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去三角芯理听了一堂《假如我是心理咨询师》,主要是案例探讨,去了解不同人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的难点,接下来分享一下感受与收获。
活动案例:
1、收到礼物不开心
2、男朋友顶撞我妈,已经订婚了,能退婚吗?
3、当妈妈被读大二的儿子扇了一巴掌,要不要原谅?
假如我是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做潜意识判读,看待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与情绪,而不是过度聚焦某些点,例如:总是强调我或者总是强调别人,看情绪引发的结果,渴望得到的点与回避的点,例如:想听什么或者不想听什么,引起痛苦是我们最先想回避的事,其次是提问厘清,1、背后的行为其动机是什么 2、随时观察情绪的流动情况,动机是所有行为的根本信念,而信念是情绪的惯性堆叠,所以改变情绪就会促发信念,转变信念也就转变了情绪。
案例一,收到礼物不开心,分析女主的问题是对钱的那种不安全感,不知怎么去应对负债,以及没有能力去改变,导致对象送什么都不会满意,开口就是愤怒与指责,这同样也是对自己的愤怒与指责,一个对自己不够满意,同样很难看对方满意,如何去改变,可以先感谢对方,再赞美行为、最后引导对方怎么去做。至于负债无法改变只能接受,想办法成为主导改变的人,因为只有想解决问题的人,才是获得力量的人。
案例二:男朋友顶撞我妈,已经订婚了,能退婚吗?这个案例首先搞清楚男朋友的情绪怎么上来的,一般就是竞争关系导致的,父母与孩子形成的三角关系,小时候可能被经常问起你更爱谁,是爸爸还是妈妈?随着孩子长大更偏向异性的那一方,竞争者往往是价值感低的,越无价值感越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一般强竞争者才是真正的弱者,得出女主男朋友的情绪是对自己的,越是不够优秀,越想证明自己的优秀,女主在做选择时不够自信,纠结于要不要退婚,其实做出选择才是问题的关键,不做选择,永远都是被动的人,因此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处理,比如选择几点起床,吃什么、怎么玩、如何安排工作等之类的小事,从而再做出要不要退婚这个大的选择,不纠结于问题,成年人只做选择。
案例三:当妈妈被读大二的儿子扇了一巴掌。这个案例说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孩子会动手也是习惯养成的,一般在被扇了一巴掌后,应该做的就是先处理情绪,而不是马上道歉,带着情绪去做的道歉,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个妈妈之所以走不出来,并不是来自儿子的一巴掌,更多的是自己给的一巴掌,孩子糟糕,显得自己更糟糕,在双方都有罪恶感时,是无法进行沟通的,在情绪被释放后再去沟通,才有良好的效果,父母的相处模式会传递给子女,因此以身作责很重要。
最后
当遇到问题,主动去解决才能获得力量,走出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