需要花费六个月。
了解了养成不同习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后,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培养一个习惯呢?培养习惯分为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怠倦期。针对这三个时期,我进行一一讲解。
阶段一:反抗期(第1天-第7天)
症状:困难重重
马上就失去热情,只有三分钟热度;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懒得行动;计划太过于勉强,中途放弃。
反抗期最容易失败,因为“习惯引力”在作祟,你要改变可是你的身体在抗拒,所以如果你能度过反抗期,养成一个习惯离你也不远了。
如何度过反抗期?
这个阶段重点是“撑下去”,你可以忽略行动量和结果。应对策略有两个:
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
“婴儿学步”是指小宝宝学走路,从小地方开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细分“时间”或者步骤”两种方式进行婴儿学步。
比如5分钟整理,阅读15分钟;读两页书,写一页日记。
婴儿学步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执行门槛要低。刚起步阶段,如果门槛很高会丧失信心最后习惯容易夭折了,降低行动标准,会增加你的信心;第二不要追求完美。刚开始的时候,你只需要完成任务就好,不要想哪里不好,哪里需要改进。恨不得在初始阶段把这个习惯培养起来。
对策二:简单记录
记录的效果在于消除“随意”的感觉,能够用数据和事实做出客观评价。
比如很多人说我要省钱。如何省?这个月不买零食,去最便宜的餐厅吃饭。其实这样非常抽象,因为你看不见,摸不着,到了月底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省了多少钱。如果你对自己花的每一笔钱做记录,这样就可以算出到底花费了多少?那部分超支了。
所以一定要每天做记录。可以用Excel表格,或者用白纸,以及各类社群打卡。比如:我最近坚持早起打卡,通过朝夕日历提醒来打卡的,现在已经坚持20天了。
第二阶段:不稳定期(第8天-第21天)
症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比如遇到加班,聚餐晚回家了。因各种突发事件导致失败。
想要度过不稳定期,要 “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具体对策有三个方面。
对策一:行为模式化
把你的习惯变成固定模式,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做法。早上刷牙这件事为什么能习惯?因为满足三固定。
固定的时间:起床后
固定的地点:卫生间
固定的做法:洗漱杯,挤牙膏,刷牙
所以当你要养成某一个好习惯时,也需要三固定。比如你要养成每天写作1000字
固定的时间:晚上8点半
固定的地点:书桌
固定的做法:列提纲―动笔写――修改
对策二:设定例外规则
人跟机器人不一样,机器人没有七情六欲,只要有电就有用不完的力气。但人不一样,有自己的情绪,有不同的状态。计划再怎么周全,想要一整个月,一整年都遵守也极其困难。所以需要设定“例外规则”对不规则发生的事情,预先制定应对规则的弹性应对机制。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明确例外情况有哪些?本书分为这三种情况:
步骤二:考虑应对的方法。
A:以“婴儿学步”方式行动。比如某天加班了,如果按照正常的计划可能完成不了,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婴儿学步”方式。比如只做15分钟的练习只看一页书,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完成预定计划。
B:替代。第二天加倍完成或者留到双休日的时候补上。
C:设定特定的时间。光明正大的中断一次行动。比如坚持50天后,可以休息一天。
本书建议:在30天中最好每天都执行计划,所以请尽量选择方案A。
对策三:设定持续开关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行动的动力开源分为“产生快感”与“回避痛苦”两种。当人能产生快感或者回避痛苦就可以产生满足感时,这样就有利于行动。当你感觉快要放弃时,给自己一些甜枣;当你遇到危机感时,给自己一些惩罚。本书提供了12种“持续开关”供你参考。
在设定开关时要注意,不同习惯要采用不同的“开关”,否则效果会弱。所以在培养不同的习惯时,先选出自己最合适的持续开关。
阶段三:倦怠期(第22-第30天)
症状:提不起劲感到厌烦
你仔细回想一下,明明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坚持早起或阅读很久了,眼看要成为习惯了,但突然失去了热情,感受不到持续的意义。这是你已经开始适应“新习惯”了,习惯引力为了维持而设法抵制你所做的一切,让你前功尽弃,所以在倦怠期不要疏忽大意,仍旧需要保持警惕。
克服倦怠期,需要“变化”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变化
对策一:添加新变化
一件事情重复做,做久了肯定很厌烦,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所以你需要主动给自己添加变化。
可以从两个改变入手,第一:改变内容或者环境。如你要学英语,原来学的是一年级课程,现在可以学二年级课程,难度开始增加。第二:改变“持续开关”。采用不同的的开关,比如原来每天读15分钟英语,通过奖励的方式进行,现在换一种方式,通过游戏或者参加各类社群,组队读英语。主动制造改变,给你带来新鲜感。
对策二:计划下一项习惯
在倦怠期,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思考下一项要挑战的习惯,并开始拟定计划“。定期培养习惯之后的努力目标,会不断增加好的习惯。
如图所示:这是本书作者三个月内拟定的习惯清单。
在倦怠期最后阶段计划下一项习惯就是为了建立习惯的连贯性,就像通关打游戏一样,你要不断地为培养习惯做出全身心投入,这样你才能获得良好习惯带来的甜头。
在理财领域,有一个词叫做“复利”,它是按倍数增长。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它显示了复利效果的威力。传说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国王十分高兴,他决定要重赏西塔,西塔说:“我不要你的重赏,陛下,只要你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就行了”。国王觉得很容易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就同意了。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百分之一。因为即使一粒麦子只有一克重,也需要数十万亿吨的麦子才够。尽管从表面上看,他的起点十分低,从一粒麦子开始,但是经过多次乘方,形成了庞大的数字。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而培养一个习惯就跟复利一样,你只有坚持下去,最后的结果是按照倍数增长。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所有人的生活都存在其明确的形态,但其中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形成。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很牛逼,很优秀,他们只是比你更懂得养成好习惯。
最后送你一句话:如果你的习惯对了,你就无所不能。
本书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