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有一句现实的话是这么说的,贫困与富贵之间,只隔了一张病床的距离。
大多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那就是不敢病,不能病。因为小病尚且花费不少,而大病,终究会要了整个家的“命”。
很多的家庭,它们里面的成员辛辛苦苦打拼了大半辈子,拥有几十万的存款。可到头来,要不就给了医院,要不就给了护工。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人处在当下这个社会中,不是说怕生病,而是说一旦生个病,就很容易让奋斗的一切付诸东流,全家一夜回到解放前。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体会最深的人,就是“老年人”。
随着社会医疗科技的逐渐发展,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渐增加,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优化,其实老龄化的社会,正在逐渐向我们走来。
越是老龄化严重的地方,我们越是需要重视“养老”和“医疗”问题。因为养老,其主体不仅仅是老年人,更是我们这些需要照顾父母的年轻人。
因为医疗,其关乎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健康问题,更是我们大多人的钱财问题。在钱财物质面前,一切都很现实。
在以前,我们总认为老人越长寿越好。但是,在今时今日,一旦老人得病了,或者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越长寿,就越是让人感到痛苦。
老人长寿,也许是痛苦的根源
说到“长寿”这个问题,其实就一定会牵扯到“养老”的问题。
关于养老,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就有“养儿防老”的文化推崇。它一直根植在我们的骨血之中,直到如今,也一直是“主流”的观点。
但是,仅仅靠养儿防老,真的能养得起“老”吗?你的孩子真的肯为你养老吗?或者说,你的孩子有能力为你养老吗?
有些人,他们想为你养老,可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又何谈为你养老呢?
有些人,他们有这个能力,可没有这份心思,那你还能指望他帮你养老吗?
随着如今老年人的越来越多,随着老年人“独居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就要明白,养老养到最后,也许是越养越痛苦罢了。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一天,说句不好听的,这个老人家卧病在床了,动弹不得了,儿女能怎么办呢?
你说花全家的钱去养老人吧,那你年轻一辈的孩子怎么办?你家庭的日常花销怎么办?
当去到这样的地步,没有人会过得幸福。包括卧病在床的老人,包括需要照顾老人的我们。这双方,其实都是“痛苦”的感受者。
一个老人弄垮一个家,这是儿孙的无奈
曾见过一个老人,在他75岁那年,便生病住院了。
在住院期间,原本以为情况会越来越好。可谁知道,住了一段时间,做了好几个小手术后,他的身体情况却急转直下,越来越糟糕。
老人原来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去吃饭,自己去上厕所的。可到了今天,他却只能像植物人一样瘫倒在床,大小便失禁,凡事都需要家人来照顾。
老人这个家庭的后辈,他们也赚得不多,都是一些工厂职工和农民工而已。他们能付得起一两次的手术钱,可却付不起长期的护工及养老钱。
说实话,谁也不想看到这个状况,可谁也难以躲避这个状况。对于瘫倒在床的老人来说,一直这么活着,就算是长命百岁,又有何意义呢?
对于家中的儿女来说,一直把大部分的钱财花在老人身上,难道正在上学的子孙后辈他们就不用投入了吗?
一个老人,如果他身体还好,那么算是家中的大幸了。可要是他身体出现状况,或者说有长期性的问题,那么这个家,终究会为其所累。
所以说,一个老人弄垮一个家,这不仅仅是现实,更是老人和儿女们的无奈。
养老的问题,用就是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人年老之后,该如何养老呢?如今,大多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就是跟孩子一起住,让儿女来照顾老人。虽然儿女苦一点,但是却能让老人安度晚年。
而第二条,则是一种无奈的做法。那就是给点钱,让老人家去住养老院。养老院的环境虽然差一点,可却能减少孩子的照顾压力。
曾有一个调查数据指出,在当下社会,人们更偏向于“儿女”来养老,而并非是去“养老院”养老。
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在我们大多人眼中,去到养老院,不过是换一个更为冰冷的地方受罪而已。
你别说吃得不好,就连睡觉,也不见得能睡得安稳。更重要的是,老人家的内心深处,更是变得孤独空虚,少了以往的精神气和寄托的意愿。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这样的一句话,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世上的一切,哪有完美无缺的呢?孩子要生存,老人要生存。既然双方都得生存,那么双方的投入肯定是有所轻重的,而并非是同等眼光看待的。
因为养老问题,这不仅仅是老人所感到无奈孤独的问题,更是当下生活中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许,老人长寿,福如东海,这是我们对于生活的浪漫性的美好祝愿。可回到当下,越是长寿,越是受罪,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文/舒山有鹿